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子熟了(节选)

时间:2022-10-22 03:30:17

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乐趣的枣园生活里,捣马蜂窝是一次带有惊险色彩的“壮举”。马蜂是枣的天敌,当然也是我们的敌人。马蜂总喜欢在枣树上挂起一个葵花似的窝。这大概是由于枣树枝繁叶茂可以遮风挡雨、枣花蜜和枣香甜可供食用的缘故吧。它们一个个把腰肢束得紧紧的,架起机翼似的翅膀,一边若无其事地来来往往地飞,一边还唱着得意的歌儿――仿佛在向人示意,这是我们的地盘!马蜂尾部有毒针,针连毒腺,毒腺分泌毒液,蜇人时将毒液注入人体,于是被蜇部位马上会肿胀起来。有一次,二赖子不信邪,到马蜂家门口打枣吃,结果让马蜂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两只眼睛肿得像铃铛,合成一条缝。然而,冤家路窄,正好在我最爱吃的枣树上也有一个蜂窝,而且已经有八寸汤盘般大了。小东西\乎乎地趴了一层,一边攘攘地动,一边嘤嘤嗡嗡地唱着。我本来就有点惧怕这小东西,看到它们常常躲得远远的,这回就更有点头皮发麻了。这棵树结的枣,一咬嘎嘣脆,酸甜可口。眼见枣子熟了,不除马蜂,怎么下枣?我们进行了几天的“侦察”,终于掌握了马蜂的活动规律。原来,小东西傍晚归巢,趴在窝上就不动了,即使使劲摇动树,它们也懒得动一动。等到第二天,太阳出来,露水下去后,才又忙碌起来。经过一番研究,“作战方案”定下来了――用火攻,时间选在晚饭后。我绑了一个火把,浇上煤油,头戴一顶草帽,再蒙一个包袱皮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树下,找好位置,让弟弟点着火,然后迅速对准蜂窝。只听见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接着闻到一股难闻的焦煳味儿。等小东西们从梦中醒来感到不妙时,早已焦头烂额,少肢短翅,扑扑簌簌地摔在地上了。火把着光了,用竿儿一捣,那倒挂的“汤盘”被摘下来了。蜂的幼虫全死在封着的洞洞里,剥来喂鸡,倒是鸡们的一顿美餐呢。这件事轰动了全村,大人们都夸我们胆子大,点子多,那个烧焦的蜂房是我们的“战利品”,为我们赢来了羡慕和称赞。

枣园最热闹的时候,是枣子熟了的时候。谚云: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晒半干儿。七月,枣子长成个儿,开始由绿变白;接着蒂的周围红了,叫做红眼圈儿;然后慢慢穿上小红袄――上半部红了,再过几天便整个儿都红了。看吧,那满树的枣儿,真像翡翠树上嵌满了无数红色宝石,那低垂的果枝被风一吹,又像摇动着千千万万盏小红灯笼,喜煞人爱煞人,是收获的时候了。于是全家人背着筐,提着篮,拿着口袋,欢欢喜喜地收枣了。收枣是不用一个一个去摘的,只用一根长竿――俗称“打枣竿”,使劲一打,就像下了冰雹一样,顷刻珍珠满地。此时我和弟弟往往沉不住气,会冒着枣雨去拾,难免头上背上会遭到袭击,并不觉得疼,只张嘴傻乐。树上的枣打光了,接着装篮,装筐,装口袋,然后肩扛手提小车推,运回家里去。于是,我们的工作也转移到家里,帮着妈妈晒枣了。

(选自“乐读网”,有改动)

星星点灯

那枝繁叶茂的枣园,既有酸甜可口的枣儿,也留下了我们这帮小孩子无畏、天真的童年。那红红的在枝头摇晃的枣儿一直在“我”的记忆里闪现,就像欢乐的童年一样,挥之不去。

上一篇:论《湘行散记》的“俗气” 下一篇:论孙健忠小说的土家族文化意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