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熬汤 滋补有道

时间:2022-10-23 08:15:15

冬季熬汤 滋补有道

时下,煲制各类滋补汤品已成为都市人冬季进补养生的时尚做法,而煲汤和喝汤本身也大有讲究,小编为您推荐几款适合女性冬季滋补的汤,告诉您怎样煲汤和喝汤。

养颜乌鸡汤

功效:滋阴养胃 益气补血

口味:口感鲜美 香浓嫩滑

原料:乌鸡、鹿茸、后尖肉、西洋参、甲鱼、枸杞子

制作方法

1 将乌鸡、甲鱼宰杀洗净切块。鹿茸、后尖肉洗净出水备用;

2 加入各种药材,煲至6小时即可。

杏仁珍珠豆腐汤

功效:消积润肠 美白肌肤

口味:甜而不腻 美味醇鲜

原料:大杏仁10克,内脂豆腐150克,珍珠粉1-3克,葡萄糖粉15克。

制作方法

1 将内脂豆腐切块;

2 先将大杏仁煮约10分钟,然后放入内脂豆腐块。待煮开后,加入珍珠粉及葡萄穗粉煮几分钟即可。

花生猪手煲

功效:养颜美容 滋润肌肤

口味:浓汤香溢 润而不腻

原料:花生80克,猪手300克,淮山50克。

调料:盐、葱、姜、料酒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猪手洗净切块、

2 将所有材料及葱、垫、料酒放入锅中,加清水小火炖约1小时20分钟,加入盐稍煮即可。

当归阿胶鹿肉汤

功效:补血和血 益气调经

口味:肉嫩爽滑 补而不燥

原料:鹿肉300克,当归3克,阿胶8克,红枣10克,枸杞2克。

调料:盐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当归、红枣用砂锅煎制8-10分钟,过滤留汁;

2 将鹿肉切块,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异味,然后换清水;

3 加入当归、红枣及原汁、阿胶、枸杞,小火炖1小时。若煲则需2-3小时,烂熟后放入盐,稍煮即可。(禁忌:血脂高者忌食。)

太子参炖柴鸡

功效:滋阴补虚 温中益气

口味:醇厚香浓 美味可口

原料:太子参8克,柴鸡250克。

调料:盐、葱、姜、料酒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柴鸡切块,在沸水中焯后,将水倒掉;

2 将柴鸡与太子参一起,放入葱、姜、料酒,加清水炖约2个小时,至熟透后加入盐稍煮几分钟即可。(禁忌: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时蔬养颜汤

功效:祛风解毒 润肤养颜

口味:清淡可口 营养丰富

原料:芹菜20克,灯笼椒30克,胡萝卜、南瓜各50克,海带30克,黄花菜30克,西兰花50克,芦笋20克,小柿子40克,黄瓜条20克。

制作方法

1 将芹菜、灯笼椒、胡萝卜、南瓜一起小火约40分钟煮成浓汤;

2 将海带、黄花菜打结,西兰花、芦笋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

3 所有材料放在一起煮3-5分钟即可。

备注:此款汤可以不用放任何调料。熬制时间也不宜太久,否则失去了蔬菜的新鲜风味。

冬季熬制滋补汤注意事项:

滋补汤是药膳的一种,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合理配伍后,再经烹饪制成的具有某种治疗和强身作用的菜肴。在熬制滋补汤时,也要考虑个人体质、健康状况、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因素,以使滋补汤能达到更好效果。

考虑季节因素 适时进补

按照中医理论,春天适宜补肝,夏天补脾胃,秋天润肺,冬天补肾。冬季要适当用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的效果。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药材不能乱放

在熬制滋补汤类时,往往需要加入一些中药材以达到一定的食疗效果。然而,前提是要对选取的药材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药材有哪些功效以及禁忌,并且对各种材料特别是药材要有量上的规范。

炖汤要掌握好火候

有的人总认为汤炖的时间越长越好,炖的越浓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一般说来,鱼汤、骨头汤炖到发白就可以停火食用了,如果再继续炖的话,就会破坏其营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过火了。所谓汤炖的时间越长越浓,是汤中的水分蒸发了的缘故。吃剩的汤不能反复热。

考虑个人体质及地域区别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所以不能不问寒热虚实盲目进补,否则,不仅无效,而且危害健康。因为大多数滋补汤类的药膳都含有专门治疗某种病症的中药,用药不对症或用药不适台体质,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同样有害处。另外也要考虑地理因素而选择合适的食材搭配。比如在四川,由于地理上偏热、偏湿。所以吃辛辣而导致上火的几率小。而北京气候干燥。辣椒吃多了就容易上火。

冬季喝汤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喝太烫的汤

人的口腔、食道、镩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喝50℃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之二:爱喝“独味汤”

我们吃的每种食品所舍的营养元素都是不全面的。因此。提倡大家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误区之三:喝汤不吃“渣”

据专家做过的实验显示,用鱼、鸡、牛肉等富含高蛋白质原料煮六小时后,尽管汤看上去已经很浓。但汤中的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到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剩余没有分解的原料中。这些汤渣虽然吃起来口感不是很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误区之四:饭后才喝汤

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因为汤会稀释已经被消化液混合好的食物,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确的吃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一下,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饭中适盈喝汤也有助于食物更好地消化。

误区之五:汤水泡米饭

这种习惯非常不好。日久天长,会使消化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胃病。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这样吃下去的食物没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胃病。

上一篇:文怡心厨房-新新小厨娘的入厨大采购 下一篇:辣妈当道,学小S秀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