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2 10:18:40

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腹泻流行期间急性腹泻婴幼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RV-Ag(IgM)阳性81例,将81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腹泻、发热、呕吐等临床表现方面均具可比性(P>0.05)。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补液、纠酸、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剂量4个月~1岁1粒,3次/日;1~2岁2粒,3次/日,温开水送服。根据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腹泻、发热、呕吐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口服与常规治疗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口服金双歧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金双歧(双歧三联活菌片) 轮状病毒 肠炎 婴幼儿 疗效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72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是儿科秋冬季的高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轮状病毒侵犯肠道,引起渗透性腹泻,改变了肠道内环境,使正常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有资料研究报导[1],小儿患腹泻病时,肠道厌氧菌比正常时降低1000倍,出现严重的肠道正常菌群紊乱。目前已重视其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本文就口服金双歧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定,以期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研究提供资料。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月和2009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1例,其中所有的患儿出现的急性腹泻均3天以内。其中,所有的患儿均在临床中表现有发热和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而患儿出现的腹泻经常主要是以稀水样或是蛋花样的便,另外,患儿的大便无明显的异常情况发生。另外,所有的患儿的大便通过细菌的培养出现阴性。同时,采用酶免疫吸附的试验进行检测粪便的RV-Ag(IgM)均表现出为阳性。然后,将81例患儿进行随机的进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4~24个月,平均18.7±3.4个月;其中出现发热53例,而出现高热惊厥8例。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24个月,平均16.7±4.7个月;其中出现发热17例,呕吐13例。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①病因治疗:主要是采取病毒唑10~15mg/(kg·日)进行静滴;②根据脱水程度,补充适量的水、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③呕吐发热给予对症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金双歧口服。剂量4~12个月1粒3次/日;12~24个月2粒3次/日,温开水送服。

观察项目:本次的试验研究主要观察患儿的治疗前后基本情况。主要体现:①退热的时间;②止泻的时间;③住院的时间。

结 果

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1.150±0.26天,对照组1.45±0.51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5.26,P

平均止吐时间:治疗组1.28±0.36天,对照组1.56±0.60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平均止泻时间:止泻判断标准为用药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次数与平时相同,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2.34±0.92天,对照组3.40±0.88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4.93,P

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3.61±1.16天,对照组5.15±1.35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5.95,P

讨 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轮状的病毒侵犯患者的肠道,同时在小肠绒毛的顶端柱状的上皮细胞进行复制,从而使得细胞的发生变性或者是出现坏死的情况。另外,小肠黏膜的回吸收水能力和电解质的主要功能也明显的下降,继而严重的影响患者的乳糖酶的活性,使患者体内的乳糖水解能力大大减低,并导致了患者出现渗透性的腹泻,从而改变了患者的肠道内的环境,另外,其正常的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2],造成患者在腹泻时肠道的厌氧菌数量大大地的增加,并且高出正常的水平1000倍左右。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其中厌氧菌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的增生,同行,对于腹泻的治疗提高一定的参考价值[3]。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原则主要表现两个方面:①病因的治疗;②纠正脱水的治疗。随着临床治疗的水平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其中微生态的制剂用于治疗小儿的腹泻得到了临床医师们的高度重视,而且人们认为对维持患者体内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肠道的微生态的平衡,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4],其中,对于金双歧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在患者的肠道黏膜的表面形成一种能够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的屏障。另外,其产生的乳酸与乙酸能够有效的进行降低患者的肠道的EH值情况,从而更加有利于肠道中的厌氧菌的生长,继而恢复肠道的生理平衡,并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文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每片含活菌0.5亿,发挥双歧杆菌的诸多生理功能[5],目的即为改善肠道正常菌群生活环境。结果观察组的腹泻、发热、呕吐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加服金双歧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较好疗效,且制剂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小儿腹泻的微生态疗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5):279.

2 陈树宝.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410.

3 Tyrrcll DA.Virus inf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New York:Marcel Dekker,1985:240.

4 岳玉国.肠道微生态与儿童营养、免疫和益生元.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25:143.

5 王茂贵.儿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08-414.

上一篇:血凝酶、云南白药与微波联合治疗鼻出血的疗效... 下一篇: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