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2-10-22 03:08:19

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正在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而且许多老年人又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大多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为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应充分重视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关键词】老年人; 用药依从性; 护理对策; 健康教育

目前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居全球之首。老年人多属体弱多病,服药的机会也多。调查资料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有35%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通常80%的老年人需药物治疗,25%左右的老年患者同时服用4~6种药物,用药时间一般较长。而且30%服药依从性差。临床上常表现为服用药量过大或过小;不规则服药,如改变服药时间、间隔或停药;停药太快或擅自停药;合并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或违禁药;服用处方药时饮酒、吸烟不节制等。

1 调查对象

2009年6~12月筛选100例我院门诊就医的年龄在65~80岁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2 调查方法

发出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问卷率100%。其重点内容包括:老年人用药的数量,几种常用药物的服药方法,用药的依从性及对药物副作用的了解。

3 调查结果

老年人用药存在很大偏差,其中用药数量多(>6种)25例;发生率25%。口服药方法有误9例,占9%;服药依从性的偏差30例,占30%;对药物副作用不了解5例,占5%。

3.1 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患者不依从医嘱的原因有:不信任医师、怕中毒、怕副作用、怕成瘾;有些是自觉病情好转,不愿再服药;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不能忍受;用药方式或途径不方便,嫌麻烦;太忙,忘记按时服药,因而时断时续,经济因素,嫌药物太贵,或认为药价太便宜治不了病,等等。当然,也有相反的现象,患者急于求成,滥用、多用药物。

3.2 服药依从性差相关因素

3.2.1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萎缩,表现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用药种类、剂量、次数过去复杂,出现多服、漏服或误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

3.2.2 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存在偏见有些药物有不良反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会导致干性咳嗽、皮疹或瘙痒,使患者不能耐受,或感到害怕,担心诱发其他疾病,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

3.2.3 活动不便或缺乏照料 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人口流动加速,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活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同时缺乏子女家人照料。

3.2.4 所服药物的费用与经济状况不相适应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未能考虑老年患者的实际经济情况,所服药物价格较为昂贵,加重了家庭负担,导致患者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下降。

3.2.5 文化因素 文化程度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正确掌握用药方法、时间、疗程以及注意事项等。文化程度低的老年患者,接受能力差,服药依从性差。

3.2.6 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约1/4老年人同时服用4~6种药,因此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较大,约15%,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成正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3倍。

3.2.7 其他因素 药物的剂型不合适或口感差,受以往用药经验影响,或广告宣传影响,缺乏良好的护患关系等都可导致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下降。

3.3 护理对策:

3.3.1 首先要对老年人进行宣传教育,让其了解用药的作用和副作用之间的利害关系。

3.3.2 用字体较大的标签表明用药剂量及服药时间,便于老年人记忆。

3.3.3 将服药同生活中某些必做的事相联系,可避免遗忘。例如,晨起或午睡后正是血压的高峰值,将药物放在醒目位置可提醒老年人立即服药。

3.3.4 依据病情医生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次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提高用药依从性。用药的依从性有2种情况:①过于依从,有些老年人过于重视健康,过于依从药物,长时间用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我们向这些患者讲明药物有治疗作用同时有毒副作用[1]。因此,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②依从性差,[2]有些疾病需长期服药,如老年高血压,如血压控制不好可引起不良后果,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血压过低可引起脑梗死。

3.3.5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增量、减量或停药,不随意混用某些药物等。避免多次服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3.3.6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用量、剂量、注意事项及毒副作用,并学会处理毒副作用时的应急方法。服用控释片时需整片吞服,不可掰碎,由于控释片的外壳是一种特殊物质,在肠道内不易被溶解吸收,有时会随大便排出,应向患者交代清楚,以免患者疑惑。

3.3.7 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使用贵重药品,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利于长期服药。

3.3.8 在不增加患者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应让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患者有对自己病情知晓的权利,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加强医患间的配合,避免不良反应的突然发生。

3.3.9 服药技巧 服用药片多时,可分次吞服,以免发生误咽,药物刺激性大或异味较重时,可将其溶于水,用吸管饮服,用后可饮果汁,以减轻不适感;吞咽片剂或胶囊有困难时,可选用液体剂型。

3.3.10 用药方法对于有效地发挥药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用药方法得当对于治疗疾病可起决定性的作用,如心绞痛患者,用消心痛治疗缓解疼痛,一种方法舌下含服,一分钟左右药效达高峰,很快缓解患者疼痛,如用口服方法,30 min后药物才发挥作用,使疼痛时间长疼痛得不到缓解,严重时可造成心肌梗死。因此,医护人员给老年人用药要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药注意事项。

3.3.11 指导家属应对技巧 注意用药前后反应;购置必要的护理用具;督促、协助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注意减少剂量;注意单一用药;注意短期用药;注意中西结合。

任何用药都有作用和副作用,用药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有病乱投医,乱用药,缺乏用药知识是老年患者用药共同特点,也是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吴秋香.住院老年患者服药过程的安全管理与探讨.护理管理杂志,2005,(5):5.

[2] 孙宜萍.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时珍国医国药,2005,9.

上一篇:护士长心肺复苏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 下一篇:对围手术期患者血压\心率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