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22 03:13:1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摘要】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利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做到恰当应用地理语言,用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关注,充分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最后通过地理课外活动,使学生更爱学地理。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48-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的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培养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途径很多,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浅论一下。

一、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和地球仪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地球仪,课本插图,地理教学挂图组织教学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地球概念,获得地球体的主体概念。地球仪作为一种教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学到许多地理知识。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各种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广,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直观形象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认真设计地理板图渗透于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板图渗透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等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质量

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多媒体、幻灯、电影、录像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的地理事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本来较抽象的材料学起来不感到枯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语言简洁明快、激情引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教学中适当利用风趣、幽默、富有启发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掌握知识。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行程。为此,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语言,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力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如,讲“横断山区”时,可以设问:同一地区,为什么山顶、半山腰、河谷地带的植物显著不同 ?难道是怪事?学生兴趣高涨,立刻积极思考,横断山山高谷深,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复杂多样,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对当地气候的适应,并不是怪事。

三、采用顺口溜、谜语、古诗词等方法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适当引用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记住知识。如用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来记七大洲,不但可以记住它们的名称,而且还能记住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避免了错记、漏记现象的发生。又如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了解我国辽阔的草原,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愿学。

为了便于学生牢记知识,课堂中还可穿插一些地理谜语,如:“带枪的人”—武汉;“东南北”—;“大家都笑你 ”— 齐齐哈尔;“船出长江口”— 上海。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是地理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这也正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自己对生活中最熟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地理基本原理得到更加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诠释。特别是结合乡土地理中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实地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开辟第二课堂,是当前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希望更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实践中,做到学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让地理知识为今后的生产生活服务。

本人从事地理教学十多年来,一直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他们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上一篇: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减负增效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