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铺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22 08:06:30

地铁铺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地铁轨道专业在运营期间经常出现的病害,从铺轨施工角度上寻找原因,旨在引起铺轨单位的重视,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地铁、铺轨、病害、质量隐患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bway rail professional during operation is often appear diseases, railway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gle to find the reasons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railway unit from the source to reduce the happening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the subway, railway, disease, quality hidden trouble

中图分类号:U23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中城市的交通状况逐渐拥挤。继北京开通地铁之后,广州、上海、西安陆续开通,苏州、无锡、宁波、郑州、长沙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地铁规划建设。但是地铁轨道工程在运营阶段表现出来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即是从施工方向上寻找产生轨道专业运营阶段常见病害的真正原因。

2铺轨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整体道床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整体道床的不良病害主要有:道床与基底相剥离、轨枕与道床剥离、道床表面密布开裂条纹、道床下沉隆起、水沟破裂、道床大面积翻浆冒泥等。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地铁运营3-5年以后集中体现。从施工方向上寻找产生该病害的原因主要有:

(1)浇筑道床混凝土前,位于基底上的污水、垃圾未被彻底清理干净

施工时残留在道床混凝土与基底之间的一层厚薄不均的浮土弃碴甚或泥浆,使原来设计时视为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变为实际上的多跨连续梁式结构,地下水可以轻而易举的冲淘这层杂质,造成道床与基底相剥离、出现翻浆冒泥现象。

水的来源主要有①土建结构渗水;②盾构始发吊出井处的露天雨水;③预留轨排井处的露天雨水、道床洒水养生的水。泥浆一般伴随着结构渗水流入隧道、灰碴主要来源有:①基底凿毛产生的混凝土碴;②道床表面养护不当或配合比不当造成的道床表面龟裂、剥落、大面积起壳、起灰产生的垃圾;③敲打模板、轨排支撑架产生的混凝土碴。垃圾伴随着流水在隧道内无孔不入,加大了基底清理的工作量。

假设铺轨方向为123456789(如图1所示)。

1)当施工作业面位于12、45、78时,水流方向向下,受作业的流水工序(如图2所示)影响,作业面2和作业面3在第一次基底清理完成之后,容易受到作业面4产生的垃圾和作业面5混凝土养生水的污染。造成基底二次清理,并且作业面2、作业面3钢筋网制安已经或即将完成,在钢筋网格间的浮浆和薄薄的水层很难被清理彻底而遗留下来。

2)当施工作业面位于23、56、89时,水流方向向上,受作业的流水工序影响,污水在未得到彻底处理的情况下,被已浇筑的道床阻挡而无法自动排除,被参杂在浇筑的混凝土内,大量的水改变了混凝土配合比甚至造成混凝土离析,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强度,致使运营阶段会出现道床局部下沉隆起现象。

3)当施工作业面位于34、67时,受线路纵坡较小影响,水流基本不动。另外站线施工时更容易遭到车站各施工专业的污染。如果质量管控意识不强,同样会造成质量隐患。

(2)施工时质量管控不严,操作层未能全面落实相关技术要求

当前的铺轨施工单位普遍采用劳务分包的形式组织施工生产。现场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受人员流动性影响,技术水平波动较大、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为:

1)浇筑混凝土时,轨枕下方及四周未能加强振捣,造成轨枕与混凝土握裹力不强,致使运营阶段出现轨枕与道床剥离,甚至出现轨枕下方空洞现象;

2)受隧道断面不均匀影响,一般很难提前估算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总量,因此总会有多余的混凝土,而该部分混凝土的不规范处理,也会影响整体道床质量;

3)浇筑混凝土时,初凝后的数次收面要求未能严格落实,以及混凝土终凝后的养护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是造成混凝土表面形成收缩裂纹的重要原因。

(3)施工组织不当、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

1)受施工进度影响,工序衔接时间缩紧,一般会出现轨道车过早的进入仍然处于养护期的道床上,有的甚至会出现混凝土终凝后不到24小时的时候,道床就承受来自轨道车巨大的动荷载,这势必会破坏道床内部结构,给质量埋下隐患。

2)水沟施工质量的管控经常属于被忽视的环节,很容易出现“三无”产品,即无基底凿毛、垃圾清扫;浇筑混凝土时无振捣;混凝土终凝后无养护。

2.2 轨道状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轨道状态质量问题主要有:大量使用调高垫板、轨距块,甚至非常规方法调整轨道状态;轨底坡不达标。这些问题的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1)近年来普遍采用整体道床一次浇筑成型的方法,完全靠轨排支撑架和斜撑承重来支撑钢轨的重量,从而控制轨道状态,这无疑加大了施工难度;

2)过早的拆除轨排支撑架和斜撑,造成未达到强度的道床混凝土局部变型,改变了轨道状态;

3)轨排支撑架未及时清扫与轨底接触面有混凝土石碴,轨排支撑架扣压板扣压力不足等式造成轨底坡不达标的重要原因。

2.3 其他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扣件、钢轨锈蚀严重,主要分布在区间废水泵房前后,客观上是因为在铺轨阶段很多废水泵房尚未安装抽水泵,致使道床积水无法及时排除。主观上是铺轨单位任由轨道长期受浸泡;

2)排水设施不完善,甚至出现反坡现象。大部分铺轨施工时,未能按设计图纸要求,在水流进入泵房前设置沉沙池,致使运营阶段沙石、垃圾进入废水井,造成废水井堵塞,加大了清理的工作量。

3总结与展望

伴随着近年来地铁建设的高潮,铺轨施工技术也日趋完善、成熟,很多参与铺轨建设的公司都拥有专业的铺轨队伍,但在地铁运营几年后,仍然会暴漏出工程质量上的许多问题。诚然,问题不能只归结于施工单位。但毫无疑问的是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一个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笔者以运营阶段轨道专业凸显出来的问题,从施工方面对照寻找原因。旨在引起铺轨施工单位的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也给铺轨监督单位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最终通力合作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朱敏荣.《隧道内整体道床病害的真正原因及其防治》[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于春华.《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及整治》[J].铁路工程学报,2008.12.

[3] 程学武、董敬.《隧道内整体道床的破裂原因分析及整治》[J].铁路工程学报,2009.5.

[4] GB50299-1999《地铁施工及验收规范》[S]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新城开发策略的创新性 下一篇:关于新型管材HDPE管应用的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