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3 12:17:13

[摘要]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40例,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喜炎平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喜炎平;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毛细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091-02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1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为80%[1-3]。毛细支气管炎大多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也有因感染腺病毒、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等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报道[4];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呼吸困难,阵发性喘憋和三凹征,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08年7月~2012年10月本科采用喜炎平联合硫酸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08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1],患儿入院时均有咳嗽、发热、喘憋等症状,肺部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行胸片检查可见梗阻性肺气肿的影像表现及点片状阴影,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异物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全部患儿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24个月,平均(6.3±2.5)个月,病程2~7 d,平均(3.4±1.5)d,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0.2~0.4 ml/(kg·d),2次/d;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0.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 ml(2.5 mg)+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压缩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糜蛋白酶1/2支(2000 U)+地塞米松2.5 mg,超声雾化吸入,2次/d。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吸氧、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3 d内,患儿喘憋症状有明显减轻,肺部听诊湿啰音以及哮鸣音均明显减少或消失;有效:治疗3~7 d后咳嗽症状减轻,喘息气促有所缓解,肺部湿啰音以及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7 d后,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以及肺部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7,P

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和感染性炎症共同作用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为Ⅲ型变态反应,病毒感染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喘憋等为主,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性,喘息大多在清晨或夜间加重,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并且在患儿哭闹后咳喘明显加重。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发绀、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为病毒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损伤作用[5],暴露出气道壁胆碱能受体,暴露的胆碱能受体更易接触刺激物而引起炎性介质的释放,进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黏液分泌增多,气道平滑肌收缩力增强,气道反应亢进等,最终导致毛细支气管管腔狭窄。此炎症反应与哮喘相似,目前认为具有特应质或过敏体质者,当有病毒感染时,更易产生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喘息反复发作,极易形成哮喘。

目前临床仍缺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特效药物。文献报道提出,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症状缓解治疗(主要应用支气管扩张剂);②病原学治疗(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③抗炎治疗(多应用皮质激素等)[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布地奈德,主要为局部应用,是新一代不含卤素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抗炎作用强,耐受性好,主要是通过黏膜吸收而发挥药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体内后,药物能够直达靶器官,起到稳定细胞膜,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以及介质的释放,对抗炎性介质的作用,因而能够减少黏液分泌,缓解气道黏膜水肿,降低气道高反应性[8]。而运用空气压缩泵吸入药物能够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提高药物肺内沉积率,增加气道黏膜中的药物浓度,大大延长了气道内药物滞留时间,增加了生物利用度。硫酸特布他林是一种β2受体兴奋剂,通过刺激β2肾上腺受体起作用,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保护肥大细胞,抑制肥大细胞炎性介质的释放;可以通过激活毛细血管后静脉β2受体减少气道中血管的渗出;还具有清除黏液、增加气道纤毛清除能力的作用,以保护气道功能的完整性[9]。

喜炎平是爵床科草本植物穿心莲提取物,即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药理研究表明喜炎平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能杀灭呼吸道合胞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本文治疗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5-266.

[3] 王秀芳,栾斌,乔俊英,等.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婴幼儿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后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6):406-408.

[4] Klassen TP.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olitis and laryngitis[J].Pediatr Clin North Am,1997,44(1):249-261.

[5] 熊迎春,熊胡燕.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J].右江医学,2004,32(2):135.

[6] 洪建国,李云珠.氨溴特罗改善支气管炎和患儿呼吸道症状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1(1):63-65

[7] Kimpen JL,Schaad UB.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1995 poll of members of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J].Pediatr Infect Dis J,1997,16(5):479-481.

[8] 徐秀珍,刘素明,曹容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婴幼儿哮喘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1997,5(3):124.

[9] 陈育智,赵京.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

(收稿日期:2013-04-11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65... 下一篇:BRMS1、整合素β1及p—AKT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