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在我国的适用性考察

时间:2022-10-22 09:51:34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在我国的适用性考察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0-000-02

残障人士作为特殊群体,其生活及经济需要照顾。现实中,往往因经济或其他原因,残障人士得不到应有的照顾或被侵占该享的权利。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应需而生。

一、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简介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称谓,诸如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通常被称为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needs trust)或补充需求信托(Supplemental needs trust),在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常被称为残疾人财产信托(disabled trust),在日本则被称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等等。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的成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残疾、精神上或心智上发育不完全的人士享有他们理应享有的财产、照顾或其他待遇等。在现实生活中,简单地将大笔财产留给残障人士的兄弟姐妹或其他近亲,并期望这些财产能够花在这些残障子女身上看似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譬如,这笔财产可能因为受委托亲属的离婚而被分走,或者因为亲属的破产而丧失;倘若受到委托的亲属在残障人士之前不幸去世,这笔财产将被流转至其继承人;由于受到委托的亲属没有将这笔财产花费在残障人员身上的法律义务,因此这笔财产可能会被挪为他用,而使得残障人士无法享用到本应享有的财产、服务等。

一项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的设立,可以避免这些潜在问题的出现。透过信托关系的建立,将财产权移转予受托人,委由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保有其产权的完整性,并可依委托人的意旨指定残障受益人得享有受益权。因此,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在实际运作上极富弹性,在符合法令的要求下,其目的、业务范围等均可依委托人的特殊需要而制定。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可以根据需要为残障受益人设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内容,根据该信托形式所提供的服务类型本文将其大致归纳为四大类:1、残障受益人医疗、健康的维护;2、残障受益人权益的保护;3、残障受益人教育与培训的安排;4、残障受益人生活与娱乐的安排。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可以为残障受益人提供医疗保障之外的一些服务,诸如残障受益人的个人护理包括临时护理、残障受益人特别需要医疗设备的配置,残障受益人所需要的部分药品如维生素的提供、功能性动物如导盲犬的提供,等等。

残障受益人权益的保护方面,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为残障受益人提供法律支持等专业,为其保护财产或争取相应权益。例如,在有些时候,精神上或心智上发育不够完全的残障受益人可能会被被误告,此时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可以为残障受益人聘请一名好律师以提供法律支持;如果残障受益人未能从社保部门、医疗福利或其他政府机构中获得某些服务,则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可以聘用律师或其他人为其争取这些权益;其他专业还包括,如保险索赔、会计,等等。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还可以提供给残障受益人特别制作的教育与培训安排,包括普通教育、技能培训,其他教育培训形式,等等。诸如,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可以提供给身患残疾的残障受益人在生存、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训安排,也可以提供包括计算机培训、语言培训等培训安排,等等

此外,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还可以为残障受益人提供社会活动、度假、运动、以及其他生活与娱乐的安排与费用支出,诸如,旅行机票的订购、行程安排及费用支付,室内或室外娱乐活动的安排与费用支付、体育运动所需装备及运动设备的购买,宠物的购买与养育、电子游戏和美容产品等生活与娱乐所需的费用支付,残障受益人丧葬的安排与费用支付,等等。再如,房屋的购买、翻新与改造,汽车及保险的购买、定期维护,等等。

二、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业务运作的一般模式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业务运作的一般模式为,委托人(指自然人)其财产权移转予受托人(一般为金融信托公司),使受托人依信托合同的本旨为残障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置信托财产的行为,因此其运作流程可以呈现如下图所示:

首先,委托人拟定包括残障受益人个人信息及特殊需求具体内容等资料的意向书并交与受托人,经过审阅并确定后,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最终的信托合同,明确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设立目的、合同相关各方的详细资料及权利与义务、信托财产的范围、种类及规模等、残障受益人将取得特殊服务的形式与具体方法,等等,并完成财产由委托人向受托人的转移。

其次,受托人需要将所接受的信托资产交由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托管,并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出于保值及盈利的目的,受托人需要委托信托资产管理部门在对信托资产进行投资,其资金托管及清算亦需要与该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定期实现。

同时,受托人还需要与残障受益人及时沟通,了解其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提供合同中所承诺的保障,根据残障受益人所需要的特殊服务内容,受托人需要监督和管理特殊服务的现实提供方,并给予相应的费用支付。大部分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每年收取受托资产的一定比例作为信托管理费用①。

由于对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的管理属于高度知识密集型的敬意管理活动,虽然父母、监护人或其他残障受益人家庭成员看似为受托人的合适选择,但是一个专业的受托人,如信托银行或者专门的信托公司,相对而言可以更好地履行信托义务,这在先前已有所论述。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司法管理区域,法律甚至禁止残障受益人的父母、监护人和其他家庭成员充当该受托人的角色,因为他们可能可以控制受益人的支出,以争取在受益人去世后享有更多的剩余财产。

选择恰当的受托人对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的成效至关重要,需要慎重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候选受托人在此前的信托管理经验、信用水平、服务质量、信托资金安排等。此外,诸如倘若信托资产总额相对不大,则选择单独管理的模式可能不是很经济,而集合资金信托模式,则可能更为合算,虽然相应的投资选择以及其他服务会更少一些。

三、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在我国适用性分析

(一)我国具有较大规模的残障人士

根据最新一次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目前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约8296万人,我国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残障人士占总人口的比例在6%至7%之间,其中四川省比例最高,为7.57%,上海市比例最低,为5.29%。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17.80%,大约相当于每5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有残疾人;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

(二)我国残障人士具有特殊需求,且所需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我国残障人士有特殊需求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我国残障人士中,有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的有72.78%;有救助或扶持需求的有67.78%;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有38.56%;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的有27.69%。研究显示,我国残疾人群体的年消费额在2600亿元以上,残疾人用品用具的销售量年增长率达到40%左右,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李野新,2008)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全社会用于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多,对残疾人消费需求的种类、档次、质量和数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家庭照顾和社会保障难以完全满足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

由于残障人士所需医疗服务、辅助器具使用等方面的专业性要求,在很多家庭很难达到,而且对于较多家庭而言,由家庭或亲友照顾残障人士,容易导致的问题;社会保障的尚不完善和非完全覆盖。

(四)我国残障人士特殊需求的支付能力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较长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我国残障人士家庭的需求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000以上的户数占比达20%左右,这其中又有约一半的家庭人居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即我国残疾人家庭中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万元以上的比例达到10%③。在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残疾人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还要高的多,以上海为例,60%以上的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以上,其中35%以上的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1万元以上,有3%的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2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结论及建议

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的成立,可以通过信托基金运营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契约关系和管理机制,使得自己期望资助的残障人士生活得到相应保障。对该领域的探讨与实践,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而且对于我国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具体运营操作层面的参考。尤其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民间财富量的迅速增长,对于先富起来的人群而言,选择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最大程度满足自身需求已成为最迫切的需求。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的设立,一方面可以通过残障人士特殊目的信托实现他们对残障亲属更专业化、规范化的照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性化、规范化发展。

注释:

①金志.国际金融信托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②李野新.残疾人市场掘金引擎.海天出版社.2008.

③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人民币,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

上一篇:ERP在国有大型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院校资金管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