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4例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23 09:23:58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4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单位: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通讯作者:孙仪芬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凝刀与传统手术刀对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处置效果。方法 应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应用传统手术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包括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3种。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应用电凝刀可一次性完成分离、止血、切割,使手术简单易行,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电凝刀; 剖宫产术;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10%~15%,占良性妇科疾病的30%~40%[1]。它可以引起继发性痛经并呈进行性加重以及不孕等,严重危害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内异症的诊断标准仍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制定的内异症诊断与治疗规范[2]。目前绝大多数专家均认为腹腔镜手术的微创特点使其成为内异症最重要的检查工具和治疗手段[3~5]。对于剖宫产术中内异病灶的处理,不能用腹腔镜技术解决。此类患者体内内异病灶最终不影响妊娠,往往在剖宫产术中被发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针对内异病灶一般可用传统方法刀切解决,但手术中渗出血多,病灶难以切除干净,且播散风险明显增高。笔者所在医院对剖宫产手术中发现的内异病灶采用电凝刀处理,切、凝、吸同时应用,治疗临床患者37例,并与传统刀相比,发现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可一次完成分离、止血及切割,并用吸引巧妙配合,治疗内异症变得简单易行,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创面相对干净彻底、患者康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电凝刀相对廉价、易携带、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在没有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及广大产科医院皆可配套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3年间共发现剖宫产术中内异病灶94例,其中13例患者因多种原因拒绝内异病灶治疗,3例附件切除,4例子宫加附件切除;将剩余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电凝刀治疗组37例,一组为传统刀治疗组37例。入组患者年龄均在22~45岁之间,约1/3病例孕前有不孕病史,后经用药治疗妊娠,约1/3病例孕前无任何不适,1/3孕前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不调及不适等。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和病变部位、范围及对生育的要求手术分为3种。(1)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切净或破坏内膜异位病灶,保留子宫、双侧或一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者。(2)保留卵巢功能,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卵巢功能,适用于45岁以下无生育要求者。(3)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异病灶,适用于45岁以上重症患者,此类患者不属本组研究对象。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67例,腰硬联合麻醉7例,均为剖宫产适应证。电凝刀组:电凝设定30°~40°,对37例患者使用异位灶电切,吸除。若打开囊肿包膜尽量完整分离,若分离过程中囊壁破裂,吸净囊液后卷发式剥离,创面用电凝刀止血,骶骨韧带及盆腔其他内异病灶用电凝刀同法切除,点状病灶电凝破坏。内异病灶完全切净34例,另3例剥离不彻底。传统刀组:使用传统手术刀切除病灶,98%囊壁破裂,囊液流出后吸净。完整剥离出囊壁27例,不完整剥离8例,病灶粘连,渗出血明显较多,用丝线缝扎止血,局部敷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剥离不全或无法剥离者术后即服用内美通治疗。

2 结果

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浸润、转移、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术后复发率高。内异症相关手术即针对内异症病灶,以去除病灶、恢复解剖为目的的手术操作。方式以手术入路分类,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和其他类型的手术[6]。腹腔镜手术诊断和处理内异症更加简单便捷,但大多数基层医院因为设备和人员的缺陷无法开展,但在刮宫产术中发现盆腔内异病灶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在产科医院每位医生都会遇见。开腹利用电凝刀工作原理治疗剖宫产手术中内异症无疑又是一种便利的方法,相对于腹腔镜下更直接有利、操作简便,手术风险明显降低,电凝刀的工作原理是双极技术,在刀头电极周围形成离子波,离子被电场加速后能量传给组织,打断组织中的分子键,使组织以舒子单位解体,基底层自动凝固止血,兼凝固和切割为一体。因电凝刀组与传统刀组比较在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体温变化及手术切净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且剖宫产术中直视下切除异位病灶创伤明显减少的特点,故电凝刀在开腹手术中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广大基层医院和产科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此外,本研究未能就手术后远期疗效作一回访,尤其是保守性手术后的复况及处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5-50.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余治疗规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5-648.

[3] 冷金花,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现状.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58-59.

[4] 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660-663.

[5] 冷金花,郎景和.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价值评价的研究.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04.

[6] 李雷,冷金华,郎景和.1983~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8:589.

(收稿日期:2011-05-09)

上一篇: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下一篇: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