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费用纵向分配的方法

时间:2022-10-22 08:21:55

生产费用纵向分配的方法

生产费用纵向分配的影响因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基本公式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在公式前两项已知的前提下,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其分配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倒挤法,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用待分配的生产费用(即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成本,求得完工产品成本。另一类是分配法,将待分配的生产费用按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何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是成本核算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在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和加工工序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生产费用纵向分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能否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等。企业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生产费用纵向分配的主要方法

一、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即完工程度为100%的约当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比重又相差不多的产品。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上述费用的分配,应按成本项目进行,以反映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构成,满足成本计算和管理的要求。

第一,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关键是计算确定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在产品完工程度(即完工率)的测定是否正确,这对于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影响很大。因为加工费用的发生与完工程度关系密切,它们随着工艺过程的进行而逐渐投入耗费,产品完工程度越高,该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也越多。

在计算分配加工费用所依据的在产品约当产品时,其完工率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平均计算完工率。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这是因为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递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这样,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均可按50%平均计算。二是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加速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100%

产品工时定额

第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在计算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所依据的在产品约当产量时,一般是按投料程度计算的。因为,月末在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与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关系密切,而与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在产品的投料程度是指在产品已投材料占完工产品应投材料的百分比。由于投料方式不同,在产品的投料程度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的投料程度为100%,此时无论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如何,单位在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与单位产成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是相同的。因此直接材料费用应按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二,直接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且投料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这时月末在产品的投料率可以采用分配加工费用时的完工率。二是直接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但投料程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应按每道工序直接材料的消耗定额计算投料程度,进而计算确定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具体计算又分为两种:

第一种情况:直接材料分工序投入,但在每道工序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前面各工序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之和+本工序直接材料消耗定额×50%

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程度= ×100%

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第二种情况:直接材料分工序投入,但在每一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前面各工序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之和+本工序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程度= × 100%

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未在产品成本,然后从某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加本月生产费用)中减去月未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每月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月未在产品成本=月未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未在产品成本

上述公式中,月未在产品的定额成本通常是按成本项目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在产品实际数量×单位在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计划单价

在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在产品实际数量×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计划小时工资率

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在产品实际数量×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计划小时费用率

三、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其中,直接材料费用按照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或直接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也可以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定额比例法与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区别在于,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而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产品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未在产品之间按比例分配,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未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定额比例法的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定额+月未在产品定额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分配率

月未在产品应分配的成本=月未在产品定额×费用分配率

生产费用纵向分配的简化方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零计算的方法,是指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其成本,其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采用这种方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在产品成本很小,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于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很小,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在产品成本。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计算不在产品成本,如采矿企业。这样:

生产费用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0

分配结果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二、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指每月月末在产品的成本都按年初在产品成本固定计价,则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为零,因此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在产品数量虽然较多,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差额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各月在产品成本就可以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如钢铁企业和化工企业。年终时,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年末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这样:

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年初固定数

分配结果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是指月末在产品成本只计算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计算所耗用的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同时直接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如酿酒企业与纺织企业。这样:

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所耗直接材料费用

分配结果完工产品成本=待分配的全部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四、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是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来分配费用。这种方法可以理解为约当产量比例法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100%,也就是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数量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

采用这种方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关于加强柳州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政府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