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电力人物巡礼

时间:2022-10-23 04:02:55

感动电力人物巡礼

为万家灯火的通明,一代又一代的电力人,以信念为支撑,以责任为依归,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真情、智慧和汗水诠释着对工作的忠诚与热爱,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挺起了中国电力事业的脊梁,谱写了新时代的壮美乐章。为此,本刊特选取近年来几位受表彰的电力职工,对他们的爱岗敬业事迹进行了简要概述。他们是新时期电力职工的先进典范,他们的行为感动社会、感动行业、感动所有电力人,值得认真学习和思考。

吕清林:平凡的坚守

吕清森,1960年6月出生,国家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桦甸供电分公司送点检修班工人。1979年起,30余年如一日,坚持巡护长白山余脉峰峦密林间的一条47公里蜿蜒伸展的输电线路——“红白线”(红石镇到白山镇),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

“红白线”是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一条66千伏输电线路,全线47公里,有179个基杆塔。一次全程巡护需徒步行走约200公里,翻过86个山头,每个月都得巡护一遍。春季,山雪融化,吕清森的两条裤腿被冻成冰筒大不了弯儿,等天气暖和一点,隐藏在草丛里的“草爬子”就专往人的头发和皮肤里钻,被叮咬后,极易引发疾病。夏秋季,森林里树高叶茂、门人不透风,一条路走下来,吕清森的脸上、手上全是蚊虫叮咬的包,粘在衣服上的汗都能拧出水来。冬天,大雪遍山,迈不动步他就在雪上爬或者滚,往往是才过了一个山坳,他的上半身就被汗水浸透,下半身却被血水浸透。

30余年的巡线路险象环生,吕清森多次和狼、熊、野猪等野兽不期而遇,但没有一次因为害怕而放弃过对线路的巡视。吕清森的双手伤痕累累,这是长年累月因巡线摔倒、灌木刺刮,以及在极端低温条件下施工作业留下的“纪念”。“巡线护线是我的事业,只有认真工作,才能保证安全供电。”吕清森始终坚守这样一个信念。

巡线途中,吕清森不断用望远镜查看线路,还要爬上塔架逐一检查上面的螺丝。这样的工作看起来简单枯燥,而吕清森却干出了“大学问”,成了“红白线”上的“活地图”。

多年的摸索和细心总结,吕清森的巡线笔记记了几十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线路的塔号、村屯地界、覆冰现象……根据铁塔结构、导线走向等特点,他将“红白线”划分为9个重点巡护段,确保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找到故障点。

有一次处理断股缺陷时,几个检修人员将导线用手捋了好几遍都没找到断股点。而吕清森通过查看现场地形、观测距离,两分钟就找到了导线断股点。在场的检修同事不禁叹服:“巡线神鹰”真是名不虚传。

为了看护好电力系统的“大动脉”,吕清森花了几十年琢磨雷害、风害、电杆裂纹等问题,为研究铝导线受热的颜色变化,甚至烧坏了家里的铝勺子、铝锅。就是靠这股子钻研劲,吕清森总结出“采光巡线法”、“‘之’字形行走巡视法”、“风力风向观测法”等巡视方法,保证了“红白线”的安全运行。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吕清森采光巡线法”已在吉林供电公司全面推广。

熟悉吕清森的人,无不为其强烈的责任心和艰辛业绩所感动。而他却平静地说:“这是巡线工理应做好的事情。”

高森:中国工人创新的杰出代表

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一线工人高森团队自主研发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一线工人科技创新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国工人创新的杰出代表,高森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受到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高森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人,创新、钻研、刻苦、敬业是他人生字典中最耀眼的词语,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信念。参加工作以来,高森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23年来,高森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高森主持并参与500千伏淄滨线、华滨线等大型线路验收检修工作20多次,主笔撰写了论文20多篇,发现并消除了各类重大、紧急缺陷30余项,组织完成了山东电网两起线路舞动事故的抢修工作。

“敢想、敢干、敢于胜利”——在他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高森和他的团队善于创新、敢于担当、勇于突破,跨越了科研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试验途中的一次次挑战,创造了属于国家电网一线员工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近年来,受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挂在高压线的异物造成电力线路短路放电等故障时有发生,甚至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社会可靠供电。传统线路清障方法是停电检修或带电作业,存在影响社会用电、工作效率低、作业危险等问题。高森带领他平均年龄仅28岁的科研小组,凭借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和自主创新的满腔热情,开启了艰苦的攻关之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查资料、做模具、请教专家、反复试验,不断调试,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试验失败之后,终于研制成功了地线防振锤检修专用工具。

高森和他的创新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功能,研制成“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在高压输电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线路巡视、检测、清障、视屏监控、无限传输等功能,具有带电作业、自动跨越障碍物、强电磁场下抗干扰性能和巡视清除异物功能的技术创新点,填补了在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上应用机器人进行清障作业的国内空白。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对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进行了专业鉴定,他们认为:该机器人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500千伏输电线路上应用及清障作业方面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该项目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荣获首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神华杯中央企业创新奖”和“海峡两岸职工成果奖”等多项荣誉。截至2011年底,“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的投产应用共节约各类生产费用近亿元,减少电能损失2亿余千瓦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郎红:与生命竞赛的电力楷模

李朗红,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为了我国电力项目的顺利建设投产,顾不上身患癌症每天超负荷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一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前期核准及工程建设;宁德核电创造了国内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周期最短的纪录。在这些蜚声中国电力建设领域的“福建速度”背后,是李朗红的忘我奉献。

李朗红原在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任领导,2003年,年近53岁的他受命只身来到福建,着手创建公司在东南沿海环三都澳区域的发电项目。当时,大唐集团在福建省还没有一个项目,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信息不通、语言不通、人文地理完全陌生的山海之滨。为了寻找最合适的项目地址,他带着一张地图、一个水壶、一只望远镜,跑遍了宁德的山山水水,开始勘察、选择厂址及项目的前期工作。宁德火电项目从选址征地到正式开工建设,仅用了9个月时间,创下了闽东地区历史上重点项目建设征地的奇迹。2006年5月,宁德火电项目第一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建设期仅用30个月,再次创下了闽东地区重点工程建设投资最省、建设期最短、见效最快的历史记录。同事回忆说,忘不了李朗红带领筹备处工作人员像陀螺一样地旋转着,每天早7点至晚11点不间断地工作。这个没有明文规定的“711”工作法,影响了所有人。“他始终处在工作状态中,似乎一生都在奔跑着。”这是同事对李朗红的评价。

超常“速度”的背后,是超常的艰辛、耐心和智慧。2004年,大唐国际争取到宁德核电站项目。这是福建省第一个核电项目,也是大唐国际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没有任何供借鉴的经验。当时已53岁的李朗红说:“没有也好,我们自己闯,我们就做大唐核电的尖刀兵、铺路石。”然而,建设核电占的难度远比火电厂大得多,当时的筹建人员包括李朗红在内只有2个人,李朗红利用一切时间,边干边学,很快成为了行家里手。宁德核电项目前期,10天内就搜集了海洋、陆域、水文等所有资料,3天完成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李朗红有一张《福建分公司行动里程表》,上面标注着从宁德到温州、福州、厦门,到机场、码头、工地、新项目等20多个地点的路程、时间表,这是他通过测量精心绘制的。其中,每一段路程有多长,需要行车多少分钟,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我们从福州到宁德、再到福鼎,最后到核电工地,误差只有2分钟。”2008年2月,宁德核电站开工,创下了国内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周期的最短纪录。

2007年7月,李朗红突然病倒了,被查出胆囊癌晚期。而此时人们才知道,在他36岁时就患过直肠癌。儿子李凡回忆父亲第一次患病时的情景,“得知病情后,父亲很冷静,很坚强,他唯一觉得歉疚的就是平时在家时间太少,陪伴我们母子的时间太少。他说,如果能让他再活一次,他一定会好好陪在我们身边。万幸的是那次手术非常成功。可手术后不到3个星期,他就上班了。一工作起来,他把之前的承诺又全部抛到脑后。”然而这一次,李朗红没有那么幸运,2011年1月,58岁的李朗红最终没能再站起来,怀着对未了事业的无尽挂念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李朗红嘱托家人,将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日记和工作心得资料交给单位,那是两大箱100多本、几百万字的工作日记,是几十年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开展电力项目前期工作中总结的工作方法和宝贵经验,被同事们广泛学习和实践。李朗红在生命的最后半年里,度过了一段艰辛苦难却从不言弃的日子。

潘武忠:用心点亮苗乡侗寨的“光明使者”

潘武忠,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贵州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城区分局配电操作抢修班高级作业员。

在平凡的供电抢修岗位上兢兢业业20多年,潘武忠用精湛的技艺、艰苦的付出和真诚的笑容,为贵州的苗乡侗寨送去光明和温暖。“带电作业的电压是1万伏,必须按规程操作,胆大心细。”潘武忠说,作为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供电局城区供电分局运维中心高级作业员,他每年至少带电作业150多次、抢修2840多次、操作次数近1700次……

在凯里供电局作业班的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幅《凯里城区配网网络接线图》,图纸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城区变电站的开关。潘武忠对图上标注的几百个开关所在的位置烂熟于心,只要说出城区内任何一个变压器的名称和开关的编号,他就能准确地指出具体在什么地方、设备是什么状况、什么时间有什么变动。

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技术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痴狂,这一切是因为潘武忠深知群众对光明的渴求。20世纪90年代,他为一位偏远山寨里的苗族老人接通了电灯,老人却流泪了,潘武忠傻了眼,不知自己做错何事。老人哽咽着说:“没想到在我进泥土前还能用上电灯。”这件事让他难以忘怀:“群众对电竟是如此渴望。”于是,每次故障抢修,他都会全力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好的方法。群众的需要在他心中至高无上,在抢修过程中,义务帮群众接灯头、换插座也是常事,很多客户遇到问题,常常忘了打供电服务热线,而是直接拨通他的号码。

2008年,贵州遭遇特大雪凝灾害,厚重的冰雪压垮了供电线路,老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群众用电,凯里供电局全体人员都投入到抗灾战斗中。作为主力的潘武忠,仅10天便已操作500多次。由于长时间在严寒中操作,极度疲劳,面部受到冷风刺激,他患上“面瘫”,不得不住进医院。然而,在用电最高峰的除夕夜,他在医院里拔下针头,又奔赴抢修一线……

10多年前,潘武忠就曾给自己立下规矩:每次故障检修,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方法处理,让所有人拥有光明。为了抢修故障、给群众送去光明,20多年来他在岗位上日夜忙碌着,41岁才谈婚论嫁。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徒到抢修班高级作业员,潘武忠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多次在贵州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举办的配电技能比赛和带点作业比赛中摘金夺银。他的先进事迹被确定为全国7个宣传报道典型之一,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1家中央级媒体上集中宣传报道。

“当抢修好电路、漆黑一片的街道重新迎来光明时,群众的欢呼声和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我希望能在抢修岗位上干到退休。”潘武忠说。在他的身后,繁华的街道灯火辉煌。

阳逻电厂阿里项目部:雪域高原尽显华能本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古雄才多磨难,高原恰是最严苛的试金石。“千山之巅、万川之源”的阿里,平均海拔4300多米,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阳逻电厂阿里项目部的勇士们闯进了这片风沙肆虐,高寒缺氧,一天有四季,生存条件极差的“生命”,也突破了生理的极限,在世界屋脊上闪现着他们的身影。

2009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解决阿里地区长期缺电问题,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主动请缨出资援建阿里过渡电源项目。2010年新春伊始,援建阿里的重任交给了华能阳逻电厂。阿里地区是孔繁森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阳逻电厂号召全厂职工“弘扬孔繁森精神”,决定按照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标准选定50名精兵强将,组成援建阿里过渡电源项目部。消息一公布,短短几天报名人数就达到200多人。员工们都说:“能在雪域高原留下足迹,奉献人民,是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

2010年4月,阿里项目部第一小分队奔赴。从长江之滨到4300米的雪域高原,每个队员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痛、失眠、呕吐、呼吸急促、迈步困难,成为普遍现象。有几名员工连续多日一直卧床难起,反复吃药打针。很多人鼻黏膜经常渗血,嘴唇多处开裂,脸部出现浮肿,四肢感到无力。但是,没有人打退堂鼓,没有人愿意离开。阿里的每一天都冬夏分明:凌晨,零下十几摄氏度,大地一片冰封;正午烈日当头,紫外线强度是平原的8倍;午后,狂风骤起,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晚上十时,夜幕下,却常常因为缺氧难以入眠。但是,建设者们信念坚定:艰险再多吓不倒、条件再差难不倒、任务再重压不倒。

由于阿里地区早晚温差大,为确保混凝土工艺质量,项目部制定了当天浇灌的混凝土早晚盖被、午浇水的措施,并要求所用材料都要反复筛选直到合格。为顺利实现每一控制环节,土建专责肖晟全天不离现场。一个月下来,人变得又黑又瘦。在铺设接地模块时,接地电阻值始终无法达标,必须覆盖黏土。而黏土这个在平原相当普通,随处可见的东西,在山石遍地的阿里却成了“宝贝”。电气专责程少敏,整整7天冒烈日、顶风沙奔走在狮泉河边。脸晒脱了皮,脚也打起了血泡,他忍痛坚持,在离现场5千米外的山沟里,终于找到了深埋在地下3米的“黏土矿”。为打造“精品工程”,体现“华能速度”,项目部规定: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高原适应性、必须是一线品牌;物资从招标到运抵拉萨,时间要严格控制在2个月以内。阿里项目所需物资来自四面八方,遍布全国各地的生产厂家、艰苦难行的高原路,是影响物资及时到位的两大关卡。为保证物资周转顺畅,项目部果断决定在拉萨建一个自己的中转站。在建中转站的过程中,物资专责张纲硬是凭着一双铁脚板、一本地图册,走遍拉萨,落实了场地。在随后的中转站维护工作中,更是尽职尽责地日夜守护着中转站。

2010年8月27日,随着最后一台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4台2500千瓦柴油发电空冷机组傲然矗立在阿里狮泉河镇广袤荒芜的黄土地上,为阿里人民送去了温暖与祥和,带去了光明和希望。巍巍雪山见证了阳逻电厂阿里项目部建设者们的付出,在雪域高原无私奉献的经历,也成为了建设者们一生的荣耀!

上一篇:铸就时代需要的职业精神 下一篇:聚“三力”打造队伍?助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