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10-23 04:29:48

市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做济源市2001—2005年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辖4乡8镇4个街道办事处,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6万。全市有离退休干部3737人,其中离休干部298名,退休干部3439名。离休干部中,按所在单位性质分,行政单位105人(含乡镇28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70人,差供事业单位17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5人,企业101人;按参加工作时间分,抗战前期参加革命工作7人,抗战后期45人,解放战争时期246人;按享受待遇分,享受地专级待遇5人,县处级待遇114人,科级及科级以下179人。

五年来,在省委老干部局的正确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的老干部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始终不渝抓认识提高,千方百计抓待遇落实,形式多样抓活动开展,突出重点抓作用发挥,持之以恒抓自身建设,实现了老干部工作的新发展,使老干部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以来,先后获得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老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市委老干部局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班子”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牢记“三个不能”,提高思想认识

曾庆红同志强调指出,“对广大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永远不能忘记,对老同志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永远不能丢,尊重、学习、关心和爱护老同志的政策永远不能变”。这“三个不能”既是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指导原则,也是检验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标准。我市始终把提高认识放在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首位,使各级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不能”上来。五年来,虽然省委对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但历任领导对老干部工作都非常重视,到任后参加的第一个会议都是老干部座谈会,始终坚持做到认识上起点高,思想上有位置,感情上多交流,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对老干部工作逐步形成和强化了“老干部工作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没有老干部的昨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老干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老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再难不难老干部,再穷不穷老干部;不重视、不会做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是不明智、不称职的领导;落实老干部政策就高不就低,宜宽不宜严”的“五点共识”,奠定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老干部工作的思想基础。

1、分级负责,强化责任。建立了市委重视支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老干部局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老干部所在单位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委每年召开1—2次常委会专题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委书记周春艳常说:老干部在年龄上是我们的长辈,工作上是我们的老师,行动上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应该象尊重父母一样去尊重他们,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再难再穷也不在老干部身上扣油水;不尊重老干部的人不能重用,不尊重老干部的单位不能表彰,不尊重老干部的干部不能提拔。并亲自参加2004年全市老干部工作暨“双先”表彰大会,对老干部工作提出要求。市长段喜中,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薛兴国,经常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义田不仅经常过问老干部工作,还经常亲自出面协调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一年一度的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都是由市委组织部长做工作报告安排部署工作,市委书记、分管书记出席并讲话。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做好老干部工作上带了一个好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市委老干部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2年初制定下发了《中共济源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在加强领导、组织建设、待遇落实、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促进了全市老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市还将老干部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与各单位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中,并且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每年初还要同各单位签订具体的《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书》,在机制上保证了各单位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2、狠抓宣传,营造氛围。为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转化成全市各级领导的“共识”,并使这种“共识”具体化、实效化,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广播、电视、报纸、《夕阳红专递》及会议、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个不能”和市委、市政府的“五点共识”,使之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有效地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各单位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不变”,即:领导干部变化,对老干部的感情不变;条件变,对老干部工作要求的标准不变;机构变,老干部工作力度不变。全市上下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典型示范,全面带动。近年来,我市老干部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如市人大机关对老干部做到“五坚持五到家”(坚持每月开一次老干部例会,每月走访一次老干部,每半年组织老干部进行一次体检,每年组织老干部至少进行一次参观考察,每年冬天给老干部送去取暖用品;给老干部送学习资料上门,送离休费上门,报销医药费上门,代交电话费上门,祝贺生日上门);市农业局服务老干部做到“五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相敬,一腔热情办事,一声问候道别);济源一中坚持“四节”慰问老干部(春节、中秋节、国庆节、老人节慰问);新华书店对老干部实行了“三必访”制度(节日必访,老干部有病必访,老干部家中有事必访);邵原镇、市计生委、市水利局等单位一把手亲任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思礼乡、下冶乡、市公安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对老干部的问题做到亲自过问、亲自协调解决等。我们注重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发现典型、总结宣传典型,坚持每三年召开一次大型表彰会,2004年表彰了132个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通过典型带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对老干部工作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支持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尊重到位的良好局面,促进了老干部工作整体上水平、上台阶。

(二)强化“三个机制”,保障待遇落实

离休干部“两费”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干部的晚年生活,关系到老干部队伍的稳定。我市始终把从根本上解决老干部生活待遇特别是“两费”落实问题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超前调研,超前决策,将离休干部“两费”列入市“目标管理、末位淘汰”考核体系,建立责任机制,规定凡是老干部“两费”落实不到位的,一律取消单位和领导的评先资格,轻者通报批评,并通过停车、停工资、停出国、停手机等行政手段予以处罚;重者将追究领导责任,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免职,在机制上确保了离休干部的“两费”不因企业改制、改组、破产而无着落,不因医药价格的升高而降低医疗水平,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0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离休干部医疗费全市统筹,2001年在全省率先实行企业离休干部和财政供给的离休干部同步享受护理费补贴。五年来,从没有一名离休干部反映“两费”落实问题,确保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并多次受到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的表扬。2002年11月,中组部老干部局检查河南省老干部“两费”工作落实情况时,省委老干部局把我市作为好的典型向检查组推荐。检查后,中组部老干部局李振刚局长对我市的老干部“两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强化离休费保障机制。近年来,由于我市加快发展步伐,重点工程较多,有时市财政资金调度出现紧张现象,市委、市政府本着再紧不紧老干部的原则,明确规定:行政及财政全供事业单位老干部的离休费,由各级财政直接发放,优先发放;差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老干部的离休费由劳动养老保险部门实行社会化发放,与所在单位是否参保脱钩,不管所在单位是否参保,劳动养老保险部门必须确保按月足额发放,从而稳定了老干部队伍,赢得了老干部的好评。

2、强化医疗费保障机制。随着经济转型和行政体制改革,落实离休干部的医疗费成了老干部工作中的难点。对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指示,在落实离休干部医疗费方面要坚定不移,不折不扣,不管情况怎么变,都要想方设法确保离休干部的医疗水平不能降,看病待遇不能低。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济源实际,我们按照“不轻易放弃企业的责任,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不降低医疗水平”的原则,坚持“超前、脱钩、严管、兜底”的工作方针,先后下发了6个文件、5个纪要,就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问题做出规定,建立健全了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全市离休干部均按规定参加医药费统筹,并且全部转为社会统筹支付,所执行的标准也逐年上调,2001年建立初期基数为每人每年6000元,2002年调整为7000元,2003年调整为7200元,2005年调整到1万元。在2004年“全省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工作座谈会”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3、强化财政支持机制。由于离休干部“两费”实行社会统筹,不可预测的因素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机制。为此,我们在建立健全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时,始终把财政支持机制作为最后的底线予以保障。实行统筹之初,市财政除保证财政供给的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足额到位外,每年另外拿出30万元,用于解决困难企事业单位老干部医疗费的补助问题。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决定,在原有财政支持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减一补一”的办法将破产、特困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医疗统筹金收归市财政开支(共收归49人,其中破产企业17人,特困企业22人)。特别是对离休干部医药费实行财政兜底,每年按照当年的实际发生额,结余部分转入下年度使用;如果出现缺口,缺口部分全部由市财政列支。五年来,市财政共解决离休干部统筹医药费缺口资金近263万元,从根本上确保了离休干部的“两费”落实到位。

(三)采取“三种形式”,丰富文化生活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使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跟上时代步伐,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老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通过采取“三种形式”,丰富和充实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1、通过规范各种组织活动,充实政治生活。落实政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坚持做到重大节日市领导走访慰问老干部;重要会议邀请老干部参加,并在主席台上就座;重大决定听取老干部意见;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邀请老干部视察;重大情况及时向老干部通报;重大活动请老同志参与;并认真落实订阅报纸、阅读文件和定期参观考察等制度。今年以来已组织市级老干部就近就地参观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项目及参加各种会议共49次,组织到外省市参观考察2次。另外,我市还特别注重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按照就近就地、便于活动的原则,采取独建、联建、进社区、收归主管部门等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形式,确保了每一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不脱离党的组织,都能接受党的教育和管理。(目前,全市共设立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部5个,党支部48个,党小组192个。)并通过加强老干部党支部阵地建设,开展争创“五好”老干部党支部活动等措施,促进了老干部党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老干部离休不离党、退休不退党。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以《抓好活动阵地建设,为发挥老党员作用搭建平台》为题作了经验介绍。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们还认真组织在全市老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一方面要求各级党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确保每个离退休干部党员都参加先进性教育,一个不能漏,一个不能少;另一方面,组织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组成报告团,巡回全市各单位做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报告,推动了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健康开展。广大老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使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坡头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郑吉诚,一方面要伺候90多岁的老父亲,另一方面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同时还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并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送书上门,送学到家,充分展现了老干部、老党员的精神风貌。

2、通过办好各级老年学校,活跃文化生活。老干部大学是老干部学习各种知识、进行终身教育的课堂,也是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我市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老干部大学的建设,市里有老干部大学,乡镇有老干部学校,初步形成了老干部教育网络。市老干部大学由最初的几十名学员,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名,老干部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依托这个载体,通过组织学习班,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举办专题讲座,印发有关资料等多种形式,把老干部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还先后在市委党校组织老干部举办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十六大精神培训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培训班、坚持科学发展观培训班等,进一步加深了老干部对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维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特别是组织部分学习骨干组成报告团,到全市各乡镇、机关、企业、学校为广大老同志进行巡回宣讲辅导,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老干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2004年我市组织老干部参加全省老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3、通过举办多种文娱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我市的老年文体活动开展比较活跃,成立书画、门球、迪斯科、空竹、戏曲等各种协会十多个。近年来,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的节日庆典活动,组织老干部举办大合唱、太极拳剑、书画、戏曲等各种活动和比赛30多次,组织迪斯科、戏剧协会的老干部举行广场文艺演出100多场,送文化下乡30多次。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省里举办的老干部艺术节和各种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2002年,我市编排的《把老年文化夸一夸》、《夕阳红似二月花》等8个节目,参加了全省第二届老干部艺术节,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和金银铜等7个奖项;今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市老干部合唱团在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组织的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全省老干部于9月4日在省人民会堂向省委领导和郑州市民进行了汇报演出。所有这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使老干部从中受到了教育,确保了老干部立场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四)突出“三个重点”,充分发挥作用

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许多优势,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发挥老干部在重大决策上的参谋作用、在关键时刻的稳定缓冲作用、在解决疑难问题上的经验威望作用、在联系群众上的桥梁作用、在思想教育上的示范带头作用,作为提升老干部工作地位、提高老干部工作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认识互动、角色互动、情感互动、工作互动,凝聚全市老干部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了新老互动、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2003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咨询组的老领导为鼓励我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市委、市政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称赞我们是“班子团结、政通人和的最佳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人气最旺的时期,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最佳时期和老干部最满意的时期”,使我们倍受鼓舞。

1、围绕市委工作重点,确立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市委工作的重点,就是老干部发挥作用的重点。我们始终把发挥老干部作用放在全市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去组织,去安排,取得了很好效果。如王屋山供水工程是2003年市委、市政府的“头号工程”,总投资2300多万元,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是解决山区5.6万人畜饮水问题的“民心工程”,受到中央、省有关领导及各大媒体的关注,广大老干部对此更是十分关心。我们多次组织他们到工地视察,向他们通报工程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市委咨询组的老干部积极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30多条。工程资金紧张时,李长会等市级老领导带头捐款献爱心,极大地影响和带动了全市各界人士的捐款赞助活动。特别是在老干部们的建议、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从省里争取到1000万元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工程建设。

2、围绕市委工作难点,确立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突破点。充分利用老干部的威望和影响力化解矛盾、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是我们发挥老干部作用的重要领域。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过程中,由于建设力度比较大,部分群众对旧城拆迁改造的意义认识不足,一度影响了整个创建进程。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市委咨询组的老干部召开会议,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经过讨论,决定22名咨询组成员分组包片到群众中做宣传解释工作。老干部们对工作认真负责,有的主动召集居民小组会议,有的挨家挨户做工作,还有的自己掏钱帮助困难群众拆迁。在老干部们的感召下,短短一个月时间,文昌路两旁的旧房全部拆迁完毕,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围绕群众关心热点,确立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关注热点、服务大局,保证市委、市政府重大决定的顺利贯彻执行,是老干部工作者的责任,也是老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2002年7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鲁、浙、沪等地考察后,在全市开展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并拟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成为当时全市上下的一个热点问题。全市动员会后,我们就积极组织老干部们开展讨论,统一思想认识。老干部们纷纷表示,这是在济源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对济源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将会产生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我们又组织部分老干部到江浙沪等地进行考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他们回来后自发组成巡回报告组到市直单位和乡镇做报告10多场,通过现身说法,使广大老干部深受启发和教育,纷纷表示要坚决拥护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重大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在职领导的工作。老干部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全市形成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委对老干部们的做法多次进行表扬,称赞他们是市委、市政府决策上的“好参谋”,作风上的“好表率”,工作上的“好帮手”。

此外,我们还在全体老干部中围绕如何为“中原崛起”做贡献、为济源“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创建和谐济源”做贡献开展大讨论,并在老干部中开展“出一个点子,提一条信息,传一门技术,引一个项目,结一个扶贫对子”的“五个一”活动和“同呼吸、共命运,我为小康添光彩”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老干部为在职领导提合理化建议33800余条,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9200多条,结扶贫对子300多个,帮助协调引进资金5600余万元,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中国老年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先后介绍了这一做法。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市关工委的老领导多次深入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等。几年来,为广大中小学生作报告10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50余万人(次)。去年以来,又积极开展了“市区中学生济源环保行”和“中华魂”读书活动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开展的“富民工程”、基层党建、农业产业化、退耕还林、企业改革、“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优化治理环境、干部作风评议、廉政建设、农村税费改革等大项工作和全市性活动中,老干部都积极参与,做了大量认真细致、行之有效的工作,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去年召开的全市老干部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周春艳对老干部工作给予了“有发展、有成绩、有地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愚公移山60周年纪念活动中,李长会等3名老干部被评选为新愚公,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还有老干部高传芝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李长会获得“全国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王万兴等3人获得“河南省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

(五)抓住“三个关键”,奠定服务基础

健全的工作机构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证。我市始终把加强老干部部门的机构建设和自身建设作为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的重点,不断提升老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奠定了为老干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1、打造过硬队伍。首先是配强机构,配足人员。借助2001年机构改革的机遇,我们一是配齐配强了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并采取民主推荐、公开竞争的方式,使4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走上老干部局中层领导岗位;二是积极争取落实各级老干部工作机构或老干部专干。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和市工业局、市卫生局、市教体局等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保留或新设了老干部科,没有设立老干部工作机构的乡镇和市直单位都配备了老干部专干,加强了老干部工作力量,奠定了老干部工作的基础。其次是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了老干部专干配备、培训、考核等管理机制,在老干部工作者中深入开展了“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对老干部工作者在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为他们的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环境。2001年以来,先后有11名老干部专干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另外,还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每年初市委老干部局都要确定3-5个调研课题,每个科室和各基层单位也都结合实际确定1-2个调研课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不仅为领导在老干部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而且提升了老干部整体工作水平。如2003年以来,每年都对老干部的“三个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撰写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等调研报告,推动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由于我市老干部调研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全省老干部调研工作先进单位、优秀调研成果总结表彰暨宣传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并进行了典型发言。

2、加强硬件建设。我市原有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面积狭小,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现阶段老干部活动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一座集活动、学习、休闲、娱乐为一体、面积达9400平方米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市老干部大学。目前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可望明年10月份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全省一流的老干部活动场所,也将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同时,市委、市政府注重改善老干部局的办公条件,先后为市委老干部局更换了3辆工作用车(目前共配备4辆轿车,1台中巴车),为局机关配备了空调、办公用具、数码相机等,每个科室都配备了微机,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老干部局从领导到司机,人人都会运用微机进行文字处理。这些都为老干部工作的开展,为服务好老干部提供了良好条件。

3、创新服务载体。2000年以来,我市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了“进老干部门,问老干部事,解老干部难”和“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各级老干部工作者积极深入到老干部中间,嘘寒问暖,了解情况,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3370余件。今年以来,市委老干部局又在全局工作人员中开展了“情系夕阳奉献爱心”活动,领导干部每人结对联系1个单位、10名离休干部,其他干部每人结对联系10名离休干部。老干部工作者像儿女孝敬老人一样,帮助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增进与老干部的感情与交流,树立了老干部部门和老干部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受到了老干部的广泛赞誉。

三、几点启示

近五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认真把握好以下三点,才能使老干部工作抓出特色,更有成效。

(一)老干部工作必须坚持以作为创地位

客观地讲,老干部局作为市委的一个工作部门,负有对全市老干部工作宏观上的管理、指导和协调职能,但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也不管钱管物,是个纯协调服务部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个冷部门或者叫弱势部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到,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要服务中心,不是大局要围绕大局,工作中必须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解老干部之所难,服务和照顾好老干部;必须充分利用老干部的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充分发挥老干部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做出成绩和贡献,才能赢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在市委工作中有地位。市委老干部局近年来在局领导班子及全体老干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老干部部门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在市主要领导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市委老干部局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老干部局的领导班子被命名为“优秀班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老干部工作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老干部局工作涉及单位多,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单靠一个部门唱独角戏是不行的,必须在争取市委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善于借势借力借威,与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推进老干部工作的健康开展。我市老干部局在年初制定工作目标时,主动结合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单位一起商量确定工作目标,一起进行安排部署;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与相关单位一起协商、互通情况,共同制定措施进行解决和落实;年底考核时,结合有关单位一起组成考核组,深入到各单位进行检查考核;举办大型活动时,与有关单位联合下文,共同组织,形成声势,这样积聚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增大了工作力度,推动老干部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老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紧紧依靠老干部来推进

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又是我们推动工作特别是推动老干部工作的依靠对象。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始终坚持在工作安排时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在检查工作时由老干部带队,在召开工作会议时邀请老干部在主席台就座,在组织大型活动时邀请老干部参加,借助他们的影响和威望,争取了社会各界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解决了老干部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开创了全市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四、意见建议

五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老干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与上级的要求和老干部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例如,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还比较单一;发挥老干部作用的组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老干部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等,需要下一步努力改进完善,加大力度。结合济源实际,就老干部工作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整合老干部管理资源。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特别是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建议将目前的离休干部、退休干部、老龄工作职能合并起来,成立市委、市政府老年工作局,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在体制上形成离、退休干部和老年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建议进一步完善老干部享受待遇方面的政策。比如按照老干部政策的基本要求,老干部和在职工作人员同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老干部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在享受晋升工资奖励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建议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政策,使老干部和在职工作人员一样,在获得有关表彰时得到相应的工资奖励。

(三)建议进一步规范老干部大学工作。对老干部大学的规格、职能等目前全省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利于老干部大学的发展。建议省委对老干部大学在性质、机构、职责、编制等方面作出规定,便于下边操作,促进老干部大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借助这次全省老干部工作大检查的东风,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努力促进我市的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事业 下一篇:创新工作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