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木瓜:“中国木瓜第一乡”的产业变奏曲

时间:2022-10-22 03:23:51

柳河木瓜:“中国木瓜第一乡”的产业变奏曲

如今,木瓜已成为柳河的代名词。锁定“打造中国木瓜第一乡”,柳河已成为全国木瓜果、风景树产销的集散地,木瓜系列精深产品加工销售的中心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示范地。柳河木瓜的浓郁清香正溢出深山,飘向全国。

金秋十月,木瓜飘香。记者走进被称为“中国木瓜第一乡”的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的“万米木瓜长廊”生态观光园,远远望去,山坡尽披绿装,黄黄的木瓜挂满枝头,浓浓的清香洒满山间。再看两边的木瓜林,游客们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或摘木瓜,或拍照留念,或谈笑其中,个个洋溢着喜悦的表情,陶醉在木瓜生态旅游的幸福之中……

柳河乡乡长张国铜告诉记者:“今年,柳河又是一个木瓜丰收年!再过几天,这里的木瓜就将陆续采摘上市!”

柳河乡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木瓜的条件,这里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形成了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非常适宜木瓜生长,全乡有山、岗坡地21万亩,均适宜木瓜种植。近10年来,柳河乡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确立了打造“中国木瓜第一乡”的奋斗目标,全乡干群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大干快上,大力培育木瓜产业,经过10年的努力,其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已基本形成,木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乡木瓜种植面积已达到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万亩,年产木瓜6万吨,已初步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果农年人均增收2600元。有关资料显示,柳河目前在木瓜种植面积、产量及深加工等方面均居全国乡镇前茅。

柳河乡木瓜产业的蓬勃发展,饱含着柳河乡党政一班人对木瓜产业发展执着坚守的不懈努力和渴望兴乡富民的一片深情。

确立木瓜产业的主导地位

柳河乡属浅山丘陵区,全乡总面积1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4万亩,山、岗坡地21万亩,辖25个行政村、368个村民小组、5万人。

过去,柳河是穷乡僻壤,已是远近有名。那么,究竟怎样在山、岗坡地面积几乎大于耕地面积一倍的特定点上谋发展,挖穷根?乡党政一班人在寻求挖掘资源优势上确立发展项目。他们通过调研发现,柳河在种植木瓜上具有多种优势,可以确定为全乡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强力发展。一是有历史优势。柳河人种植木瓜历史悠久,拥有传统种植习惯和技术。二是有资源优势。气候适宜,全年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适宜木瓜生长。山、岗坡地适宜木瓜种植。三是价值高、用途广、市场前景好。柳河种植的木瓜是光皮木瓜,又叫宣木瓜,有“万寿果”之称,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木瓜具有较丰富的药用价值。木瓜又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多种元素,可驱风顺气、镇痛消肿,兼具美容健体之功效;木瓜树形体美观,春季花开艳如桃花,秋季硕果金黄飘香,具有赏心悦目的养生之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木瓜的研究进一步加深,木瓜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美容、香料和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被冠以“百益”称号,市场前景好。四是效益高。木瓜3年可挂果,盛产期每亩可产鲜果2000公斤,亩收入可达6000元;用于园林的木瓜树,每株市场价格一般在700~1000元,带动农民增收的效益十分显著。

正是基于以上四点,2003年起,柳河乡党委、乡政府把木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强力培育,按照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品牌带动的思路,全乡规划优质木瓜基地10.5万亩,利用8年左右时间,建成“中国木瓜第一乡”。10年来,县、乡、村各级咬定目标不放松,采取行政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大木瓜产业培育力度,实现了木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持续发展局面。到目前,柳河已打造成了“中国木瓜第一乡”。

增强木瓜产业良性发展原动力

在木瓜产业发展过程中,柳河乡坚持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始终把调动农民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作为确保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

木瓜产业发展之初,他们最先在3个行政村中培育典型,每个村培育一个示范户,建设一个示范园,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功效,消除群众顾虑,坚定发展信心。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一批种植木瓜大王、大户相继涌现。孟庄村农民刘自源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种植木瓜已经尝到了甜头,每家每户一亩山地最少收入6000元,都是木瓜带给我们的好效益啊!”刘自源是硕春木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典型的“木瓜大王”,柳河“万米木瓜长廊”就是他带头和合作社社员们一起打造的。据统计,全乡三分之二的木瓜面积发展,都归功于“木瓜大王”“木瓜专业户”的互帮互带。

此外,乡政府成立了木瓜产业发展办公室,与河南农大联合,依托河南农大技术和科研成果优势,具体规划、实施、指导、发展全乡的木瓜产业,提供木瓜产品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管控木瓜产业的良性循环,引进资金开展木瓜深加工,最终达到全乡木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乡里规定:凡种植木瓜的农户,一律由政府免费供应优质苗木、统一机械挖穴、统一种植,经验收合格的确权发证,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全乡木瓜产业实现了上下一盘棋,抱团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他们还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为木瓜种植创造良好的环境。2005年以来,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木瓜生产资金520万元,均用于对种植户的补贴及兴修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

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和资金扶持,柳河乡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木瓜产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全乡25个行政村村村种木瓜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乡4000亩以上的专业村达11个,沿柳四路(柳河乡至四里店乡)已建成了万米木瓜长廊。段庄村是2005年确定的木瓜种植示范村,如今全村户户种木瓜,房前屋后、沟沟壑壑都有木瓜树,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

靠科技打造品牌

为改变农民粗放经营的模式,柳河乡始终把科技引进和投入作为提升木瓜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的重要支撑,使科技渗入木瓜生产全过程。

加强科技培训。近年来,柳河乡党委、乡政府与河南农大、方城县科技局等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年对全乡的木瓜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深入田间地头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发放科技资料,播放影像专题,提升农户种植木瓜的科技水平。全乡每年平均开展培训专期20场次,发放科技资料5000余份,培训农民2600余人次,种植户年人均收入1000元。

推广实用技术。柳河乡党委、乡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柳河木瓜品种,推广了盆景矮化技术,培育木瓜盆景风景树6000盆,直接增加种植户收入50万元;推广了700亩老木瓜林改造技术,增产木瓜17500公斤,增加种植户收入3.5万元;推广应用了木瓜套袋技术,使木瓜的色泽、产量都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增加种植户收入100万元。

推进标准化生产。柳河乡党委、乡政府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规范全乡木瓜种植户的种植、管理,相继投入资金43万元,加强对种植户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有机标准化生产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了柳河木瓜的绿色、有机、安全、无毒、无农药残留、无污染。在柳河乡党委、乡政府的积极努力下,2007年全乡木瓜获得了省级“无公害”认证,成为开拓市场的第一张名片,2009年又获得了国家级“有机”认证,再次为柳河木瓜贴上了金字招牌,拿到了搏击商海的“护身符”,使木瓜的价值倍增。

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木瓜产业化及生态化水平

大力发展专业服务组织。三年来,全乡相继成立了木瓜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入社会员达6000余人,所有合作社制度规范、设备齐全、作用发挥正常。孟庄村木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社半年,就为社员增加收入80万元,社员从刚建社的100人猛增到450人,当年带动全村新发展木瓜面积2000亩。

引资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依托全乡的木瓜资源优势,柳河乡党委、乡政府强力对外推介,引进资金上项目,发展木瓜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2007年,引进南阳伏牛山木瓜食品有限公司入驻该县产业集聚区,对木瓜进行深加工,生产木瓜饮料、木瓜醋等木瓜系列产品4个,在柳河建立了木瓜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确保木瓜果资源的充裕,保护农户的利益,现已建成基地1800亩,惠及种植户750户。2009年,引进河南金木瓜实业有限公司入驻柳河,生产阳之南牌高端木瓜酒。该酒被授予国家白酒“后稷”特别奖,这款酒的香型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第十三个香型,填补了国内又一项白酒香型的空白。现在,两家企业所生产的木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年加工木瓜果均在2万吨以上,年创总产值8000万元,直接带动全乡农户年均增收1500元。

发展生态观光游。现已建成龙凤山木瓜生态园一个,园区面积1万亩,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日接待游客100人,年创产值150万元,增加种植户收入70万元。

记者离开柳河之际,问及柳河木瓜产业下一步发展时,乡党委书记张国强满怀信心地描绘出了柳河木瓜产业的发展前景:一是进一步规模化种植,力争再通过2~3年的努力,使全乡的木瓜总面积达10万亩,木瓜年总产量保持在15万吨;二是进一步规范化加工,坚持木瓜的有机种植生产标准,实现从木瓜果到木瓜产品的全覆盖;三是进一步生态化发展,做大做强木瓜生态旅游项目,培植更多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木瓜风景树;四是进一步向产业化迈进,引进更多的木瓜深加工项目,把木瓜的广泛用途体现在更多的产品上来,使全乡形成“木瓜种植、加工——风景村、观光园培育——生态观光旅游持续发展”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把柳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木瓜第一乡”。

上一篇:拾回匠人精神 下一篇:土地流转,如何为农民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