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22 08:29:1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摘要: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让固定资产的价值发生转移,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先对各种折旧方法进行 了概述,总结了其优缺点,然后着重分析了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成本与费用,现金流量与利润产生的影响。最后,为企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的选择最佳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引言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实物形态保持不变,但随着使用过程中的不断损耗,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或构成期间费用,这种价值转移的过程被称为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制定者,行为的实施者都十分关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它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未来的投资决策,发展规划,甚至还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另外,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该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因此,在当今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对企业至关重要。

二、最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概述与比较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最大的特点是计算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其每个时期计提的折旧额相等,累计折旧额呈直线变化趋势。年限平均法折旧仅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认为固定资产服务能力的降低只是由时间的推移造成的。但在现实中,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能准确预测的,往往前期带来巨大的收益而后期余力不足,以及受无形损耗,生产效率,利息,维修费用,固定资产带来的现金流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净利润会发生较大变化,并不符合收支配比的原则。另外,由于年限平均法折旧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会造成投资回报率升高的假象,从而影响债权人对企业的正确判断,因此简单的平摊固定资产成本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看似“平均”的折旧其实并不平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年限平均法的延伸,它更加强调折旧与设备的实际工作强度挂钩而不只是时间,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的相等,使得工作量与当期折旧额成正比例变化,若当期工作量为零,则折旧额为零。此方法主要用于大型专业设备的折旧,如工业企业大型机床,交通运输企业的专业运输车辆。在工作量确定的条件下,便能够精确反映资产的有形损耗程度,计提相应的折旧额。但是实际中,也经常存在着工作量难以估计的情况,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生产效率的降低以及后续费用支出,无形损耗的增加,使得固定资产成本增加,实际计提折旧额低于应提折旧额,阻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的影响,以固定资产的期初余额为基础,以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为其折旧率计提折旧,在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折旧额随着年数的增加而减少。对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最后两年的折旧计提问题,为了防止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与预计净残值不等,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同属于加速折旧法,其受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影响,折旧率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减少而减小。在经济效益较高的初期,年数总和法折旧率较高,产品成本较高,企业净利润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逐渐达到饱和,对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减小,使得企业的收入减少,此时降低的折旧率起到了保证企业利润均衡的作用,而不致出现利润大起大落的现象。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加速折旧法充分利用了前期收入把握高,风险低,维修费用低的特点,将资产成本在前期快速的收回,使资产成本趋于均衡,从而有效避免了科学进步所引起的设备贬值,市场需求,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更加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此外,加速折旧法折旧率的前高后低使企业前期的税负低于后期,相当于获得一笔国家提供的无息贷款,起到了延期缴税,为企业节约税款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影响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总额相同,并不会对企业的总收益造成影响。具体来看,假如企业不计提折旧或少折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使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升高,应纳税额增加,更多的现金流出企业。通过计算比较各折旧方法,会发现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前期多,使得利润少税负少,后期税负逐渐增加,但并不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同时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相比之下双倍余额递减法税负总减少额的现值最大,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抵税效应,在企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现金流,有利于投资决策的进行,促进企业发展。综上所述,双倍余额法对企业最为有利,年数总和法次之。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除了满足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其余均使用直线法折旧,且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只有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必须结合相关政策制度,慎重选择折旧方法。假若企业不在所得税的优惠减免期间,选择了加速折旧法,则当期折旧额增加,应纳所得税额减少,为企业节约了一笔支出。但是如果企业在优惠减免期,本不适用加速折旧法,却为了更多的盈利不适当的采用,便会导致本应归属于利润的部分作为折旧费扣除,造成了企业所得税负担加重的后果。另外,会计和税法两者的计税依据之间经常存在着差异,企业选择的折旧方法和税法要求的不同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这也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也影响所得税额,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可以在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最低净残值比例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在折旧总额不变的条件下,折旧年限的缩短使得当期折旧额增多,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增大,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减少。与此同时,会计与税法赋予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较大的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净残值减少,企业每期的折旧额增加,以至于本应该在固定资产清理或报废时进行的补偿,在前期成本费用中提前得到补偿,企业的利润总额随之减少,应纳所得税额减少,实现了合理避税。因此,企业应当在充分了解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后,综合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

2.对成本费用及市场价值的影响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折旧贯穿固定资产整个使用期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越高,企业利润越低,能够分配的收益越少,反之亦然。相比各折旧方法,在企业前期的发展中,加速折旧法的成本费用高于匀速折旧法,到了后期则两者相反。同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更应重视无形损耗给资产带来的影响,因地制宜的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法,尽早的收回固定资产成本,从而减小市场环境变化给固定资产成本的收回带来的风险。

另一方面,企业的利润水平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地位与价值,而固定资产的折旧决定着企业利润。例如对于股份制企业而言,折旧额计提较少时,利润较高,导致企业股价上升,可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增多,企业的市场价值随之升高。因此,企业在合理情况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减少,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能稳定市场波动给企业价值带来的影响。

3.对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由收入,费用,利润三大要素构成。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分别将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制造费用,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因此,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数额的多少,影响着利润表上对应科目的金额,进而影响利润总额。总体来说,折旧额越多,当期利润越低,反之,则利润越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期直线法会造成利润升高的假象,而加速折旧法在后期虚增利润。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产生的现金流量不同,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将企业具体某一会计期间折旧额进行贴现,会发现不同折旧方法的折旧净现值之间有较大差别,其中加速折旧法的净现值最大,而净现值这一指标评判着企业投资活动的获利能力,决定投资方案的实施与否。倘若企业某一会计期间折旧额越多,现金流出量则越小,留存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自有资金越多,再投资能力增强,有利于企业加快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促进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对外筹资的成本越低,需求越小,有利于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最为有利的结论。加速折旧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抵税效应,为企业成本费用的分配,财务运作的进行,投资、筹资活动的开展,带来最多的好处,促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于加速折旧法,会计政策与税法的差异,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众多因素,都影响着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情况,客观分析不同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方芳.对企业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2]籍凤娇.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J].对外经贸,2013(7).

[3]李洋.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财会通讯,2009(8).

[4]于慧.浅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山东经济,1998(4).

作者简介:杜 娟(1994-),女,汉族,宁夏银川,本科,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会计方向)。

上一篇: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下一篇:关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