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时艰 信息服务业领跑上海经济

时间:2022-10-23 04:54:11

不畏时艰 信息服务业领跑上海经济

“上海信息服务业2012年经营收入突破3600亿元,增速比全市GDP高出10个百分点。”

2013年1月25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朱宗尧在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表示,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在艰难形势下保持平稳增长,已成为上海经济成分中名副其实的“快马”,2013年有望实现经营收入4300亿元。

持续给力国民经济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也是从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主要由软件业、电信传输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三大板块组成,其发展更多依靠创新而不是投资拉动,可直接服务民生、造福百姓、并吸纳大量就业,同时极少消耗资源,被誉为“发展方式转换器”。在当今世界信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发展最快、技术最活跃和增值_效益最大的新兴产业。

多年来的“发力快跑”使信息服务业成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给力”支撑。在“十一五”期间,上海信息服务业年收入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而在“十二五”末,这一数字将达到6000亿元,实现“再翻倍”。

回首2012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362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增加值123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0.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其中2012年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326家(不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企业)。目前,上海已有45家信息服务业企业在海内外上市。

信息服务业不仅以自身发展服务于上海经济,而且带动了其他产业转型升级。在轨交、民航、智能电网和船舶设计等领域,上海正在自主开发工业软件,并以此推动传统制造业走向高端。

朱宗尧介绍,上海信息服务业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抓住全球信息化的历史机遇是关键。近年来,社交网络、C2B电子商务、网络视听等新兴产业竞相崛起,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革命初露端倪,上海抓住了各类信息服务业发展契机,并在财税、融资、人才、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打造最适宜发展的环境。目前,上海信息服务业已拥有4个国家级基地,并组建了一批产业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布局日趋完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在助力其他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上海信息服务业的自身构成也在逐步调整之中。一是软件产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是软件出口由以往的“以软件外包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出口自行设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向行业价值链高端发展,上海宝信、华腾、万达等软件企业先后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三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由原先的“网络游戏一枝独秀”转变为“网络游戏、第三方支付、信息资讯、贸易信息服务等多种互联网信息服务同步发展”。其中网络游戏由原先客户端游戏为主,转变为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齐头并进。

目前,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已形成了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引领,市级产业基地为骨干,特色基地协调发展的格局,包括一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11个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在产业布局方面,浦东软件园、陆家嘴软件园等四个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定位发展高端软件;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园和创智天地定位发展云计算产业:易园・徐汇、宏慧,盟智园、金桥由度创新园和博济・智慧园定位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此外,如E构空间、杨浦科创中心、3131电子商务创新园、智慧岛数据产业园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亦发展迅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聚散合理、分工互补的区域布局,并带动了各区县的特色经济发展。

软件产业平稳增长

笼罩全球的经济危机阴霾还未散去,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上海进一步推进软件产业向高端发展。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在内的基础软件,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的工业软件及服务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的信息系统及专业软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2012年,上海软件产业运营呈平稳增长态势,实现经营收入2085.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29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4.3%。全年新增认定软件企业490家,登记软件产品3822个: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715家,登记软件产品20625个。

截至2012年年底,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万人。其中,经营收入超亿元软件企业248家,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24家,超千人软件企业35家,超万人软件企业1家。222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其中一级的12家、二级的40家、三级97家、四级73家。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累计19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累计2186人。

上海软件企业高度重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上海软件企业研发投入近2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近9%。此外,软件产品登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2年上海共登记软件产品3822个,其中应用软件3617个,占比94.6%。在应用软件中,行业管理软件971个;嵌入式应用软件310个;信息管理软件553个;控制软件471个;网络应用软件368个。

同时,上海软件领域的新型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大智慧推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基于金融期货的金融软件:汉得、东方有线、华东电脑等企业推出了面向制造业、电子政务、企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云服务平台。

为鼓励软件企业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使上海成为孕育下一个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摇篮,上海市政府已决定出台重奖政策,对于全年营收达到10亿、50亿、100亿元的软件企业管理团队给予最高奖金超过千万元的奖励,这一针对个人团队的高额奖励,在全国范围内亦不多见。

除对软件业领军人才的奖励外,政府还将拿出3.5亿元的资金,奖励各企业上报的优秀软件开发人员,据估算可享受此项优惠的人数将达到2.2万,最高可获得15万元的免税奖金。

上一篇:“微拜年”走俏蛇年新春 下一篇:破解擅自设置手机直放站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