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时间:2022-10-23 05:43:09

如何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对化学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学生要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地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目前学生的课业压力非常大,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状态学习,尤其在复习课中,知识的重复,复习的枯燥,学生对于学习化学没有主动性,不愿进行积极思考,总是处于一种懒散的状态。那么,如何在化学复习课中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网络,灵活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呢?我认为,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制而成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复习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有效复习起点

复习课的问题情境创设,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问题,引入复习课,让学生倍感亲切,觉得科学就在他们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与教师互动,步入科学的殿堂。增强学生对于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深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酸、碱、盐的知识时,就感到很吃力,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的知识时,学生首先有一种畏难情绪,不愿意再接触这部分知识点。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黄金首饰掺假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来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拿出一个由金属铜、锌合金制成的指环,然后对学生说:“昨天我从商店里买来一枚金质的指环,但是我怀疑它不是纯金的,你们能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帮助我鉴别一下吗?”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学生的七嘴八舌的建议中,教师顺势引入新课,然后根据学生提供的鉴别方法,将所要复习的酸、碱、盐的知识进行归纳。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的设计,营造出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自主去钻研、探讨,使得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泼起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巩固和发展学生已有知识的目的。

二、实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起实验,好像成了化学新授课上的专宠。而复习课上,教师们都远离了实验,认为复习课是知识点的再回顾、再整理,没必要再费事地做实验。实际上在复习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对教材的知识加以整合,精心创设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在深刻地理解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真正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动中有思、思中有获。

例如,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时,按照每年的复习思路,教师以题代知识点,首先出示几道小题,学生在做题时,将用到的知识点加以总结,达到对酸、碱、盐性质的归纳。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埋头做题,机械地重复着以学过的知识点,表情木讷,有时甚至不知所云,使得复习低效,学生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巧妙地利用实验的功能,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会知识建构的过程,那么将会是另一种效果。

教师在上课意伊始,拿出一袋食品干燥剂,向大家提出探究实验的问题:这袋生石灰干燥剂敞口放置已久,已完全变质,此时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探究问题一出,教师按照探究的活动的步骤设计实验: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实验反思。最后总结归纳:该实验说明了酸、碱和盐的什么化学性质?开放性的实验问题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了对酸、碱、盐性质的梳理,使复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复习课中,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同样也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积极探究,思维拓展,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学生前后知识融合,提升学习能力。

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是有实效复习的一剂良药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要求我们所选取的知识内容要相近。问题创设,要能够引起学生思维,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学生才会主动探究,但是问题又不能太难,这样才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兴趣盎然。

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时,我们可以创设下列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景1:右图是煤炉示意图,请分析不同部位所发生的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于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上述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将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有针对性地放在一起。学生通过对煤炉中部分反应的分析,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再现了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原来知识的单线条,形成了知识网络。

问题情境2:当铜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时,如何除掉氧化铜?你最多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学生通过对“铜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如何除杂”方案开放性的问题的设计,将碳、一氧化碳、金属以及酸的化学性质应用得淋漓尽致。这样知识糅杂,学生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情境3: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CO2和CO,如何区分它们?你最多能够找到几种方法?这样的问题情境,除了能够很好地揭示两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任何一点性质都能找到区分方法,是梳理、区别两种物质性质的绝佳题目。而且,题目的开放性较强,通过两种物质的性质的链接,将单质、氧化物、碱、盐知识有机结合,达到了复习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疑问往往是发明和创造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我们的复习效果更加高效。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地理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