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时间:2022-10-22 11:32:07

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摘要】创造性学习就是对一些已知或未知的事情进行自己的思考和相应创造。而随着科技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养和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本身也要跟得上时展,努力培养出成绩突出、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而为了顺应这种时展,学校在教育上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主要对象,为读者介绍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并论述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 创造性 能力 培养

学校教育中,过于呆板和单调的知识教学只会让学生在这种填鸭式教育下成为只会读书的机器,这样的教学只会束缚学生思维,同时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抹杀。因此,学校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也要合理,保证学校教学真正落实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素质的提升上。语文教学是一门培养交际和表达能力的科目,同时它深刻的文学内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现今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素质,培养自身思维能力。但是现今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应付考试,一些教育者在上课时主要是以讲解考点、考试范围内的文章为主,这种狭窄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只是死记重点和相关考点。同时,课堂上也并没有相应的师生互动,而是通过老师讲解板书、学生记笔记理解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只是一味接受,并没有做到结合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而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深思,这样的教育不仅不会让学生培养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只会让学生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二、改善课堂,让学生学会如何创新

通过对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现今教育不容乐观,这样的语文教学并不能达到开设语文课程的本来初衷。面对这些教学上的不足,在为之担忧的同时,努力想出解决措施才是最正确的办法。那么如何改革现今的课堂现状,怎样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出适应科技和经济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本人通过自身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上需要做到的一些积极改进措施进行以下简单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以指引和解答难题为主要内容,老师不能够代替学生学习。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成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愿意对优秀的文章本身进行思考,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愿意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这样的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对待其他事物和问题上都能有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课堂上,一味以老师为主的单方面讲解效果收之甚微,那么换一种思维方式呢,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既能保证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可以发言的空间。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同时学生对问题理解上的不足和特点也能够被老师挖掘出来,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3.经常提出开放性问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这样就需要教育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开放性思维训练,不要限制正确答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当然在选择这类创造性问题时还要保证问题选择的合理性,保证问题能够由易到难,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和交流空间,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的方式反馈出来,以便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正确指引。

4.愿意听学生的意见。在教育中,教育者要能够积极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不会固定在老师的见解框架之中,努力发现自身的思维闪光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保证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转动自己的脑筋,发挥想象力,进行问题分析和问题探究。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让学生能够在对待语文一门课时,而且在对待其他任何事物上都能有一颗探究之心,这也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5.教会学生多发挥想象,发散思维。教学者在平时的考试时不要固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而是要在考试卷上多出现一些创新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框架,能够发散思维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让学生学会在对待问题时不是仅以应付考试的心理而是从不同层次和方面寻找思维突破点,而正是这种创新试卷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具有创造力的。

三、总结

本人通过简述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简单介绍了现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现状中发现不足,并在后文中讨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供了相应策略。

参考文献:

[1]罗爱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46).

[2]刘新荣.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

上一篇:让网络自主学习走入文言文教学中 下一篇:王勃诗文独创性赏析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