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23 04:24:32

刍议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摘要】由于我国教育部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对于数学科目的新目标中指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该要逐步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创新和能力上的实践。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对学生在创新和实际上的培养与发展,这也成为了现阶段数学的课堂教学对于培养我国未来数学人才的一个重中之重。本文就对于初中数学如何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并总结出其相关条件以及措施等。

【关键词】初中学生;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0.前言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是对小学数学的提升和深化,也是为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铺垫。如果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具备高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节奏,那么想在茫茫学海中到达成功的彼岸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对教师而言就成为了每一位初中学校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1.数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创新思维相对于学习成绩、人生的态度、人性格和能力的培养和育成、情商跟阅历等方面无不重要。因此,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的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锻炼逻辑思考等一系列思维能力方面,数学科目则是一个难以占领的战略高地。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已经脱离了小学"算术"的入门概念,可以说是真正开启并走进了领略神奇奥妙的数学王国。不过就现阶段我国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出的学生来看,他们普遍具有高分数的考试能力,但从客观上说,他们的思维模式比较僵化,通常就是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解题方式和解题经验来答题,并没有在自身的创新思维方面有自身的风格。

2.初中数学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

2.1 教师以身作则,发扬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本身需要纠正一个观念,即:创新就是让学生脱离书本脱离课堂去搞一些类似于小发明创造什么的,让学生如脱缰的野马般自由遐想。实际上,那是对"创新思维"的一个理解误区,现阶段九年制义务教育里提倡的"创新思维"说的是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来进行思维塑造和知识重组,并不断联系到和探索到新的知识层面。因此,学生本身在不脱离书本和课堂的程度下是完全可以创新的。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举手并对教师所讲述的某一道几何题的解法提出疑问,再简单的题教师也要切忌表现出不耐烦等情绪和表现,要表扬学生对问题的勤于思考,然后要一步步循序渐进地讲解。因为肯定不止这一个同学不理解,所以要由点到面,让全体同学理解。有时对部分爱接话茬的学生提出的质疑,老师也可以顺着其思路来多考虑几种解题方案,自身有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新。

2.2 带动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成功地被激发出来,那么相应地就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项能力指标。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在情感、情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团结又活跃的和谐氛围。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而且应该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如此一来教师才能相应地把握学生在该知识层面的理解方向与方式。尤其是在初中课堂,由于学生是在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并且初步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创新思维成长得最活跃的阶段。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教师在课堂上塑造了一个"以教师为授课中心"的模式的时候,学生由于青春期会对教师产生"挑战权威"的逆反心理,导致由于对某个教师产生反感并且不好好听课,或者厌烦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消极对待。教师在真心询问学生:"有没有哪里不懂的?大胆说出来"时,学生也往往异口同声回答:"没有"或者是干脆不做声。课后再去问班上其他同学,这样连课都不好好听,又怎么谈得上发挥创新思维呢?

2.3 重视学生主体性,锻炼自主思考能力

尽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学习是关乎学生一生的大事。在这一点上,教师必须学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学习的主体性,平时不仅要教学生学习和理论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力将其培养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只让学生认真听讲并且记笔记。

比如,当我们讲到初中的一元二次函数方面的知识时,不妨找出三位学生A、B、C来先说某一个方程具有的其中一种特点:

A:该函数过x轴和y轴的正半轴之间象限,但不过二者负半轴之间的象限;

B:x小于零时,y与x成反比;

C:在x小于或等于2的条件下,y为负数。

下面教师假设学生A、B、C所给的都是真命题,请其他同学列举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看谁列的又快又好。一方面,学生要考虑这样的函数存不存在;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局限于现在这堂课所学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就只在一元二次方程中考虑,要开拓思维,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甚至基本的一次函数等。

这样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使学生感受课堂教学的新颖,从而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既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火花的碰撞,又是其情感波浪的交流。因此,教师担负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一方面,教师要自身有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黄其学.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17-18

[2]刘靖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2010,(8):88-89

[3]俞斌慧.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12):31-32

上一篇:论云计算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