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二手书共用共享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23 07:49:50

大学生二手书共用共享的路径研究

摘 要: 循环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每年各高校为学生订购的新教材数量惊人,但缺乏正确的循环利用路径,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本文通过对松江大学城学生与二手书市场的调研,了解大学生与二手书市场的供求关系,通过对二手书共用共享路径的研究和探讨,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二手书 共用共享 路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纸质品消费国,虽然多年来一直在探寻教科书回收利用之路,但没有显著成效。大部分高校每年都会为学生订购大量新教材,一本新教材的平均使用寿命仅为一学期左右,甚至有些新教材从未使用就变成了废弃物,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统计表明,回收一吨废纸就能生产0.8吨再生造纸纤维,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而用1.25吨文化废纸做原料,可生产一吨再生办公用纸,按国际标准计,可节约4立方米木材、100立方米水、600度电、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因此,高校二手书回收与循环利用迫在眉睫。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的高速发展带领我们走向了信息化社会,通过网络方式解决二手书浪费等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通过网络媒介,在不同学校、学生群体间建立旧书回收和循环利用平台,建立低碳校园,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调研基本情况

针对二手书资源回收利用问题,我们对松江大学城七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实际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于二手书的使用情况、书本订购情况及二手书店信息等问题,通过对松江大学城学生与二手书市场的调研,了解大学生与二手书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二手书共用共享路径进行研究,为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2.调研数据分析

(1)书籍购买数量庞大

从图看,我们发现平均一个学生在一学期内订购的书本数量较为集中在5本左右,理科生较文科生所需书本量会略大一些。对此,我们做了一个假设,如果一个学生一学期购置5本教科书,大学四年下来所拥有的书本数量就达40本,那么一个寝室就会有160本,一幢学生公寓的学生就拥有约8万本书的容量,这样的书本使用情况是相当惊人的。

图1 图2

(2)书籍种类多样化导致求书难

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均为综合性院校,专业覆盖面广,包含文史类、理工类、政法类、财经类、艺术类等多种专业类型,如此一来不同专业学生对书籍种类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尤其在每学年的开学季,人口密度突然相对集中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在购置课本教材的过程中普遍遇到求书难的境况。而面对大量堆积的杂乱二手书,在被学生询问是否有书时,店家也会因此无从下手。从表1中可以看出48.75%以上的学生都曾遭遇过买书难的境况,这对他们而言就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表1

(3)二手书处理缺乏正确路径

统计发现,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约有37.50%的学生愿意将旧书转手二手书店;而33.75%的学生会将书赠送他人;31.5%的学生则会选择作为废纸卖掉;约47.5%的学生愿意将书籍留存;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做废纸卖掉的学生所占比重仍是相当大的,可见学生循环利用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二手书处理途径,以致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对大学城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4)二手书交易信息不畅

从表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6.25%的大学生清楚目前大学城内现有的二手书店门店位置情况,但仍存在40%的学生只了解一部分。而对于二手书店信息毫不知情的学生也占到了11.25%,尤其是部分大一新生,对于大学城内的二手书店十分陌生。二手书店在大学城的分布相对分散,使学生能够选择的店铺变得单一,受地区限制较为明显,能够选择的书籍种类也不够丰富,导致二手书利用率严重降低。另外,学生自身对二手书回收利用的不重视,缺乏对二手书交易信息的主动了解,也是二手书回收利用交易不畅的一个原因。因此,加大二手书店宣传力度,加强学生循环利用意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表2

二、二手书资源浪费原因分析

1.学校订购书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每年订购教材数量的庞大,一个班级中约有八成左右的学生选择由班级统一组织购买教材,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订购书单中存在一小部分不属于教学课本的书籍,这些多半是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用来扩大阅读量的课外读物。但大部分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些书籍的存在,而到了学期末对待此类图书的处理方式多数是直接扔掉或作为废纸卖掉。其实如果将这一部分回收再利用起来,学生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2.盲目的课外辅导课程导致纸张浪费。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仅局限于校园内的授课,报名参加了为种辅修、雅思托福、证书考试辅导班等以提升学术技能为目的的课程。据统计,这些辅导性质的课程有时占到平时课时的近31.25%,由此可以推想此类学习所需使用的辅导教材数量也会上升。有些学生迫切想要获取证书的愿望有时会造成盲目购买许多辅导书,而课程或考试结束后,实际使用率不到50%。这些教材被遗弃造成的纸张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

3.二手书店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影响二手书循环流通。

通过对二手书店周边情况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每家店相邻的间隔距离相当远,其分布也不是相对集中的,绝大多数开设在学生宿舍附近。但由于大学城彼此之间有一定距离,且布局较为分散,导致二手书流通严重受阻。根据店家给我们提够的信息,我们了解到来店里购买二手书的人群主要是附近的学生。而问卷显示,约40%的学生对松江大学城二手书店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信息的局限性直接导致购买群体的购买目标书目减少。如此一来,一定程度上导致二手书店的宣传范围大幅度减小到一个小区域,其顾客来源十分单一,二手书店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二手书的循环流通。

4.二手书交易信息获取途径少,缺乏资源共享性。

理查德・韦瑟福德曾说:“实际上,无论你想要哪一本书,市面上都一定有人在卖它,你只是不那么容易找到它。”归根究底,都是因为信息覆盖不全面。二手书店经营的范围相对较小,阻碍了大学生对二手书店中所需书本的信息获取。目前就大学城的书店来说,书店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本经营个体户,店家与学生、店家与店家之间缺少更为直接的联系或宣传。不同店家所收购的书籍种类也会有些差别,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店所在位置。理工科大学附近的书店相比较会有相当多的理工科教材,同样,偏文科型的大学附近的书店中经济、财会类的书籍所占比重会更大一些。前来购买书籍的学生可能无法同时在同一地方获取不同类型的书本与教材。大学生缺乏对大学城二手书交易情况的了解,导致资源不能共享,从而造成二手书的回收利用不能有效实施。

三、二手书共用共享路径研究与建议

1.加强宣传环保意识,鼓励学生间二手书循环使用。

随着人际交流的不断加强,低年级学生向高年级学生借阅教材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学生间的教材回收循环与利用无疑是二手书处理的较好途径之一。因此,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鼓励学生之间更多地进行二手书的借阅使用,减少新教材的订购数量,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

2.建立学校二手书回收体制,提高教材使用年限。

市场上的二手书店每学期都会回收学生已使用过的旧教材,但二手书经营过程中,也会因为教材改版、教学方式调整等出现一些问题。同时,二手书店的性质导致回收利用的局限性。因此,建立学校二手书回收体制十分必要。学校在每学期结束后,将不再需要用到的教材进行统一有偿回收,再以相对新书较低的价格发放给下一届新生。如此一来,既能节约成本、保护环境,提高教材的使用年限,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学校与学生间的互利共赢。

3.加大图书馆开放力度,适当延长部分图书借阅时间。

说到学生书籍,许多人想到的第一个首选之地便是图书馆,尤其在大学图书馆,一所校级图书馆平均能容纳几百万册书籍,藏书量是相当可观的。但各学校图书馆开放的借阅室是有限的,存在很多地下藏书无法借阅的情况,导致资源库存很大,而学生借阅却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加大图书馆开放力度,维护学生图书借阅权益也是必需的。此外,图书馆中还包含教科书,学生也可通过图书馆这一渠道借阅课本以达到节约纸张的目的。然而会存在一定缺陷,如时间问题,每所图书馆规定每本书籍能够借阅的时间有限,大约在1至2个月不等,这对一些需要长期使用图书的借阅者来说时间太短,无法充足使用,借阅时间是一大问题。尤其在借阅教科书的情况下,借期较短,不利于长久使用。因此,针对不同种类的书籍,校园图书馆可以适当延长部分图书的借阅时间,便于学生有足够时间使用图书馆的教材资源。

4.完善二手书共用共享网络平台,实现二手书交易信息一体化。

对于拥有实体书店的店家来说,实体店信息会较为封闭单一,他们缺少与学生群体间的及时沟通联系,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购,因为它能够实现快速订购和安全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大学生作为一个需要获取大量知识的信息群体,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在大学城中能够提供信息平台供学生使用的网站有许多。如校园网、易班等,它们的用户是庞大的学生群体,它能为二手书网络平台的创建优先提供一部分学生购书群体。如此一来,二手书网络平台的构建将为这些校园网站带来更多的学生群体,为网站加大宣传力度。二者相辅相成,实现良性循环。从长远看,二手书网络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却能大大减少交易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当然不仅要创建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还要对其进行完善与整合,将书籍种类在网络上进行逐一分类整合,便于检索。另外要将评价体系加入其中,让交易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可靠性。学生在交易完毕后能客观地评价店家的售后服务,为以后的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当然,真实客观的评价对店家来说也是一种参考,将封闭单一变为公开,有利于店家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为今后销售方式的改善与优化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店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二手书的一大消费群体,应该得到重视。国家可以出台有关政策进一步鼓励或适当给予一些补助鼓励推动这种可持续的纸张循环体系的构建,毕竟这关系未来可使用的资源问题。对个人来说,要增强环保节约意识。对商户来说,宣传需要从经济环保角度实施。环境保护是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手段,应增强网络宣传意识,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构建绿色校园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黄月,赵祥超,刘晴.高校二手书交易市场的构建策略[J].商情,2013(46):255.

[2]张华伟.树立新资源观念,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2):25-28.

[3]黄奇奇,邓仲华.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现状及评价体系研究[G].图书馆学研究,2013(22):44-49.

上一篇:“生活化”教学艺术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化学学习中的趣味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