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央企真实成本

时间:2022-10-23 12:27:19

还原央企真实成本

国有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的背后,也占用了多种资源。

代表中国政府管理127家大型国企的国务院国资委,今年初公布了一份《中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新的考核标准最重要的变化是引入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

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着的127家企业资产总额为3万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2万亿美元,职工总数为1200万人。它们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为中石油的母公司)、中钢集团(Sinosteel)、中国移动(ChinaMobile)、国家电网(StateGrid)、国航(AirChina)以及几乎所有其它国有大型工业和服务业企业。

各省市国资委也管理着好几百家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拥有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资产,职工也有数百万人。

根据统计,2009年,中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实现利润7977.2亿元。表面上看,国有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是这一利润水平是以国有企业的账面成本计算的,而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占用的多种资源,比如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受保护的市场垄断地位等,都没有纳入考虑范围。引入经济增加值(EVA)的意义是,在企业税后净利润中扣除企业所占用的资本金的成本,从而更客观的反映央企经营真实成本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国资委在推广这一新的评价体系时,表现得非常谨慎。首先,新的经济增加值(EVA)只占整个考核指标40%的权重,其他考核因素仍然主要和利润的绝对量挂钩;其次,国资委在开始使用新的经济增加值(EVA)指标时,给资本的定价只有5.5%,低于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

为什么国资委不使用更接近市场的利率水平?按照“中国央企考核推新政”一文作者的计算,即使按照5.5%的参考利率,中国已经有一半的央企的经济增加值(EVA)为负。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中国央企能够盈利是因为获得了低于市场价格的资金,例如低息贷款,国家财政的投入等。如果按照市场利率衡量,这些企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国资委推行的新的业绩考核办法和银监会提高国有银行资本金标准的做法,都反映了一种积极变化,即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政府部门开始在追求国有资产绝对数量保值增值的同时,注重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其手段主要是对国有企业耗用资本的成本进行考核、约束。然而,就整体而言,即使这样的考核标准获得推广,对于反映央企真实的成本仍然是不够的,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央企凭借国家支持或政策优惠享有的市场垄断地位。例如中国3G移动通信业务的牌照,由工信部发给三大电信运营商,其账面成本为零。但如果这一牌照以拍卖的形式发放,并对三大运营商之外的国有企业开放,甚至对非国有企业开放,其价格肯定不是个小数目。同样的道理,三大石油企业获得中国陆地、海下石油、天然气的独家开采权,其成本也没有得到客观的计量。国有企业利用这样的市场门槛获得超额利润,这些隐性成本最终被转嫁到全体消费者身上。而垄断的存在又为腐败创造了土壤,这也今天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原央企真实成本,一方面需要强化资本约束,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鼓励市场竞争,防止出现少数企业垄断的现象。在国资部门开始重视资本使用效率后不久,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等领域。这些政策能否的早日落到实处,则值得市场期待。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 下一篇:CBD东扩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