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高职学生发展内涵相匹配的教育机制

时间:2022-10-23 04:48:18

探索与高职学生发展内涵相匹配的教育机制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点,也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途径。新时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众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学生特点,深入剖析与当代大学生发展内涵相匹配的教育机制,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Abstract: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working to safeguar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chool's point, but also for adults taught the students the necessary means. Manage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face many new problems, which requires us based on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o match the content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关键词:高职学生 发展内涵 匹配 教育机制

Key words:vocational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ontent matching Education System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民办高职院校的迅速崛起,一批原来与高校无缘的学生一步跨进大学的校门。这批生源,由于社会和家庭在某些教育上的缺失,也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在行为规范和自我管理方面表现较差,纪律涣散等。但也不可否认,这部分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强,社会实践水平高,为人热情诚恳,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积极探索与该部分群体发展内涵相匹配的教育机制,对提高高职大学生乃至全社会人们的素质和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深入剖析,找准切入点,为全面提高学生内涵奠定基础

1、1 在对待人生态度上

他们一方面由于学习成绩差,成为在原来的中小学被老师和同学甚至社会看不起的“劣势群体”,所以心理自卑、压抑,学习态度、人生态度比较消极。另一方面却有极强烈的不服输与自尊心。他们不愿意也不承认自己是“没有出息”的人,做梦都想要超过别人,出人头地。

1、2 在对待学习上

他们一方面由于某种教育的缺失,或者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自控能力较差,缺乏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成绩落后,进而受到忽视和歧视,丧失信心,直至自我放弃。但是,他们并不是智商就比不上别人。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科比较优秀;尤其乐于动手,善于动手,对实践技能学习入门快,见效快。

1、3在行为规范方面

他们一方面依赖性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弱,常常生活上懒惰,纪律上散漫;日常行为常自以为是,无视规章制度,自律能力较差,不同的学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对学校的规定不是记不得就是不执行,等到被处分才知道学校原来还有这么一条规定。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许多场合却又表现出乐于从众现象,热心群体活动,关心集体荣誉;人际关系中不乏关心同学,讲究义气者。

二、从管理者角度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内涵发展的教育机制

2、1 制定清晰的班集体奋斗目标

班集体是每个学生共同成长的摇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风气和凝聚力,再好的班级也是和而不齐。班级要有一个所有学生共同奋斗的目标,比如开学之初的班会上,我就给学生明确了我们要争取做全校的先进班集体;在三年之中,不落下一个学生;三年之中,班级不要出现受处分的和打架的学生等等。接下来,我安排班长旁听了上一届校级先进班级的评选会议,让他们明确了奋斗目标,从而在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他们会更有标准的引导班级同学朝这方面努力。

2、2 提高管理者服务育人的水平

2、2、1加强管理者的业务素质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不管是老师的言谈举止、还是能力涵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成年学生,已经不再是训两句、骂两句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修养和儒雅的言谈举止,并且还要在平时广猎各方面的书籍,像心理学、管理学、职场学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这些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2、2 以德服人、予爱其中,让学生认可你、接纳你、信服你

“因爱方知有责,有爱才能担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教育工作,首要的一点是要从“爱”字出发,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关心;其次,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弘扬学生的优点,促进学生自觉约束自己,主动克服缺点,实现转化。根据“木桶理论”,一个班级的整体发展和良好氛围的养成,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以及这个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和木板与木板问的结合程度。因此,在这里,我重点强调关注弱势群体的力量。我们学校的学生,虽然自律性差点,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但他们的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都很强,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一点,给他们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舞台,并在具体的事件中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指导,学生慢慢就会对自己产生自信,他们会从这种表扬中亲身体会到优秀的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一种前进和追求上进的动力。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地压制他们、强迫他们、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反叛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长远发展。

2、3 重视目标引导的作用

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无独有偶,我们的学生,在脱离了高中时期的压抑和否定,走进大学校门,面对新的环境时,他们也想要改变,想要别人重新认识和接纳他们。这时的他们是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如果我们不及时给予引导、关爱和帮助,他们很可能会在激情转瞬即逝后重新回到自暴自弃的轮回中,这时的目标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辅导员的我们,要尽可能帮学生明确一条充满光明的道路。首先,我们自身得了解所带学生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课程设置、每门课学完后所要达成的目标、三年后的方向和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行业等等。在这些内容的引导下,再和学生共同研究远期、近期目标,让他们明白来是干什么的,怎么干,干了之后达到什么程度才行?当然,学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完全按照目标和要求去做,这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批评、管制和惩罚他们,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重视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利用有效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

2、4 严格日常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倾注爱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定下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标榜他们的成长方向。对学生要求严格,与一些非原则问题上的宽容并不形成矛盾,严格与宽容都需要出自内心的爱。辅导员可以根据学校的管理条例和学生日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班级管理的条例,内容可涉及到卫生、出勤、参加活动、学习成绩以及请假等更方面,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加各方面的动力。

2、5 加强学生心理方面的透视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尤为重要,做学生工作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贴近学生的心灵,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学习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和学生深层次的交流过程中敏锐的发掘问题的关键点,捕捉有利的信息,对症下药。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脆弱的心理,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即便是批评,也要有“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态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学生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探索与学生发展内涵相匹配的教育机制更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并且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与时俱进。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一颗博大和宽容的心帮助学生一起扫平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 姜维茂《高校德育新论》[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8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出版社2002,8

上一篇: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下一篇:从GDP与绿色GDP角度看社会发展中的代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