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岫岩玉龙床

时间:2022-10-23 08:15:57

近现代岫岩玉龙床

连城美玉在世间饱受青睐和崇拜由来已久。在古老的典籍《说文》中,对玉是这样描述的――所谓玉,就是“石之美者”。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对玉也是情有独钟,普遍认为玉是吉庆和幸福的代表,是刚毅和仁慈的化身,对其推崇备至。今年初,在我国辽宁盘锦惊现一张由这样的稀有之物打造的硕大床榻,且其上雕刻有龙凤图案。这样的稀世珍宝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今天的辽宁,它到底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特殊的经历呢?

玉龙床惊现盘锦

2007年1月16日,辽宁省盘锦市的杨志斌在其古董店内展示“天下第一玉床”的消息在国内各大媒体震撼,吸引了收藏圈内的众多目光。

该玉床净重1吨半多,长305厘米,宽165厘米,高280厘米。由碧绿色岫岩玉制成,共计有20余件大件和数百件小块玉零件。其造型为晚清家具小开门款式床,清宫金銮宝座的龙纹和花卉为饰;花板镂雕题材涵盖了龙凤呈祥、福寿双全等各式传统纹样;床前垂挂玉质宫灯、璎珞,一对清宫玉香炉侧立两旁,雕工精透,美妙绝伦。

此外,据玉器雕刻专家按照床上玉片的样式推断,实物与材料的比率应该是1:4,也就是说玉床共用料4吨多。从玉料的色泽质地上看此床所用的玉应是出自同一块玉矿,如此大的玉料十分罕见。玉床构件之间采用金属螺丝连接,非常坚固。另据专家估测,就如此规模的玉床而论,从选料、解玉到成型,如果是10名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来打磨、穿孔这些玉石也需要3年才能完成。

颇为神秘的收藏经历

事实上,在盘锦的古董界,很早就流传过“盘锦有玉床”的说法,但却从来没有藏家看到过实物。杨志斌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得以目睹玉龙床的真容。

一开始杨志斌对玉龙床也是将信将疑,在跟卖家接触了几次之后,从卖家言语中所涉及的具体细节及其神秘的态度,便感觉对方应该是有真东西,而不是在编故事。几天之后,谨慎的卖家才给杨志斌拿来了玉床的照片。一看到照片,杨志斌再也无法平静了,二十多年古董生意的经验告诉他,如果这张床的确完全是玉制的,而且是由手工雕成,那么,他邂逅的将肯定是一个无价之宝。

在经过反复权衡以后,杨志斌决定不惜代价购买这张床。按古董交易的行规,买卖双方必须在见到实物,并确定了实物的品性、年代、真假之后才商议价格。而这一次,为了博取卖家的信任,杨志斌仅仅看过手中的这几张局部零件的照片,就交了部分定金,这在行内是没有先例的。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小心翼翼的藏家却以自身安全为由,要求杨志斌承诺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暴露其身份,交易的进程也由此耽搁了下来。

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2007年元旦,卖家终于答应带杨志斌去见实物。他们辗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点,在这里杨志斌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玉龙床。据杨志斌回忆,当时他看到了15个大木箱,都用钉子密封,他们用工具启开其中一个以后,看到了在床上挂的宫灯等散件东西,放置得非常整齐,一层一层的,并且用稻草保护着。据卖家称,这件东西由他祖上传下来已经几十年了,期间从未见过天日,之所以钉得严丝合缝,是因为这件传世之宝在动荡年代曾被日本人看中,如果不是因为日本人战败后匆忙撤离而无法携带,恐怕它的命运将重新改写。得到宝贝的杨志斌迫不及待地雇了8个工匠整整用了6天时间才将15个大箱子的玉件组合完毕,一时间光彩照人,富丽堂皇,惊艳四座。

作为玉雕本身,这件玉龙床是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作为历史的见证,我们目前还不确知它身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传奇故事。也许正是因为在史料上没有任何这张玉床的记载,它百年后的惊然出世,才让人们更加为它而痴迷。

相关链接: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的颜色,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

历代留下的岫玉文物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的“鸟兽纹玉觥”、“玉跪人”;战国时期的“兽形玉”;秦汉时期的“玉辟邪”;东晋时期的“龙头龟钮玉印”;南北朝时期的“兽形玉镇”;唐宋时期的“兽首形玉杯”;元代的“玉贯耳盖瓶”;明代的“龙头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1968年在河北满城陵山汉墓中出土的2498片岫玉“金缕玉衣”;北京博物院珍藏的夏家店文化的两件出土岫玉玉器“碧玉螭佩”、“青玉鸟兽纹柄形器”;江苏、浙江一带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700余件玉器;清朝皇太极的“皇帝奉天之玉”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的“国朝传宝记”中的玉玺,都是用岫玉雕制而成。

上一篇:珠宝玉石的科技鉴定 下一篇:淅川楚墓玉器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