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时政知识贯穿到政治教学中

时间:2022-10-23 06:25:56

如何把时政知识贯穿到政治教学中

中学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教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判别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政治现象,学会运用时政来理解分析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和探究创新精神。围绕这个想法,我经过几个阶段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逐渐总结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搜集了解时政信息

现在大部分学生除了对娱乐新闻比较感兴趣之外,对国内外其他方面诸如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新闻时事根本就不太关注,即使有少数知识面广的学生平时比较留意这些,也只是知道个皮毛,很少有学生去认真分析评论这些时事,更谈不上去联系社会生活来加深认识。所以应先通过强调中考时政的重要性等引导学生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激发他们了解时事的兴趣。然后逐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关注等来收集,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准确的时事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1.着重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看”,即多看书、看报、看杂志、看电视、上网,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要多给学生引导,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关注身边的事,关注国内外大事;2.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时事收集、剪贴、整理下来。摘录资料是读书看报的一种笔记方式,也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式,很少有人对看过的东西做到过目不忘,所以教会学生把看到的时事知识分门别类地记录整理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逐步养成每天关注时事,并学会点评时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时政学习的兴趣,初步为把时事知识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打下基础。

二、将搜集的时政信息与教材理论知识尽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不能仅就教材上的知识来讲解,而要尽量结合学生所搜集的时政材料,尤其是每一节课前学生所点评的时事,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知识,也同时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平时所搜集的时事或每节课前所做的点评都是有用的,都是为课堂上服务的,而不只是老师布置的一个毫无意义的任务,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的热情,而且有利于教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当堂知识的兴趣。

另外,我在组织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同时,更鼓励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看”和“说”时事,而是要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要逐渐培养自己运用时政材料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利用书上知识来分析时事背景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把关注时事和学习政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正像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明确指出的“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在这种学问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学会巧妙引导。

三、从时事点评到开展时事专题讨论课,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上一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把搜集的时事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加深理解,教师也许是课堂的主角,但随着学生搜集时事、分析时事、运用时事能力的逐渐提高,教师要懂得适时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除了坚持让学生课前点评时事,还应该逐步深入,让学生学会就某一热点时事展开讨论,把思考的触觉延伸到国内国际各个方面,不管是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还是工业、农业、商业和运输业各个行业的新闻时事,让学生都要涉及并学会从现实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解、拓展,然后再上网搜集资料,自己到社会中去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再整理撰写成小论文。然后教师可以定期在班内开展一次时事专题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以引导并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讨论。在这一时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有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元的、主动的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并获得探究成果。

作者单位 西安市工读学校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下一篇:关注学困生英语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