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2 10:01:41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并就公路桥梁的质量控制问题做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公路桥梁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其质量是工程的根本,工程质量的关键又主要来源于其技术水平,为此,加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确保提高我国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

1.1基础施工技术

在开挖公路桥梁的基坑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弱爆破。实行弱爆破之后再使用挖掘机及人工的方法开挖。设置出集水井与排水沟在基坑的周边,以使基坑内的水能用抽水机排出。基坑边坡的比例一般为1:1.25,基底的尺寸要比原设计宽50厘米至100厘米。基坑挖好并经技术工艺检验合格后,便可将基坑的水抽出,进行下一步的基础施工建设。要先检查基底承载力与设计的要求是否相符、基地平面的位置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基地有无积水及杂物等,才能将砼灌注到基坑内。若地基上的土层都可以满足桥梁墩台稳定的要求,那么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土来围堰已达到围护的目的。在水量小及流速低的河床上挖基坑,同样可使用机械及人工相配合的开挖方法,但是围堰若使用粘土的话,则需要在围堰处进行夯实处理。在围堰过程中,要清理干净堰底的河床;并用草袋对围堰的外坡进行防护。当在河水流速较大的河床上开挖时,施工工程的监理必须先确认桩基础,准确无误之后方可进行开挖。在施工的过程中,如遇非粘土及干土的基地,则需要多次复测与定位桩位。挖掘机钻进时,要保持好水头的高度,在干土湿润的状态下,对其铺上一层水泥砂浆,厚约2厘米至3厘米。第一层的混凝土要浇筑在水泥砂浆还没凝结成形之前。基坑基本成型后,要依据钻进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地质状况进行及时调整。

1.2公路桥梁墩台身的施工技术

在对桥梁墩台身进行浇筑混凝土时,要动捣边振。当混凝土没有出现气泡、不再上下沉且表面平坦及泛浆则说明混凝土已经被捣密实了。在进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墩台面的支座钢板发生上浮及下沉等状况。集中拌和砼时,要确保没有任何杂物存在于模板内,检查砼坍的落度时,相关人员要注意自身手脚架安全。在给高墩桥梁做混凝土浇筑时,要按照规定的方向及厚度,逐层浇筑;层间的距离保持1.5米以上;每一层浇筑厚度要保证小于30厘米。浇筑完混凝土之后,及时对混凝土的面进行抹平等其他修整,如出现表面泌水,可在定浆之后抹第二遍,抹完之后要对其拉毛或压光。工作完成后,要采取排水措施,混凝土表面不能与覆盖物直接接触。

1.3公路桥梁板梁预制与架设的技术

在对桥梁的台座进行施工时,如果混凝图面是用千斤顶来支撑的,那么就需要注意保持平整光滑的台面,换顶垫的支承台时台座轴线随时保持垂直状态。横梁滑道与平行台座的轴线要水平且平行,用推土机将预制场整平,以方便排水;此外,用地槽式的长线台座在场地周围挖排水沟,以确保场地的安全。按桥梁设计的要求下钢筋,将台座的主筋位置标出,便可以抽取芯模;将芯模安放之后,可扎绑成型;扎绑完钢筋后,可安装模板。随后可浇筑砼,浇筑的同时要将水放入台座的基坑内。派人负责浇水养护未拆模及已拆模的模板。架设桥梁时,要按照顺序;为避免吊车发生不平衡的下沉状况,将起人工的牵绳拉紧并对准位置后,才可以挂钩。

2.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方法

2.1桥梁工程桩基的质量控制

2.1.1桩基准备工作

桥梁桩基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应准备好如下工程资料: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资料;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桩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桩基钢筋混凝土所用建材的质检报告等。

桩基施工前在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制定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制定机械设备、工具材料供应计划;制定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等。

2.1.2钻孔灌注混凝土桩的施工过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大部分在地下或水下进行,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直接开挖验收,最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中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质量控制:为了施工的安全,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使用漏电保护器;桩基成孔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先进行清空工作,保证孔底清理干净无浮渣,然后尽快灌注混凝土;当有地下水而渗水量不大时,应先抽除孔内积水,用串筒法灌注混凝土,如果渗水量过大,积水过多不便排干,则应用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合料的拌和时间,混凝土粗骨料选择时时可选用碎石或卵石;控制好桩头混凝土的标高,应适当超出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凿除浮浆层后,桩头进入承台内50-100mm。

2.1.3成桩检验

桥梁桩基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对桩基按照12%进行抽样,进行成桩质量检验,同时对试块强度同时进行质量检验和桩身动检。

2.2桥梁路面的质量控制

2.2.1施工准备

首先应建立路面铺装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并做好施工前的方案选择、技术交底等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对本合同段及相邻合同段水准点进行联测,补充桥梁、隧道路面施工临时水准点;严格控制好墩台垫石高程、梁板预制高度和横坡、梁板安装精度,以及现浇梁板的顶面高程和横坡。

2.2.2混凝土下卧层

混凝土铺装层的下卧层必须符合平整粗糙、整洁的要求,纵横坡满足规范要求;下卧层表面及已浇路面铺装侧面应作好凿毛处理,并用高压风、水冲洗洁净;浇筑混凝土前,下卧层表面应用清水充分浸润,保证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有效整体连接;路面铺装层施工前,应注意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设置,并对梁体孔洞按要求填补。

2.2.3钢筋的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的加工宜采取点焊方式,预先在模架上按计制作成网片,若采取绑扎式,必须采取足够措施确保钢筋网片的牢固性和搭接;在已安装的梁板混凝土顶面预埋足够的锚固架立钢筋,并将钢筋网片与锚固架立钢焊接连接,确保钢筋骨架支撑牢固;桥面钢筋网应在整个桥面铺装层内连续,不得因铺装宽度不足或停工而切纵、横向钢筋,桥面钢筋网安装位置要准确、均匀,焊点覆盖率要达到100%,并重点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2.4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控制

砂、碎石、水泥等原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准确测定集料含水量,及时、合理地调整混凝土用水量,确保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

3.结语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是综合性的,是非常复杂的,它和设计、施工及原材料的质量均有密切关系,是一个集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组织等各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项目工程质量的优劣,是从决策、计划、勘察、设计到施工等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作质量涉及到项目各个岗位的所有人员,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然要求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过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严加控制,确保公路桥梁的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崔云峰.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路桥科技,2012(03):387-388.

[2]李传章.关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机械工程,2009(12):671-672.

上一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下一篇:浅析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