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时间:2022-10-23 03:55:33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摘 要:继电保护被誉为电力系统“安全卫士”,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站岗放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钢铁长城。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公司出现了一些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其中因继电保护人员误操作、误整定、误接线、反措执行不到位、基层班组人员对风险分析不全面,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不严谨,行为不规范,风险管控能力不强,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未能有效监督作业人员行为、安全技术交底不足,班前会流于形式,作业风险点传递不到位,工作班成员未能理解作业风险点,班组业务培训不到位,班组人员业务水平不足,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文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标准化作业;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082-03

在整个配电网络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它能够及时并快速地处理和诊断各种配电网络故障,并能够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使故障线路得以自动恢复,增强整个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使继电保护能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增强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及时提出系统、完善的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对策,从整体上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水平,从而提高配电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开展标准化的作业工作

在继电保护中,因工作中布置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者工作终结时应恢复而未恢复接线经常导致事故或障碍发生。在开展的“无违章员工、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企业”工作中,强调了标准化作业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

目前,要对包括继保专业在内的各专业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认真贯彻执行《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将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做好对风险的差异化,克服工作中习惯性违章的毛病,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1 案 例

2014年8月25日,河源供电局继保人员在220 kV河源站进行220 kV母差及失灵主一保护验收接入工作。本次接入的支路有#1主变、#2主变、#3主变、新河甲线、新河乙线、河联甲线、河联乙线、热河甲线、热河乙线、旁路及母联共11条支路。接入及测试采用以下方法:

①采用万用表电阻档对线,确认线芯正确。

②母差保护屏的电缆芯线先接入,线路保护屏接入标号为101的芯线时,在母差保护屏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正电位是否正常;线路保护屏接入标号为R133的芯线时,在母差保护屏用万用表测量负电位是否正常。事件前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事件后运行方式如图2所示。

19时05分,完成了河联甲线、新河乙线等8个间隔二次回路接入工作。

19时13分,工作班人员何某某在完成220 kV河联乙线对线工作后,等待线路保护侧工作人员接入期间,母差保护屏处工作人员想再次确认已接入间隔电位是否正确。工作人员何某某在使用万用表电阻档完成河联乙线两侧对线后,没有将挡位切换至电压档,直接测量已带电的河联甲线间隔,表笔导通母差屏1C6D1、1C6D3端子(出口跳河联甲线跳闸回路),造成开关跳闸。由于站内事故音响声音小,而保护屏相隔控制台较远,该工作人员未听到事故音响,继续进行跳其他回路间隔测量,再次误导通已接入的新河乙线跳闸回路(母差屏1C7D1、1C7D3端子),造成新河乙线开关跳闸。此时,现场监护人员发现万用表测试声音异常,立刻制止了工作人员继续测量。出口跳闸回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

1.2 事件定级

依据“35 kV以上输变电设备一般误操作、误碰误动、误(漏)接线、误整定、误调试、调度或变电站监控过失”认定为三级事件。

1.3 原因分析

1.3.1 直接原因

工作班组人员在没有确认万用表挡位的情况下,误用电阻档测量已带电的河联甲线、新河乙线跳闸出口回路,造成河联甲线2226开关及新河乙线2218开关跳闸回路通过万用表误导通跳闸。

1.3.2 间接原因

工作班人员现场作业不规范,没有做足二次安全措施,对母差跳闸出口回路认识不足,未能理解二次回路一经接入即视为带电设备的安全警示,现场监督不到位。

①现场工作人员工作随意,在没有通知工作监护人的情况下,自行测量已带电的河联甲线、新河乙线跳闸出口回路;监护人员监护意识不强,未能及时制止不规范的行为。

②二次安全措施单中未针对已接入间隔制定隔离措施(使用绝缘胶布隔离),埋下了后续作业过程中发生误测量的隐患。

③作业全过程对工作危险点评估不足,作业前只有

《10~500 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未制定相应回路接入的作业表单,危险点控制措施卡没有针对本项工作提出具体风险控制措施。

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事故音响设备不够响,河联甲线跳闸时,工作人员没能第一时间听到事故音响信号,导致再次误导通新河乙线跳闸回路,造成事件扩大。

1.4 暴露的问题

①基层班组人员对风险分析不全面,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不严谨,行为不规范,风险管控能力不强,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未能有效监督作业人员行为。

②施工方案风险辨析不足,没有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案审查过程把关不严。工程全过程安全监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

③安全技术交底不足,班前会流于形式,作业风险点传递不到位,工作班成员未能理解作业风险点。

④工作票填写不规范,危险点控制措施卡无针对性。验收过程未执行验收表单,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无确认记录。

⑤作业方法不恰当,导致作业风险提高,安全措施不足,未对已接入的运行间隔做好隔离措施,未能有效防止误导通已接入回路。

⑥班组业务培训不到位,班组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2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征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可以及时检测线路的故障问题,并能够实现自动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力系统化也逐渐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更多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运用到配电网络中,使继电保护方式得以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也增强了继电保护的快速反应能力。与以往的配电保护设备相比,目前的配电保护装置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在技术水平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飞跃,在仪表检测等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事故信号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全面地显示出来。电子技术也带动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转变与更新,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检测与处理,增强了整个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在继电保护的集成化程度上也得以提高,也便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另一方面,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也更为便捷,具有了更加全面和强大的功能,增强了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总而言之,继电保护装置充分运用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并有效运用了电力技术和通信技术,具有更强的性能特点,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并具有抗干扰和防雷击等功能,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3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与质量,做好继电保护的

选型设计

为了确保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构建更加稳定的继电保护系统。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确保及时、准确地安装相关保护装置,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生动作。为了增强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装置不能随意干扰配电系统的运行,防止继电保护装置给电力系统带来安全隐患。要将可靠性作为继电保护的重要原则,并要确保电力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做出快速和敏捷的反应,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速动性与灵敏度,及时发现和排除电力线路存在的故障和问题,降低故障对电力线路的损坏。要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实现线路的自动重合,并能在问题发生时启动备用电源,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于配电网络系统来说,继电保护可以及时对故障作出迅速的反应,并对线路中的各种设施进行保护。如果线路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判别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对故障线路发出跳闸指令,将配电网络的故障元件与整个系统相隔离,避免故障造成更大的损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安装,增强继电保护运

行的安全性

在继电保护的安装和运行时,要将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配置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的质量,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含量,确保配电网络可以稳定安全运行。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要求进行安装、选型和调试,并做好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通过后台监控仔细检查安装和维护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安装施工的准确无误,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施工环境,并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权限,做到合理分工、权责明确,实现各部门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共同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工作。总而言之,只有加强继电保护调试与安装过程的监管,才能如期完成施工目标,并维护好各种设备,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3 完善线路网络的安装,做好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

要严格管理配电网络线路的安装,并做好电力线路和继电保护的施工验收,依照相关管理规范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在具体的验收过程中,应当根据继电保护设备的特性做好性能测试,确保各项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遥控能力都符合电力系统的要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特征,制定出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与操作规范,控制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贯彻落实好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于验收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图纸和报告书等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做好数据内容的备份,并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存档,便于今后的电力系统管理和维护,为今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根据电力系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设备的运行与管理要领,掌握接线的情况和运行要求,及时准确地发现系统中出现的故障,更加准确地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预测与分析。

4 结 语

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好继电保护的控制和管理。要根据继电保护的相关制度和实际需求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和维护测量,做好选型、施工、调试与安装工作,并做好试运行和维护的保养工作,严格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电力系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学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

[2] 叶,叶丽丽.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3] 谭喜军.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之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2).

上一篇: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柴油机积碳形成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