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前的优雅

时间:2022-10-23 04:19:40

不久前,我在城里买了房,便决定把乡下的母亲接来同住。这次,母亲答应得很爽快。不过,她说至少得一个月后来。我只当母亲舍不得离开,便没多问。岂料,一个月后,母亲又打来电话,说她在乡下还得再待半个月。我非常好奇,问她还有什么事,母亲一句“来了我再和你说”。

大半个月后,母亲总算来了。我跟她开玩笑:“妈,你到儿子这里来,也得看老黄历挑日子么?前后这么长时间,你有多少东西要收拾啊?”母亲笑道:“家里倒没什么要收拾的,可我不能说走就走啊,总得给咱家的鸡鸭狗啥的找个新家,再把一些人情世故处理好吧!”

我追问详情,母亲娓娓道来:“上个月,我到你姨家、姑家去了一趟。我寻思以后我来城里了,亲戚之间走动不像以前那么频繁,总得给人打声招呼。二十天前,你三妈的孙子满月,我和她多少年的老关系了,怎么能缺席这顿喜酒呢!上上个星期,你二婶的儿子结婚,我老早就答应人家那天去帮厨。还有上个星期,你海生哥骑摩托车摔折了腿,他平时帮我修电视、在镇上捎东西,咱不能忘了人家的好。对了,咱家小狗阿黄,你大爷很喜欢它,脆就把它送给你大爷家看门护院。咱家门前那棵柿子树,我交代给隔壁你二嫂了,她家孩子小,稀罕着呢……”

母亲滔滔不绝,一样一样讲给我听,这给我带来不小的触动。是啊,母亲很清楚,她这次来我这里后,再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她知道,尽管那个地方有很多的留恋和不舍,但只有我才是她晚年最信赖的依靠。故人故土终将成为回忆,她也无须担心得罪谁、冷落谁。可是,母亲并没有这么做,依旧以惯有的礼数和朴素的举动维系、温暖着人情,以她认为最妥当的方式呈现着她的善良和情义,这大概也是母亲在村里一直受人尊敬的原因吧。

生活中,很少有人一辈子会待一个地方。当我们辗转到下一个地点时,别着急离开,该告别的去告个别,该感谢的去回个礼,该善后的去做个安排,该了断的做好交代。这不是简单的走形式,而是人情的练达,是教养,是素质,更是完美的人性和境界。

上一篇:姑娘不要活成复仇女神周芷若 下一篇:你爱的或者爱你的,都抵不过相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