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童声合唱活动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时间:2022-10-22 10:13:50

深圳童声合唱活动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深圳是全国学校合唱团队的大市、强市。深圳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合唱的重视众所周知。市、区两级教育局每两到三年就会举办合唱节。最近一次市级比赛是在2011年。这一年的深圳市第十届中小学生合唱节,历时六天,共十二场,158个团队参加。这些参赛团队是在区级比赛获一等奖的团队基础上选拔参加。这些参与团队除了公办学校,也有不少民办和民办公助学校参加。可以这样说,合唱活动是深圳市学校普及艺术教育最广的一种形式。同时,全市合唱团队整体水平国内领先。

一、合唱团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市级层面没有合适的顶层设计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有效落实。作为主管部门的市级教育局要根据教育法规的要求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督导力度。目前,艺术类课程连起码的“开齐开足”都未能做到。缺少适合学生的合唱作品也是影响合唱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文化部门应该设法提高合唱作品的作者的热情,为合唱提供更多的作品。而由于版权漠视,作者难以维权,从而缺少创作的激情.这个问题也要加以解决。

(二)部分学校没有恰当的定位

学校层面没有合适的定位,对音乐教育不重视,这仅是其中问题之一。在更高的层面上,则会造成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功能的缺失。有的学校出现排练时班主任“不放人”的情况;有的学校重视中才或高考,在排练时间还有各种“小测”,学生也会以各种理由缺勤,影响排练。

(三)家长缺少对合唱的认可度

家长是否支持主要在于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个问题。而对于合唱是否会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个较为长远的效果,家长未必能看得见。这个问题不解决,合唱队员就不稳定,甚至在演出最需要强化训练时家长会“釜底抽薪”,让学生请假。

二、思考与建议

(一)应该将合唱团队活动纳入公共文化体系

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角度,政府层面要重视重视合唱活动的开展。今天的中小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公民。因此,建议政府把中小学合唱活动纳入政府公共文化体系,不再只是教育部门的“独脚戏”。政府在其中可以为学校合唱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增加交流机会,政府还可以在艺术家中征集好的合唱作品,特别适合初中小学生混声合唱作品。让合唱的百花园更加丰富多彩。

(二)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是合唱活动开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这里,指导水平和工作态度是其中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合唱指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深圳中学和深圳高级中学合唱团这两个全国直至世界知名合唱团的指挥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奉献的工作态度,不可能带出一个高水平的团队。但光有好的态度,而没有指挥水平更不可能出成绩。因此,首先在师资入口要有意识物色可造之才。其次要重视在职指挥水平的培训提高,要像重视海培人才那样定期进行指挥培训。再次要有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好的激励手段加以激励。

(三)学校必须从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合唱团建设

学校层面,首先要重视音乐课教学,为合唱团物色苗子奠定基础。其次要把合唱团队作为学生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来达到目的。再次要重视合唱教师培养和激励。另外,在合唱作品的开发上学校可以做许多事情。如请名家约写作品或购买作品使用权等。

(四)提高家长和学生思想认识

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热爱,是合唱团队得以发展的基础。虽然深圳的中小学中家庭重视音乐学习的不少。学生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等音乐艺术,但都是学生个人能独立完成的项目。而对于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学生和家长大多都不是很重视。特别是有中考和高考任务的中学合唱团队在招收队员时有一定难度。甚至有家长会强烈反对孩子加入合唱团,担心影响学习。这在合唱团队组建时间不长的学校尤甚。这样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做细致工作取得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在一些合唱基础较好取得成绩的学校,学生积极参加甚至要经多次筛选才能进入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在许多合唱开展比较好的学校里面,合唱团的学生中不仅合唱水平高、学习成绩也优秀的学生比比皆是。所以学校要做好引导,要从学生素质提高的高度来做好动员,让学生看得到这种“合唱不会影响学习的”好例子。

上一篇:“以病人为中心”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 下一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用及建设途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