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3:13:21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普及,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步入计算机网络时代。随着人类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将会带给社会怎样的变化将是我们今后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宽带网络的蓬勃发展更是让人们欣喜地感受着共享网上资源的独特魅力。网络的巨大能量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人类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网上视频交谈、各种娱乐活动、多媒体教学、从网络中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种信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2、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有:(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Ware网、Windows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件由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外部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及通信信道组成。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算机网络软件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使用、控制和管理网络工作和通信双方交流信息的计算机软件。根据网络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可将其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类。(1)网络系统软件。络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提供网络通信,管理和维护共享资源的网络软件,它包括网络协议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2)网络应用软件。络应用软件是指为某种应用为目的而开发的网络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网络应用软件既可用于管理和维护网络本身,也可用于某一个业务领域。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

1、资源共享。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2、数据通信。据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3、分布处理。指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任务传送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中,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对于大型的综合性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通过适当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布式的处理。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利用网络实现分布处理,建立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4、综合信息服务。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要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的处理,而

计算机网络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

1、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2、集线器(Hub)是单一总线共享式设备,提供很多网络接口,负责将网络中多个计算机连在一起。所谓共享是指集线器所有端口共用一条数据总线,因此平均每用户(端口)传递的数据量、速率等受活动用户(端口)总数量的限制。

3、交换机(Switch)也称交换式集线器。它同样具备许多接口,提供多个网络节点互连。但它的性能却较共享集线器大为提高:相当于拥有多条总线,使各端口设备能独立地作数据传递而不受其它设备影响,表现在用户面前即是各端口有独立、固定的带宽。此外,交换机还具备集线器欠缺的功能,如数据过滤、网络分段、广播控制等。

4、线缆网络的距离扩展需要通过线缆来实现,不同的网络有不同连接线缆,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5、公共电话网即PSTN(PublicSwithedTelephoneNetwork),速度9600bps~28.8kbps,经压缩后最高可达115.2kbps,传输介质是普通电话线。

6、综合业务数字网即ISDN(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是一种拨号连接方式。低速接口为128kbps(高速可达2M),它使用ISDN线路或通过电信局在普通电话线上加装ISDN业务。ISDN为数字传输方式,具有连接迅速、传输可靠等特点,并支持对方号码识别。

7、专线即LeasedLine,在中国称为DDN,是一种点到点的连接方式,速度一般选择64kbps~2.048Mbps。专线的好处是数据传递有较好的保障,带宽恒定。

8、X.25网是一种出现较早且依然应用广泛的广域网方式,速度为9600bps~64kbps;有冗余纠错功能,可靠性高,但由此带来的副效应是速度慢,延迟大。

9、帧中继即FrameRelay,是在X.25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新技术,速度一般选择为64kbps~2.048Mbps。帧中继的特点是灵活、弹性:可实现一点对多点的连接,并且在数据量大时可超越约定速率传送数据。

10、异步传输模式即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是一种信元交换网络,最大特点是速率高、延迟小、传输质量有保障。ATM大多采用光纤作为连接介质,速率可高达上千(109bps)。

11、调制解调器(Modem)作为末端系统和通信系统之间信号转换的设备,是广域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分别用来与路由器的同步和异步串口相连接,同步可用于专线、帧中继、X.25等,异步用于PSTN的连接。

五、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利用必将会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将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互联网的联系和沟通下,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将加快,企业和个人对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信息需求程度相对较大的部门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并通过他们带动相关知识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带动全社会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计算机网络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原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但是,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它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的高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LarryL.Peterson,BruceS.Davie/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08

[2]、《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6

[3]、《计算机网络》,刘衍珩康辉魏达苏伟梅芳/著,科学出版社,2004-06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军队通信专业晋升中高职专业技术职务培训;教学内容;优化调整

作者简介:李雷,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毕秋君,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在当今社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知识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军队和军事信息化的过程同样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基于TCP/IP的新型军事电子信息网络环境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为了提高军队中高级专业技术干部的任职能力,军队依托军队院校开展了晋升中高职专业技术职务培训的工作,而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是通信专业晋升中高职专业技术职务培训的基础核心必修课程。

经过多年的探索,通信专业晋升中高职专业技术职务培训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确定为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原理、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能够将所学理论与部队发展实际相结合。

本文结合我院军队通信专业任职培训的专业特点,对军队通信专业晋升中高职专业技术职务培训(以下简称“中高职培训”)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进行探索。

1中高职培训特征变化分析

1.1生源素质与教学需求的变化

中高职培训的生源主要为我军优秀专业技术干部,随着军队技术干部构成的变化,生源素质也发生

巨大变化。开始实施培训的初期,生源结构发展为以具有本科学历的基层一线技术干部为主体。近年,生源结构继续发生结构性变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技术干部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技术干部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在开展中高职培训的初期,学员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理论了解不多,很多人甚至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因此,当时的教学是满足学员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与理论的需求。而目前任职培训的生源结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学员中很多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些学员甚至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教学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演变为满足学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需求,满足学员掌握计算机网络最新发展、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工作和军队发展更好服务的需求。

1.2教学内容优化调整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程应用特征非常明显的课程。在中高职培训开始初期,结合当时培训班学员的生源构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院的课程体系,我们采用近似本科学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主要讲解分析基本原理与理论,重点讲解五层协议体系结构[1]和TCP/IP协议族及相关应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由教师组织整个教学进程,系统地进行知识的讲授。

当前形势下,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教学需求,难以满足技术骨干任职培训的需要。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中高职培训的生源构成与学员的学习需求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再者,中高职培训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优化调整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赋予中高职培训的使命任务。因此,需要依据生源结构的变化与学员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更好地满足中高职培训的要求。

2教学内容优化调整

2.1优化调整思路

中高职培训的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层次具有差异性、强烈的学习内在需求,接受知识具有指向性”[2],因此中高职培训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着网络建设、应用和管理这一主线进行,突出实用性、先进性”[3],调整思路可以总结为“减小深度、降低难度、扩展广度、贴近应用”。减小深度,就是将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降低,把理论深度较大的内容去除或者变为简单介绍,重点讲解与应用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应用和实际;降低难度,即对原教学内容中保留下来的理论知识不做深入探讨,仅从原理上进行介绍,从而降低掌握难度;扩展广度,就是增加计算机网络最新发展和前沿领域的介绍,从而使学员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技术及发展动态;贴近应用,就是根据中高职培训的目的要求,从部队的网络应用实际出发,结合部队需求,有重点、有前瞻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

同时,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学员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获取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因此,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届开课前教员都要和学员进行交流,以确定调整的内容,并且在课程进行中还要根据学员的反映不断进行调整。

2.2优化调整方法与实践

2.2.1简化基本理论教学

中高职培训学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实践知识,他们以后的工作主要是网络的应用实践和技术管理,或者是行政管理,因此他们不需要深入了解理论的细节,而只需要掌握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原理,能够较好地进行应用实践即可,因而,我们可以简化基本理论教学,将基本理论的内容进行缩减,难度适当降低,而不去探讨理论内部的算法等细节,同时,可以将一些底层的理论进行裁剪,适当地加以介绍和讲解。

为了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学,我们将教学内容的次序也进行了调整。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4]进行讲解,从应用层协议开始沿协议栈向下讲解,使学员从直观感受出发,逐步进入到网络的理论世界。

例如,我们在物理层的讲授过程中,首先从网络的应用出发,结合学员使用的网络应用,延伸到数据传输的信道,从而自然地进入到物理层的讲解。对于物理层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裁剪,比如仙农定理,由于学员大多毕业于通信专业,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所以不再进行讲解,而对于CDMA原理等理论及相关算法也不再进行讲解,而是把重点讲解放到各种传输方式及其应用场景的介绍上,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大量的扩充,对各种传输方式及其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应用方式、最新发展及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介绍,以期使学员掌握不同传输方式的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选择应用。

2.2.2增加网络应用内容

学员大多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所学专业又非计算机网络,因此,在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学员将来会走上领导岗位,对于部队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有着很强的知识需求,而现有教材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因此,我们需要重点进行网络应用的介绍并与部队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例如,在同多批次学员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该类学员由于部队发展和自身实际工作的需要,非常希望了解网络设计与实施相关的知识。而原有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介绍很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以专题的方式增设网络综合布线章节,结合我校园区网的设计与实施,重点介绍网络设计与布线的相关知识。

再如,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增加了当前主流网络应用的应用方式、内容、应用领域的介绍,并结合部队实际展开如何将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应用到部队工作的讨论,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总结出若干将新的网络应用应用到部队工作中的模式。

又如,网络安全对于军队信息化建设有决定性作用,当前部队对于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有着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并非是理论研究的需求,而是对于如何综合采用各种网络安全手段、系统地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这一应用能力的需求。因此,在网络安全这一章节,我们不再深入地探讨加密算法等基础理论,而是概述性地介绍各类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尤其是结合大学园区网实例介绍如何针对网络应用的特点综合应用不同的网络安全手段来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在进行介绍时,我们结合实验课程,从网络安全常用命令的使用,到常用网络安全工具的使用,再到安全的网络架构,重点进行应用技术的介绍。

2.2.3增加前沿领域介绍

培训班的学员很多将走上技术领导或者行政领导岗位,对于了解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领域,以及部队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他们未来的工作更需要很好地了解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部分内容在原有课程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仅是在概述部分安排了对于前沿领域的介绍,且教材中也没有这部分的内容安排,因此,需要增加前沿技术和领域的介绍。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大篇幅地增加了前沿技术与领域知识的介绍,采用技术专题和讲座的方式,选择一些与部队发展需求密切的、比较热门的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领域,穿插到教材相关的部分中,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在对前沿技术和领域进行概要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员对这些前沿技术和领域的发展趋势、应用背景以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这些前沿技术和领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如何与本职工作相结合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在课程主要内容讲述完毕后,增加了“物联网”这一技术专题,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以及物联网的应用现状、实例和发展趋势,重点结合物联网的军事应用进行相关内容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启发学员思

考物联网技术的优缺点、如何进行军事应用,并开展多次讨论。特别是专门进行了如何将相关技术与自己工作相结合的讨论,比如介绍RFID及实时定位系统时,大家就如何将它们应用到部队通信装备管理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2.2.4考核方式的改进

本课程原有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我们认为,对于中高职培训班的学员,其学习目的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理论水平和应用实践能力,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他们。因此,我们将考核方式调整为提交论文,同时结合平时成绩,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员的课堂讨论、课后小论文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提交的论文设计为综合性论文,从第一次课就提出考核方式、论文主题和要求,要求学员将全程课程教学的所学内容和自己所担负或即将担负的军队工作实践相结合,撰写一篇综合性论文。

3结语

从课程内容调整的实施结果来看,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优化调整较好地适应了该类学员的学习需求,满足了他们计算机网络知识获取的需求。另外,在课程教学中综合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法,调动了学员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具体反映在所提交的课程小论文和课终论文水平稳步提高,并且与部队应用实际结合较为紧密,它解决了一些学员在所在部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

计算机网络处在持续不断的变革之中,尤其是当前,它处于一个重大变化的时期,同时,中高职培训的生源构成、教学需求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需要“相对稳定与滚动发展相协调”[5],对其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需要进行持续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军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对中高职培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调整进行探索,希望以此为基础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也希望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对兄弟院校有一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M]. 4版.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3.

[2] 徐海涛,杨腾驰,王猛.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深化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改革[J].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5,12(3):76-78.

[3] 温志萍. 基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8(22):12-15.

[4] James F. Kurose,Keith W. Ross.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M]. 4版. 陈鸣,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43.

[5] 俞坤东,高桂清,李勇翔. 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综合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 152-153.

Optimal Adjustment for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Advanc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osition Training

LI Lei, BI Qiuju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7,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existed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Advanc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osition Training.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s on Military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Advanc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osition Training class in our institute, we research how to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 network for this position training optimistic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student source and demands of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dea of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f adjustment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its teaching effects.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 发展 网络系统 搭建 网络优化

引言:迄今为止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们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变了原有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计算机能够实现信息的多方传送、双向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计算机所受外界影响的几率是非常微小的,受影响的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计算机的出现能够保障人们信息的实时传递,能够实现全球信息的一体化。本篇论文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与网络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析讨论。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

1.1概述

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谓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在计算机这个平台上实现的综合的数据处理。在计算机的运行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通信的过程。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就是通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贯通进行错综复杂的信息的传输工作。在计算机的信息交互传输的过程中计算机的系统信息是相互贯通,相互开放的,只是通过计算机这个媒介进行信息的交互。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单道系统进行传输的,计算机系统是通过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传递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整体。计算机系统信息传递和传统的系统相比较,它的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交互性更强、更有利于保障沟通的顺畅性。

计算机在运算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进行数据的编程和相应的软件,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过程就是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转化、存储、交互、修改的一个过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可以完成多个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进行相互的传输交互等各个方面的运算。确切的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多个方面的延伸。

1.2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架探讨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延伸过程中,在计算机系统基础之上逐步出现了架构形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形式就是类似于树形图,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之间的组织形式。用树形图可以形象的说明,在其根部也就是主C,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织,然后就是依照分支不断进行延伸,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际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最顶端及计算机顶端在美国。是网络资源信息的统一,是所有信息的集合点。在计算机系统中,主机的功能是非常强大了,它是整个计算机的主要原件,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主机进行交互的。主机主要是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如果顶端的主机出现了故障,那么全球的网络系统都会面临着瘫痪的危险。主机进行分支下一个结构就是交换机。交换机主要是负责数据的转换,交换机是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区域中心,主要是对于数据进行区域之间相互交换而进行的数据转换,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通过顶端的主机将信息传递给交换机,交换机在交换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区域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换机相比较于主机分布的相对比较广泛。交换机的下一个分支就是路由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路由器,它将我们每一个人的数据进行整理进行分类,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形成局域网。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

2.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原理

数据的传输原理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要的搭建原理。在各个通信的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且以树形的分布来组成它的主要架构。这样才能够更加使信息的传递够准确安全的去搭建,并且可以将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所以想要准确的将信息进行传输,就需要在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时候将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的配置优化。

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在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时候,需要把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化。经过分析搭建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路由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最小的单位,它自己的共享资源是比较有限的,假设能够相互连接计算机里面的路由器局域网,那么就可以既能够保证局域网里面计算机里面的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做到互不干扰也可以各自运行。

2.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方法

怎样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情况下搭建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架构原理以及搭建原理基础上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得搭建的网络实用简单,还能够确保资源的分配逐级,这样可以使优化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以区域为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方法,是资源按照区域来划分的,这样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不但能够实现互联,而且还能够使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相互运作的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化方式分析

3.1硬件方面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优化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逐步的探索出树形分布资源的优化方式。不过在一些制定的区域里面,只能够使用一些其他的优化配置的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更能充分的运用。拿局域网做个例子,想要用树形分布的话就会略显麻烦,这样就会导致信息的交互的过程以及步骤都会显得相当复杂,那如果使用辐射的方法来进行配置和传输的,这样不但可以降低中间复杂的环节,还可以将资源的配置最大化。

3.2网络优化方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功能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网络分层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通过软件的应用,保证了网络资源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得到最佳的优化。通常情况下,由于网络资源具有复杂的特点,而且对于不同的资源形式在软件中不一定会兼容,这样就要求对于资源形式进行分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系统传输效率的最优。

结束语:本篇文章主要是把搭建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切入点,并结合中国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优化的具体行情进行深入的讨论,而且针对今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很好地建议。随着我国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断加深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人们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更加的严苛。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是从古至今最厉害的发明之一。因为它的出现,不但将人们的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改变,还慢慢的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目前计算机完全可以做到实时的进行信息的传递,并且可以实现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就算有也可以忽略不计。

参 考 文 献

[1].任艳斐,亓传伟.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技术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4):25-26.

[2].梁凯鹏,王建伟,肖刚,汲锡林.面向服务的网络管理运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1,(02):7-9.

[3].吴建平,吴茜,徐恪.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计算机学报,2008,(09):1536-1548.8.

[4].莫年发;;Internet时代的高校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校园网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5].王增;何恩;徐启建;陈山枝;;新型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与思考[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反思系统

我于2007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信息技术系计算机教育研究小组(UPCERG)访问学习,该小组的教师既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又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访问期间,除了参加研究小组的科研项目之外,我还旁听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安全”及“计算机教育研究”等几门课程。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及与任课教师和学生交流,特别是与同济大学软件

学院部分交换生之间的交流,我对该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有了直观感受,在此介绍给大家,或许值得国内相关教师借鉴[1]。

1教学环境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坐落于乌普萨拉市内,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北部74公里处。该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国际研究型大学,创立于1477年,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8位“诺贝尔奖”得主使学校闻名于世,是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现有7个学院,150个系,每年开设约50种初级学位(学士)课程,45种硕士学位课程及2000多门专业课程,学生约有4万名,一半是全日制学生,其中

有2500名研究生(在瑞典特指博士研究生)。乌普萨拉大学拥有约6000名员工,约4000人是教师/研究人员。

乌普萨拉大学每学年分为两学期:秋期与春期。每学期又分为两个阶段(period),每阶段大约两个半月,一般本科生或硕士生在每阶段可选择两门课程,实行学分制。全日制学习期限从2年~5年不等。

乌普萨拉大学环境优美,每幢建筑物内部都充满人文气息,宽敞的走廊上安放着各种桌椅,教室旁有休息间,地下室有咖啡馆。学生三三两两地一边吃东西一边讨论问题,营造出浓厚的大学学术气息,渗透出大学特有的文化韵味。乌普萨拉大学拥有非常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已经实现了“校园一号通”,当你注册为学校的学生、教师或其他职员时,将会获得一个学校的账号,供你在网络上登录学校的网站,享受学校提供的服务,特别是图书服务、电子期刊查询等[2]。无论学生注册、选择课程、挑选教师、提交作业、考试登记等,均在网上完成。学校的计算机房全天开放给学生使用,学生使用门卡即可进入实验室,调试程序、完成课程作业或打印资料,随时方便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2 “计算机网络”教学

2.1课程介绍

“计算机网络”课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计算机网络Ⅰ、计算机网络Ⅱ和计算机网络Ⅲ,分在三个阶段教学,具体可参考网站www.it.uu.se/edu/aboutcourses。计算机网络I是网络基础知识,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与应用,类似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但教学内容要比国内更广泛一些,部分内容更深入一些。教学使用的教材是James Kurose和Keith Ross编著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版。计算机网络Ⅱ是高级计算机网络,主要内容涉及网络高层协议(如WWW、SMTP、IPV6、VAT等),网络性能分析,Qos管理,高效协议实现等。学生学习后要具有阅读计算机网络领域专业文献的能力,能够分析网络性能和构建网络的换代方案。这门课程没有指定教材,教师在课程网站中列出学生应该阅读的文献和教学课件。计算机网络Ⅲ是无线和移动网络(Wireless and mobile),是一门高级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或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开设,必须有计算机网络Ⅰ和计算机网络Ⅱ做基础。教材为Jochen Schiller和Addison-Wesley编著的《Mobile Communications 第二版(2003)》,但教师只用其中30%~50%的内容,再结合一些最新的研究文献。

2.2教学形式

该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讲授、研讨课(Seminar)、项目与演示、论文讲解与挑错等。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可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这里以计算机网络Ⅲ为例介绍课程的教学方法。2007年秋期课程开始于10月27日,结束于12月17日,该课程主要内容为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

该课程的讲授课时只有20课时,老师课堂上的讲授较少,除了基本知识之外,老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即重在加强方法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有疑问时可以随时举手示意,打断老师的讲授,老师会及时停下与学生交流,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师生互动性非常强。上课前,老师会指定学生提前阅读要讲授的部分及一些反映该领域最新进展的研究文章,因此学生上课前的阅读量非常大。课堂讲解时,学生要随时与教师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请教不懂的内容。

研讨课上,教师一般会选择比较前沿的问题作主题,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延迟和中断的容错网络(Delay- and 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无线移动网络应用等,教师先根据主题讲解1~2次课,然后提供参考文献供学生阅读,学生也可以自主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归纳整理。举行研讨会时,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在教师或助教的主持下自主发言,每人至少发言10分钟,5分钟讨论,介绍该主题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和讨论情况评分。

项目课(projects)要求学生收集与学习相关的文献,然后实施该项目,每个项目的完成时间不超过4周。项目一般也是比较前沿与实用的问题,如Mobility in a Distributed Wireless and Sensor Testbed、Real-time sensor data on Google Map……学生4~8人一组,小组成员自己确定项目范围,然后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指导教师(由教师或者博士生担任)同意后再实施。完成后,项目组要演示与讲解该项目,时间为30分钟,每个成员均要介绍自己完成的部分,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演示情况评分。

论文课上,不选择项目的学生可以选择写论文,论文题目由教师给出,题目深度一般要比教学内容深得多;或者学生自拟题目,经教师同意后再撰写。学生要自己收集与评述文献,然后再开始写作。一般2~4人一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该论文,完成时间也不超过4周。期末时,学生要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其他同学讲解论文时,每个组必须作为反对者,为其他组(至少一组)的论文“挑错”,提出该论文建设性的反对意见,以帮助其他组的同学改进论文。这就意味着除了阅读自己小组的文献之外,还必须阅读其他小组论文的相关文献。

2.3实验教学

该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我国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差异较大。他们实验的项目不多,但每个实验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实验报告的第一页必须申明自己亲自做了实验,或者参与了小组实验,完成了自己相应部分的工作,然后签字。

这里以计算机网络I为例来介绍。这门课程包含三个实验,一个是网络嗅探(Genie Snoop)实验,一个是路由实验,还有一个是滑动窗口编程实验。网络嗅探实验是在Linux环境下完成的,学校提供了实验环境的光盘镜像文件供下载,镜像光盘里已经配置好了实验所需的环境。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实验室完成,也可以通过镜像光盘在自己电脑上完成。实验通过网络工具软件ETHEREAL完成,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各层的协议,如应用层、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服务;掌握网络工具软件和网络命令的用法。实验内容包括用ETHEREAL抓取不同层协议的数据包,然后画出这些数据包的格式;解释不同层中地址解析的方法;综合分析WEB数据包传送的全过程。实验的要求非常具体,每一个大问题都包含若干个小问题,学生只有认真做了实验,理解了网络原理,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个实验完整的实验报告有30多页。网络路由实验也类似,主要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IP寻址、网络路由等。实验也同样是在Linux光盘中的一个虚拟环境中进行的。滑动窗口实验要求学生用Java编写一个能在模拟器中正常运行的实现滑动窗口协议的程序和一个实现停止等待协议的程序,并分析不同协议的效率。通过编程实验,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可靠的运输层协议。

2.4考核形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形式多样,要求严格,一般分为笔试、学期论文、项目等。和我们国内的课程考核类似,一般一门课程的成绩都由几部分构成,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机网络I由笔试成绩、作业、实验成绩、研讨课成绩几部分构成;计算机网络Ⅱ的成绩由作业、项目、论文三部分构成,无笔试;而计算机网络Ⅲ则由研讨课成绩、论文成绩、作业三部分构成。笔试考试比较特别,时间特别长,为5个小时,题目形式基本上都是问答题、论述题,一般有10个题目左右,没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标准化试题。有的课程还允许学生将试卷带回家完成,24小时内交卷,但不允许和其他同学讨论。在课程的教学网站中,教师会提供历年的考题,供学生下载参考。笔试考核内容主要是知识应用方面的,直接考察纯知识性的题目很少,所以考试无需学生死记硬背,但学生必须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才能取得好成绩。

3对我们的启示

3.1丰富的教学方式

该系“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丰富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总体上看,教师讲解的方式比国内用得少,即使是讲授课,形式也与国内差别较大,因为这里的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成分大得多。教学方式还特别注重对学生团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管是研讨课、项目课还是论文课,学生都是几个人一组,互相配合,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课程最后都有一个成果展示时间,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这些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反观我国的教学,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知识讲解得非常细,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在上课时试着采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后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从小就是这样被动学习的,现在其他教师也是这样教学的,少数人没办法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只有多数教师改变了,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积极参与的学生

学生学习时的积极参与状态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有的问没明白的问题;有的评论别人的问题或师生的解答;有的与老师讨论问题。尽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很多任务都是分小组完成的,但并不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一是因为学校有严格的规定,如前面提到的实验报告的申明签字;二是教师也大力鼓励学生为课程作贡献(提问、参与讨论都是对课程的贡献),为小组任务作贡献,所以同学们都以多作贡献为荣,老师也会根据学生对课程贡献的多少评分;另外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文献、研讨课、项目课等,都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由于每个阶段只有两个多月,集中学习两门课程,所以学生必须保持经常性的学习,而不是期末突击,这样才能学好该课程。与此对应的是,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是被动地学习,平时应付,期末突击。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借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师生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3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

非常新的。首先,教师会选择最新出版的优秀教材,保证教学主要参考材料的内容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提供很多最新的科研论文,供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该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要求学生自主搜索一些新技术、研究新进展的文献;最后,学生在实习或者做毕业论文时,老师所出题目均是与产业实际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在乌普萨拉大学,9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产业界,学生做的论文题目大多是教师科研项目中的内容。在我国,很多教师教学时过分依赖教材,知识陈旧,对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课堂不是很积极。我认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学习,给学生介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科研成果及该领域还存在的问题等,激励学生今后的发展。

3.4深入的学习反思

所谓反思,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课程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类似我们写学习体会。在计算机网络Ⅰ、计算机网络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建立了一套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学习反思系统,它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模板,便于学生知道如何反思和反思什么,学生在学习时或学习后,必须完成一次或多次的针对课程某部分的在线课程学习反思。反思后,存在问题就整改,

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因此,学习反思的真谛就在于学生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更高学习层次迈进。而在我国,类似的反思系统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多的学习反思机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也可以在有条件的课程中设计类似的系统,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反思,更好地学习。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小结

综上所述,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非常高,也能在课后主动地反思,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我们的师生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大,学生更内敛一些,所以多数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积极思考、积极学习。所以,我们不应照搬其他教学模式,而应该在充分了解我国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寻找适应东方文化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和充分反思,创造更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江锋,姚淑珍.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本科生培养剖析[J]. 计算机教育,2007(1):41-43.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06-01

独立学院是依托公办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创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高等院校,即社会上俗称的“三本学校”。独立学院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必然要求,培养的人才有别于公办本科院校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要求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发展时间比较短,各方面的经验不是很成熟,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与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特征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如何对独立学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尽快使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规范化、科学化,是独立学院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作为全校性的网络基础课,存在诸多问题,反映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一些学生在学习过多门网络课程(如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网络编程等)之后,才大概明白计算机网络;而一些学生则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些概念,太简单”,但经过实际接触,很多概念含糊不清,动手能力极差,教师在有限时间讲清楚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同时还要兼顾动手实践,并非易事。因而网络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改革应当跟上时展的步伐,把学生培养成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能适应网络上的技术变革,能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能清楚网络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实现与社会接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想

当前,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正朝网络化、多功能化、多媒体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而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决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呈现多样化、多规格型的态势。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计算机网络安装、测试、维护、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具有熟练使用国际互联网和各行业系统的网络,实现网络的安装、管理、使用、维护,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具体方法改革与实践

要向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以应试教育和传播灌输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体系。该方法最大的长处是能很快、大量而又集中地为学生提供新知识,而且便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因而成为教学方法中一种基本的方法。但它存在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局限性。变传统的知识型教育为能力型和素质型教育,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势在必行。

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在计算机教育和实践环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理论和原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选修课网络设计与应用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1.学生参加实际课题

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包括专题报告、小组讨论、实践作业、模拟环境和情景演示,强化实践环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实际课题的开发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指导老师根据科研项目布置课题,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明确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现方案。以实际开发的成果及小论文作为考核依据评定成绩。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增加上机时数,将部分章节留给学生自学,列举专题和若干知识点,由学生到因特网上查找资料,并作为期末考核,考试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采取笔试或小论文两种形式,选择写一个专题报告并参加笔试,或者选择一个专题结合实际写篇小论文再免去笔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潜力,起到了较好地效果。

3.采用远程教学手段

同时进行远程教学的试点,在网上进行交互式的教学。包括课件学习、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组、网上提交以及批改作业。

4.改革实验课内容

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讲授该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重点和操作难点,再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布置实验进度。每次实验后,各小组做实验小结,再由教师作整体总结,使学生从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实验技能。

三、总 结

计算机科学与其他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将计算机思想和方法融入实践实验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述不同领域的工作和计算机相结合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大大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又能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计算机网络知识转变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在教学中应跟上当前教改的步伐,大胆探索教改的新思路,引导创新,注重实践。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书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网络实践的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觉地应用计算机的知识、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为社会培养出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红、李政.高校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1):35~38

2 唐依珠.关于计算机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9(10):15~17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71-02

一、概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l、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1]。之所以这样区分,一方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出现了重心下移、注重实践和应用的趋势,出现了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价值取向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另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针对课程的安排要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考虑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分大小,还要针对每门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实验大纲的设计,以这些纲领性的文件来指导课程的教学,计算机网络是当今本科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线和无线通信非常普及,多种通信终端的智能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送消息、缴费、转账和学习等等,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否能进行网络的分析、设计及维护;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一般是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的,所以有很多课程是这门课的后续课,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极其重要。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要服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学校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有的学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不同,教学的思路、方法和侧重点也不一样,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要求也不一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网络建设与管理服务,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能够参与相关考试的竞争。本文以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阐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主要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重难点的解决

计算机网络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重难点,要求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案中有充分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方法: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自编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在教材中明确重难点内容,除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外,针对重难点内容使用大量实例来解释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较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

2.课堂讲授时,在正常的教学之外,根据教师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来讲解重点的理论与技术,加深学生对重点理论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利用H3C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和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正常的实验教学外还开设了业余的开放实验,学生自主实验、讨论分析,利用实验理解网络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

4.布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书籍或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技术和应用资料,通过分析来学习网络相关理论和技术,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所学的重要内容。

5.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的互动和便捷,通过平台进行网上答疑,设计针对重难点内容的专题案例,针对这个案例进行讨论,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理论知识教学采用讲授法。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而且又能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经过计算机网络课题组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并经过充分研讨认为,讲授法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但是也要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的变化,如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说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时就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在备课阶段就应当对问题进行精心准备,因为提问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或者以理论为主或者以实践应用为主,课堂采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提问什么样的学生,提出多少问题……这些都是课堂讲授法教学过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讲授法教学必须精心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上,而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重难点内容的定位,课堂内容的时间分配,课前和课后的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总之,讲授法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讲授法教学必须同步于教学的发展,不能过于教条僵化。

2.成熟技术采用导学法。导学法教学[2]是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它包括“提出问题―自学―答疑―学生回答―教师讲评”几个教学环节。它要求以技术点作为基本的问题单元点,因为对于技术的学习和理解不仅仅是教师的讲授,更关键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不仅仅学习某个技术的理论,还要学习它的应用、它的相关联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等,所以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对这项技术的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布置学生课后自学,对于自学效果的检验可采用学生课堂讲解或书面作业的形式,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述和总结。

3.新技术采用研究法。研究法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由教师给出针对性的研究性课题,指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讨论和逻辑思考等学习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如何在传授传统基础理论的同时,向学生讲授网络新技术?研究法教学对学生学习网络新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师选取的课题一定要新颖,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体现最新的网络技术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题成果以论文的方式提交,论文的结构、逻辑性要体现本科生论文的水平,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这里的创新点指的是对新技术的理解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复制别人的内容,定期组织召开论文交流会,对于好的论文推荐到有关期刊发表,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4.总结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3]是在教学中设计案例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内容进行学习、分析和提问,对实际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学习的过程。计算机网络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依托功能完备的网络实验室,虽然我院有H3C实验室、锐捷实验室和综合布线实验室,但是教学班级多且功能并不完备,这就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全面系统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选择校园网作为案例。从建网的需求、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交换设备的选择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讲解,将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网络实际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1.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参考华三网络工程师培训电子教材、锐捷实验室建设资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网络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过程,引进Flas制作手段,使得教学过程丰富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仅体现在课件的制作上,还体现在利用网络远程管理功能向学生演示校园网服务器和交换设备的具体配置上,通过查看校园网的配置使学生真正理解网络基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所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过程管理。我院的学生基础不扎实,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课后不能主动复习,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为了督促学生学习,课题组教师开发了教学辅助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判,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在系统平台上练习教师的习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习题库并定期更新,讲授完某一内容后,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教学平台上的习题,习题成绩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平台实现了师生的课后互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时消化,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跟踪。

五、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H3C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和校园网的实际环境,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教学设计,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利用书本上、网络上或者自编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后开展小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再到实验室进行验证,全程老师进行指导,并结合理论强化学生的理解,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的相关技术。

2.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进行实验课之前让学生预习,针对实验的内容方案自主进行分析,查阅资料熟悉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结束后要在实验报告中写出每一次实验的目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利用我院校园网的实际应用平台,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服务器软硬件系统、交换路由设备和综合布线)工作中,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和校园网,使学生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4.结合网页技能训练的要求,以任务驱动形式(建立部署Web网站)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一台服务器上建立web站点的多个虚拟目录和ftp账号,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设计的网页上传到web站点自己的虚拟目录中,可以在校园网的任何终端访问自己的网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出了应用型教学思路,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使学习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教学、导学法教学、研究法教学、案例法教学;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辅助管理系统教学;在实践教学上采用实验模拟和参与网络维护等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表明这些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光耀,张晓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3):4-5.

[2]谢盛飚.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教学法[J].新教育,2010,(03):39.

[3]魏庆琦,肖伟.案例教学法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60-61.

基金项目:呼伦贝尔学院教研重点项目(ZDKT-021)。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7篇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特别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且将计算机网络教育真正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第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理念。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学平台,全面实现网络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用教育信息化手法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条件。

(一)硬件方面的条件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仅仅具备职业教育局域网的功能,同时必须能够连通Internet,保证计算机网络畅通无阻。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新闻、新课程改革、教学考试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学论坛、教学论文、教学计划、教学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规划、课外活动等栏目。可以发挥计算机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点,且还有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的优势,有利于积极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并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有益探索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益。

(2)保障基本硬件。这里的硬件包括办公室配备的台式计算机,安装上基本常用的办公软件,配备专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畅通。

(二)软件方面的条件

(1)关于职教教师的素质

第一是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新课改的启动,出现了新理念、新课堂、新课题。教育教学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教学研究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服务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教育教学研究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育教学研究要研究学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追求实效性。学校可以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计算机网络教学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学的相关培训。

其次是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每上位教师都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在这一点上,我们衡水职教中心已经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规定与要求,并开展网络教研,以整体提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教学研究活动的水平、质量以及效益。

再次就是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勉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人,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社会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落在后头,每天都有许许多多多的新知识需要掌握,每刻都有许许多多的新见解需要明了,因而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在业务方面,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尽管我们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的价值内涵是一样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如此复杂,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

最后,对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合理分工,可以根据每位教师的自身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分工合作计划,进而使计算机网络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顺利开展。

(2)关于教学氛围的营造

如果一个学校要具有浓郁的教科研学术氛围,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同时对不积极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会促使老师们增强教学科研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还要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巧借新教师的活力和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如此就会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第三,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流程。

一是要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按学习小组划分为不同的特长或兴趣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二是要收集资源,根据各自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的范围不限定,可以是原创的论文、教案、课件,也可以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优秀教学资源,这项工作应该有专人负责,整个过程要有详细的资源收集记录。 三是关于教学资源的整理。我们要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形成各学习小组的资源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源库进行整理。四是资源的上传,要根据教研计划,对资源库内的资源进行上传,形成校园资源库,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体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势――开放、交互动态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五是总结交流,我们要定期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对出现的问题要积极探求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第四,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成果。

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运行情况,进行网络教学的成果测评,以确定是否有利用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否能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体现出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地位,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成果应该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不宜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手段,对教师的考核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8篇

计算机网络就在你身边,它的应用无处不在。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从单纯的数值计算过渡到信息处理和管理。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计算机独立的工作方式就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无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磁盘、磁带等外部存储设备在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极大地影响了信息交流的时效性。为了适应这种信息共享的要求,计算机网络诞生了。人们似乎认为,向网络方面的转移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但事实上,早在1982年,sun公司就已经播下了网络革命的种子。sun作为网络计算技术的先驱者,其宗旨是为客户突破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的局限。sun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mcnealy曾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java具体体现了sun microsystiems公司自其十几年前创建以来所追述的目标,从而验证和实践了“网络就是计算机”这句名言。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要实现用户信息资源的共享,而用户本身无需考虑自己以及所用资源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别是internet的应用。其主要用途表现在:①发送电子邮件,也可以召开分散于全球各地成员的电子会议,通过交换电子邮件研究工作;②发行电子出版物,如发行报纸的网络版,这样中国的用户当天便可看到美国出版的报纸,还可以交流学术论文、报告和软件程序等;这几年,网络日志也成了人们交流的一种很流行的形式;③检索信息,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人们几乎可以从这里获得无所不包的信息,自从出现了浏览器软件,使检索信息变得容易;④进行远程登录,用户可方便使用网上的资源;⑤开拓多种多样的商务用途,等等。计算机作为网络的终端也必然走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可见计算机就是网络。从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应用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论文。

通过咨询和调查,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的情况不容乐观。从网上下载的一些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计划分析看,计算机网络课的开设也不理想。笔者学校共11个教学系,40个专业,其中非计算机类专业只有电子商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占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课率的2.5%。果真没有必要开设这门课吗?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从现在大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结构来分析,在一般性大学,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课是非常必要的,也十分紧迫。一般院校在非计算机类专业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从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来看,他们掌握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笔者翻阅了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方面的教材,其实,笔者也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某计算机基础教材的作者之一。计算机基础课所介绍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结构,主要是windows和office的应用,网络知识有些教材根本没有介绍。而现代大学生十分需要网络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门操作课。事实上,计算机类专业的某些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得也不够理想,许多知识需要到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更何况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呢?有些人总认为能上网,能登录到internet,能从网上浏览网页,甚至能上网打游戏,认为就懂网络了,或者说就具备网络知识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他们不知道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知道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不知道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甚至还不知道internet采用的是tcp/ip协议。什么是交换机,什么是路由器也不一定清楚,更谈不上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一些名词理解起来也未必正确,例如,描述网络快慢的名词是速率而不是速度;osi/rm七层中物理层是协议,而不是物理设备,更不是物理网络;osi/rm是七层协议,而不是具体网络,也不是组网的实施步骤;同样无线通信介质,也不是网络通信不需要通信介质,而是这种通信介质是你的眼睛看不到的无线电、微波、卫星、红外线和激光等。有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相当好,但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不认识lan、man、wan;不一定知道internetn与intranet,以及ipv4与ipv6的区别是什么;也不一定知道unix、linux、netware、windows server2003等代表的是什么;dns、dhcp、/network/">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网络”,这句话应该说包含着十分专业的内含。所以,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首先要从理解网络开始。要搞清楚个人pc与计算机网络的区别与联系。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心得,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用途,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关键在这里有几个知识点:如描述网络快慢的速率,组网使用的通信介质及常用的网络通信设备(网卡、交换机)等;协议的概念、三要素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七层协议;局域网组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组网的工作模式:工作组模式和域模式;vlan、wlan和ieee802的意义;广域网,特别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的分类及使用;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区别;dns、dhcp、ftp、/dangdai/">现代网民应具备的网络课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冯博琴主编.计算机网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欧红涛主编.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9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重难点,要求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案中有充分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方法: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自编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在教材中明确重难点内容,除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外,针对重难点内容使用大量实例来解释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较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

2.课堂讲授时,在正常的教学之外,根据教师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来讲解重点的理论与技术,加深学生对重点理论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利用H3C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和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正常的实验教学外还开设了业余的开放实验,学生自主实验、讨论分析,利用实验理解网络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

4.布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书籍或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技术和应用资料,通过分析来学习网络相关理论和技术,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所学的重要内容。

5.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的互动和便捷,通过平台进行网上答疑,设计针对重难点内容的专题案例,针对这个案例进行讨论,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理论知识教学采用讲授法。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而且又能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经过计算机网络课题组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并经过充分研讨认为,讲授法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但是也要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的变化,如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说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时就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在备课阶段就应当对问题进行精心准备,因为提问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或者以理论为主或者以实践应用为主,课堂采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提问什么样的学生,提出多少问题……这些都是课堂讲授法教学过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讲授法教学必须精心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上,而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重难点内容的定位,课堂内容的时间分配,课前和课后的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总之,讲授法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讲授法教学必须同步于教学的发展,不能过于教条僵化。

2.成熟技术采用导学法。导学法教学是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它包括“提出问题—自学—答疑—学生回答—教师讲评”几个教学环节。它要求以技术点作为基本的问题单元点,因为对于技术的学习和理解不仅仅是教师的讲授,更关键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不仅仅学习某个技术的理论,还要学习它的应用、它的相关联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等,所以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对这项技术的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布置学生课后自学,对于自学效果的检验可采用学生课堂讲解或书面作业的形式,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述和总结。

3.新技术采用研究法。研究法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由教师给出针对性的研究性课题,指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讨论和逻辑思考等学习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如何在传授传统基础理论的同时,向学生讲授网络新技术?研究法教学对学生学习网络新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师选取的课题一定要新颖,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体现最新的网络技术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题成果以论文的方式提交,论文的结构、逻辑性要体现本科生论文的水平,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这里的创新点指的是对新技术的理解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复制别人的内容,定期组织召开论文交流会,对于好的论文推荐到有关期刊发表,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4.总结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3]是在教学中设计案例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内容进行学习、分析和提问,对实际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学习的过程。计算机网络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依托功能完备的网络实验室,虽然我院有H3C实验室、锐捷实验室和综合布线实验室,但是教学班级多且功能并不完备,这就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全面系统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选择校园网作为案例。从建网的需求、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交换设备的选择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讲解,将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网络实际应用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1.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参考华三网络工程师培训电子教材、锐捷实验室建设资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网络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过程,引进Flas制作手段,使得教学过程丰富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仅体现在课件的制作上,还体现在利用网络远程管理功能向学生演示校园网服务器和交换设备的具体配置上,通过查看校园网的配置使学生真正理解网络基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所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过程管理。我院的学生基础不扎实,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课后不能主动复习,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为了督促学生学习,课题组教师开发了教学辅助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判,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在系统平台上练习教师的习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习题库并定期更新,讲授完某一内容后,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教学平台上的习题,习题成绩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平台实现了师生的课后互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时消化,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跟踪。

四、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H3C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和校园网的实际环境,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教学设计,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利用书本上、网络上或者自编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后开展小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再到实验室进行验证,全程老师进行指导,并结合理论强化学生的理解,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的相关技术。

2.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进行实验课之前让学生预习,针对实验的内容方案自主进行分析,查阅资料熟悉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结束后要在实验报告中写出每一次实验的目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利用我院校园网的实际应用平台,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服务器软硬件系统、交换路由设备和综合布线)工作中,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和校园网,使学生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4.结合网页技能训练的要求,以任务驱动形式(建立部署Web网站)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一台服务器上建立web站点的多个虚拟目录和ftp账号,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设计的网页上传到web站点自己的虚拟目录中,可以在校园网的任何终端访问自己的网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总结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出了应用型教学思路,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使学习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教学、导学法教学、研究法教学、案例法教学;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辅助管理系统教学;在实践教学上采用实验模拟和参与网络维护等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表明这些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非IT类计算机网络课程分层次多模块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Internet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级人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具备相应的网络应用能力,本课程作为非IT类计算机基础教育典型核心课程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状况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主要在非IT理工、人文及医学类大一或大二开设,虽然现在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都比较早,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都不太了解,掌握的程度很浅。对于非IT类的学生,网络课程学习前所学习的计算机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具备很好的计算机知识背景,而且这些学生专业后期课程与计算机网络衔接不大,而长期以来,计算机网络课程都是将重点置于基本理论的讲解上,一般来讲教材也比较适合IT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因此这门课程常常使得非IT类的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枯燥,实用性较差。因此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提出创新的适用非IT类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根据各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培养方向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为导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与时俱进,删除过时落后的部分,同时根据非IT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需求,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层次、多类别的分类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兴趣、理解、实践、应用”的递进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将网络课程内容按照1+X+Y的模块构建,1是核心内容包括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的基本应用和TCP/IP基础,是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必须掌握的内容,X是限选,理工类学生需要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及TCP/IP协议的较深入的理解,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对人文类专业的学生在上述基础上,略去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重点应放在互联网的应用于维护及网络安全与管理上,相应实验教学也应按学生的类别有不同的要求。Y是任选部分,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专业需求进行选择。

具体方法是将课程的学习分为两个层面:基础篇、应用篇。

基础篇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基本要点、基本的数据通信的概念、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主要组网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太网组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交换与虚拟局域网、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IP地址以及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并加强网络新技术介绍。

基础篇课程学习的总目标

应用篇由基础应用与专业应用两部分组成分,人文、医科类基础应用学习的内容包括WWW、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网页设计及。理工类基础应用学习的内容包括WWW、FTP、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在组网中的应用(静态、动态路由的配置与实现)。NAT、VPN技术的实现,

人文、医科类基础应用学习的总目标

理工类基础应用学习的总目标

专业应用学习的内容均包括网络信息搜索、分析与整理及网络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典型应用。

专业应用学习的总目标

人文、医科专业领域的应用选题:

1)医院HIS系统简介;

2)Interne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3)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4)Internet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5)电子商务技术如EDI、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理工专业领域的应用选题:

1)人工神经网络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3)数学模型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堂组织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立足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篇的教学使用多媒体的高质量课件,把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有机整合,突出重点难点,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使用案例入手,并配以相应的动画。通过“设疑-自学-提问-释疑-总结-练习”的模式,加强师生互动。

应用篇的教学结合网络实验的分组采用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分组人数4人,即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沟通、讨论、评价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共享探索成就、体验合作的快乐。

应用篇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避免理论课课堂枯燥,以问题入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随着知识点的深入,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扩充。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布置讨论的题目,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讲评,演示案例的解决过程,并总结归纳。例如多层交换技术、防火墙技术、路由器技术等几个热门方向,可在教师的综合指导下,以分组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式的自学,使其自学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及对专业新动向的敏感度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五、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实验是该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建立了较完善网络实验室,为实验开展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逐步改进,学生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实验内容的组织上,将实验划分为验证、综合、设计三个层次,同时根据专业不同,理工和人文医科设置不同的实验内容,验证试验主要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综合实验主要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实验主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做实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六、评价体系的改革

创新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学生会更注意网络应用能力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大,同时加强对理论教学过程(如内容预习、课内互动、课后讨论、课程论文等)及实践教学过程(如实验方案制定、相关知识预习、实验操作情况、学习态度、结果报告等)进行多元综合考核。并加强阶段性的考评,

考评的具体方式:

七、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授课的学生每年有两千以上,覆盖理工、人文、医科等各大专业,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网络认识的提高,使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以社会、学生的需求为主导,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逐步深化的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益才等.多模式智能教学系统教学规划与模式调度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4)

[2]吴京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方式的研究.计算机教育:学术版 2007(11)

[3]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158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