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实现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时间:2022-10-23 07:17:21

浅析如何实现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正在向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方向发展,这一切都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利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强档案的资源建设、实施现代化管理、推进档案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已经尤为今后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作者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gradually, is to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ll this makes file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using a profound changes. The legal process to strengthen the archive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promote the file work of future work alread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the file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is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 file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企业档案工作要想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出自身价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需要,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的步伐,就必须创新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包括:思想意识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和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档案工作的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步伐。实现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途径包括思想意识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和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一、树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意识

(一)创新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拓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的思想武器。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勇于和善于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也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持续发展。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这也是档案管理所面临的社会性、开放性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是档案部门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有了很大进步。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档案基础业务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得到加强;档案部门进一步适应了社会对档案信息的要求,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宽,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逐步加强。但是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档案管收藏与管理上的矛盾,服务对象局限性,服务项目单一性,服务手段的滞后性等。要解决这些新问题,真正使档案工作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三)创新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与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方向,着力于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重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把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把提高信息价值与使用价值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逐步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落后观念。这就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要有积极的信息转化意识。档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但一般情况下各种信息是比较零散地储存在众多的单体档案中的,只有根据需要,把相关信息系统地、规范地整理出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体现档案的信息价值。因此,把档案内容通过加工整理变成更直接、更适应需要的信息,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是 要进一步强化档案使用的频率意识。我们应该意识到,收集和整理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档案。怎样更加有效地利用档案,使档案在利用好而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更高,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所以,必须改变过去档案工作无所作为的思想,强化档案管理的效率意识,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

(二)管理方式的创新。档案馆虽然收藏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相对于使用者的多样化要求,人们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档案资源量的有限性,也是由于管理方式落后导致的利用率不高。所以,必须在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所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校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随着现代化设备、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档案管理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分离。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建立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而现代电子档案、声像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进行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分离,使档案的信息与物质载体分离,才能实现简化立卷、深化检索的目的,使档案实体只作为保管单位进行简易组合,以便于保管、保护和统计;而档案信息检索、传输的主要对象,脱离实体便于作深层次加工、贮存,才能实现计算机检索和在网上传输。

(三)服务方式的创新。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中心,档案工作通过服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档案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档案服务创新,应当着重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档案服务内容和范围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档案服务工作和为需求者提供更优质档案服务的必然要求。二是档案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的保管条件逐步改善,同时档案形式也较过去有了极大的改善。如何更好的创新服务方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档案需求和根号满足需求的服务方式。在工作中,要加强和提高档案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要重视和加强档案利用者的研究,不仅研究当前的利用者,还要研究潜在的利用者,不仅研究利用者当前的需求,还要研究 潜在的需求,以便最大限度消除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障碍,以利用者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来加强档案服务的创新。

(四)管理队伍的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影应是以人为主体的创新,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更好发展,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高度重视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应当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敬业精神。敬业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档案工作者要热爱事业,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设想,而且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断进行档案工作的探索和创新,二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档案工作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管理的方法,此基础上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三是培养求实的科学精神。档案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所面临的新形势和自身发展的新情况,学结富有创造性的先进做法和成果,用求实创新的精神把握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用于探索和实践,创造性地开着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信息化的容量越来越大,资料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也显得愈来愈为重要。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创新思想,改变观念,增强法制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才能做好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上一篇:浅谈中国住宅建筑发展趋势 下一篇:刍议苗木种植技术及生产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