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安全威胁及防御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22 08:48:54

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安全威胁及防御策略分析

摘 要

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是否安全关系到人们、企业以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它的安全性能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威胁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各种因素,探讨了针对不同安全隐患所应采取的防御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 安全威胁 防御策略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根据人们使用电脑功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内容。比如人们在网上聊天时的安全隐患主要是聊天内容的泄露;有网上银行等网上支付工具的人们所担心的则是账户的安全;各个网络商户以及单位网站在网上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就更多了;而一个国家的整体网络防护工程更需要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总之,一旦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能受到破坏,个人、企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所以保证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先对威胁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再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御策略。

1 威胁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因素

不同的威胁因素会造成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产生不同的后果,根据威胁来源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1.1 内部因素

虽然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的比较迅速,应用得也比较成熟,但是由于技术的盲点以及设计的不合理等都会形成威胁网络通信安全的内部隐患。

首先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这是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需要关心的基本问题。如果一台计算机时常不稳定,一会儿死机,一会儿崩溃,这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势必会造成重要影响。所以要保障通信安全,首先就要从设计环节开始,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其次是计算机硬件的设计是否合理。整个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即使软件安全性能满足要求,硬件设计得不合理,也会造成重要的通信安全隐患。如果显卡设计的不合理,则在通信过程中屏幕有可能会闪烁,造成工作中断;如果驱动器设计不合格,则在整个系统运行的时候,信息和数据的传递有可能会丢失或者被拦截;还有键盘、鼠标等各个硬件都是计算机正常使用的重要一部分,都需要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最后是系统本身的防范性能。有些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系统本身的防范性能,这就让计算机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受到侵害。比如系统访问时只是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登录对话框,而没有其它人脸识别技术或者指纹识别技术,这样的设置容易受到外部的侵害。

1.2 外部因素

除了计算机内部因素以外,外部的很多因素也会威胁到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首先是突然间的断电或者线路失火。当计算机网络正在进行通信工作时,如果发生突然断电或者线路失火,人们在计算机内的信息或者数据就很有可能丢失,损害人们的利益。

其次是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的范围比较广,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他们能够通过软件的漏洞制作木马程序,针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攻击,黑客不仅能够使目标计算机不能够正常使用,甚至能够控制他人的计算机,盗取、泄露他人的信息和数据。这对人们的隐私以及利益都会造成很大危害。

最后是计算机网络病毒。计算机网络病毒比黑客的危害更加严重,它的攻击目标并不是明确和单一的,它能够像传染病一样使接触的电脑都受到网络病毒的入侵,它的威胁面积更加广泛。经它传染的电脑,轻则造成电脑运行缓慢,重则造成电脑瘫痪,无法读取信息和数据,从而影响人们和公司的利益。

2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防护策略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都有可能会危害到通信的安全性。一旦网络通信安全受到破坏,对人们、公司以及国家的利益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危害因素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1 保证计算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要想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首先要从计算机系统自身开始。一方面要保证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能够进行稳定的运行和工作,不能留下容易被黑客攻击的设计缺陷环节;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合理性,硬件的合理设计才能够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2.2 改善与计算机有关的外部工作环境

当计算机进行网络通信时,外界的环境容易对通信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突然断电、线路失火以及打雷闪电等。所以我们需要改善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环境,针对断电情况可以使用备用电源等;针对线路失火情况则在平时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一旦发现线路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处理;针对打雷闪电情况可以在计算机工作的地方安装避雷针等。

2.3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技术

针对网络病毒和黑客对计算机网络通信产生威胁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网络通信的安全技术。常见的几种安全技术如下:

第一,密码技术。在网络通信中,人们常常用密码来保证自身信息的安全,但是有些用户缺乏安全意识,密码设置的非常简单,这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密码技术能够保证用户的安全性,防止黑客的攻击。

第二,防火墙技术。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访问时,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可以设立防火墙,从而形成不同安全级别的区域。对存有重要信息的区域则应设置为高安全级别,当进行访问时需要进行身份鉴别,从而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第三,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跟防火墙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主要是对系统内部的重要区域进行实时的检测,一旦发现危险情况,能够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从而保证网络通信安全。

第四,漏洞扫描技术。由于软件编程的缺陷或者升级后都有可能产生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侵入。所以要利用漏洞扫描技术,对漏洞进行实时扫描,一旦监测到漏洞,则需要进行及时的修补。

3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同时,它容易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威胁,一旦安全性能受到破坏,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比较重大。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安全防御措施。本文分析了威胁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各种因素,探讨了针对不同安全隐患所应采取的防御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琳.电脑知识与技术[J].浅谈网络安全技术,2006.

[2]满昌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4

上一篇:计算机风险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