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互联看网络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22 03:39:30

从移动互联看网络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的逐渐增加,必将给以PC互联网为代表的旧的网络经济带来新的变化和机遇,由于移动互联具有社交和本地化特征、能够克服传统互联网的不足等特性。在未来,网络经济中的组织必将更强调创新,面临的市场也会更加广阔。

【关键词】移动互联 网络经济 互联网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规模逐渐增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移动互联技术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组织办公空间的设计,改变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娱乐方式,由此而带来的商机也是巨大的。近年来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的相关数据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自从我国3G技术正式实现商用到现在,用户的规模在2012年底竟然达到了2.3亿户,占全部移动通信用户的比重超过25%。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结构看,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达7.6亿户,大大超过固定宽带用户。目前,终端、应用、软件、流量升级换代的速度异常惊人,正在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移动互联的新特点

(一)移动互联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从发展趋势来看,以固定电脑为载体的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到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而因智能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移动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的移动互联规模还将要有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比如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产品,自2011年推出后,仅仅14个月,就有了1亿的注册用户,而目前的手机用户则达到4亿用户,增长空间巨大,从这个数据就可以发现,无论从使用市场还是从流量角度说,移动互联网的规模都会远远超过固定互联。

(二)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和本地化特征

与电脑不同是,手机终端能够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甚至能够实时定位,顺利得到自己的和他人的空间位置信息,因此Online To Offline成为可能。比如,腾讯公司基于微信和手机QQ提供了大量跟LBS相关的服务,目前每天对LBS的调用频次能够达到7亿次。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入口之一,目前腾讯的微信产品正在普及和推广二维码在移动用户中的应用,它属于线下线下实现互联的一个关键环节。只要用手机终端扫一下现实中的一个标签,就能实现以往PC机很难实现的效果,获得二维码背后的丰富资讯,只要手机有摄像头,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完成这样一个看似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旦这种技术被推广到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其影响将是惊人的。

(三)克服了PC互联网的不足

传统上,PC互联网入口一般由少数几家互联网供应商提供,包括客户端工具的流量入口以及搜索引擎,其市场结构属于寡头垄断。但是移动互联网能克服这些缺陷,如把APP Store这一产业形态引入移动互联网中,奇迹可能会发生,由于移动互联减少了信息扩散的成本,小公司,不知名的产品可能在一天之内,全中国都了解了它。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就会提高。由于用户安装APP以后,在几秒钟之内可能就会判断好还是不好,如果不好,则会报端抛弃,交易成本极低。如果瞬间觉得好用,对他的效率,对他的生活,对他节省时间都很有价值,那么这个人就会把这个信息从移动终端分享给网络中的朋友,可能在一瞬间APP Store的排序就大大提升,从而被海量的人群来下载。

三、在移动互联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展望

(一)未来的网络经济更强调商业创新

有如下趋势可能会带来企业经济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虚拟商品进入往上电子商务范围,商务活动电子化程度加大,各种数字产品大量进入交易,比如手机阅读、手机音乐、网络游戏等。2.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渠道模式,实现商业销售的零时间、零距离、全天候。我国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965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35%。3.更加强调运用网络社区的平台功能。现代性背景下,人与人的情感相对疏离,因此客观上产生对社交网络的需要,网络社区的兴起也是必然,但它同时也就成了新的商业平台,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实现把个人之间的商业交流,转变成网络社区用户彼此之间的沟通。4.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强调生产和服务的个性化,就像戴尔集团所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一样,快速按照顾客的个性化订单进行产品的组装,企业的组织形态因此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虚拟型组织出现,消费链条也出现网状化扩散的趋势。5.传统的商业模式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在选择上都是很有限的,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用户即使在公交车上手指轻轻点几下,一笔交易就可以完成,因此这就要求商户更应采取有效的服务措施,从各个环节满足用户需求,注重客户感知,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

四、移动互联时代的市场更加广阔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市场空间从目前看,中国的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还处于成长期,可以说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你东亚近邻日韩两国为例,这两个国家的3G用户快要饱和了,电信供应商已经逐渐淘汰2G制式网络,但是我国的3G网络渗透率刚超过25%,而我们国家的移动电话拥有量预期达到16亿部,如果以这个数字为基数,中国移动互联用户运用3G互联的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从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来看,信息化将会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大渗透力度,3G网络的运营能力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升级、全面普及智能移动终端、全面渗透应用服务、技术驱动也会有大幅度发展,所以,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条件会更加成熟。移动互联的普及会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造,比如办公空间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加大工作的效率,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弊端,甚至可以把办公室装进口袋,实现远程办公,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可以预见,在这样的趋势下,必将带动中国第三产业的巨大发展,比如旅游业、酒店业、休闲娱乐业,金融服务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小结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网络经济发展的形态带来了技术领域的保障,商业企业与潜在消费者的交往更加容易,14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每个人都被纳入到移动互联网络中来,网络经济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上,都将产生令人吃惊的巨变。

参考文献

[1] 张传福,刘丽丽,卢辉斌.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业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高邦仁. 流动的世界——奔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杨桂,女,四川乐山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网络经济。

上一篇:加快县域金融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重庆市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模型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