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如何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时间:2022-10-22 02:55:02

健康体检如何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关键词】健康体检;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

近年来,恶性肿瘤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1],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必修功课。可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无法通过常规健康体检检出,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基本没有任何症状[2],单靠常规体检无法准确检出。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健康体检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现综述如下:

1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在谈到肿瘤的治疗过程时,许多最后没能治愈的患者多半与“发现晚”、“治疗不规范”有关。因此,我们认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关键。根据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45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至少做一次筛查;从肿瘤的发病几率来看,男女的比例大概是1.5∶1,所以45岁以上的男性就更要注重肿瘤筛查。有肿瘤家族病史的,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恶性肿瘤患者的,即便保持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需要特别提防肿瘤的潜在风险,故每年最好做两次筛查;肿瘤高发地区人群,应定期组织人们进行筛查。

2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

2.1肺部肿瘤重度吸烟者患肺部肿瘤的可能性显著大于不吸烟者;有家族史和直系亲属里有非良性肿瘤的病史,尤其是有肺肿瘤病史者患肺部肿瘤的可能性较大;有职业污染的,比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工作场所或者化学物理等导致细胞损伤的场所工作者患肺部肿瘤的可能性较大;有矽肺、结核等慢性肺病病史者患肺部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2.2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方面人群: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居住或来源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地(北方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致癌含量高);年龄≥40岁并合并以下条件之一:气色变糟,大便暗黑,无明显诱因腹泻;偶尔有上腹部钝痛或不适,且出现无明显诱因体重下降;食欲下降;癌前病变,易发生癌的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

2.3肝脏肿瘤肝脏肿瘤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方面人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有恶性肿瘤的病史);有乙肝病毒感染病史;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长期过度劳累等);生态环境的污染(化学污染、慢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等);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

2.4乳腺肿瘤乳腺肿瘤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方面人群:未哺乳、未生育或生育过晚(35岁)的女性;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患病危险性升高2-3倍;雌激素水平高的女性,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经常服用含雌激素高的保健品、饮品或饮料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过长,尤其是乳腺囊性增生病史的女性,未得到合理治疗者。

2.5卵巢肿瘤宫颈肿瘤卵巢肿瘤宫颈肿瘤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方面人群:40-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有卵巢癌、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

3正确解读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机体为了应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而异常表达或升高的肿瘤产生及进展的标志物,对肿瘤诊断、疗效评估、预后评估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虽然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的有效诊断指标,但在临床上也不能单靠其水平来判断肿瘤存在及发展,因为它在肿瘤不同时期表达的水平均有所不同,而且针对部分肿瘤,即使肿瘤标志物未见改变,属于正常范围,但患者却已患有恶性肿瘤,此类包括肠道肿瘤、胃癌、肺癌等特异性不强的恶性肿瘤。

3.1甲胎蛋白(AFP)是由胎儿的卵黄囊及胚胎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成年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在5ng/ml以下。但在肝细胞功能发生异常,特别在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卵黄囊恶性肿瘤时升高很强烈,血清中的AFP比正常人升高10倍至数万倍。目前临床上测定若血清中AFP的含量高于300-500ng/m1,提示患有关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然而有部分肝细胞癌的病人AFP正常。此外,卵巢癌患者血清中AFP也升高;怀孕时AFP可一时性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AFP也能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00ng/ml。

3.2癌胚抗原(CEA)正常成年人血清中含量低于2.5ng/ml。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CEA大大高于正常人,卵巢癌、胰腺癌、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等患者CEA均升高。因此认为CEA对某一具体特异性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当CEA血清含量高于3ng/m1时,只能怀疑身体某处有癌症发生,但对已经确诊或手术后的癌症病人,定期检查CEA有助于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及转移。

3.3CA153、CA19-9、CA125CA153存在于卵巢癌、肺腺癌及乳腺癌等众多腺癌内,属于乳腺癌非常关键的标志性抗原,可用此指标评估乳腺癌的进展情况,还可评估预后及复况。CA19-9是胰腺癌较为可靠的标志,但因其存在于多种癌症的细胞膜上,所以器官特异性不高,在胰腺、胃及肝胆管癌具体高敏感性,与CEA联合运用能鉴别出胆囊癌与胆结石,血清及胃液中的CA19-9及CEA的检测,在胃癌诊断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CA125在卵巢上皮癌的诊断上具有较高敏感性,但无显著特异性,即在渗出液、肺、乳腺等卵巢上皮以外的组织中也可以广泛检测到。CA125的表达水平还与肿瘤复发相关,对其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总之,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治愈,而定期体检是预防癌症的主要途径。尤其防癌体检将是一类癌症筛查更加专业的体检模式,能有效提高常见肿瘤的筛查率。我们认为,常规检查外防癌体检还可包含很多内容,需要根据被检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比如,工作环境中辐射背景较高的人群需注意甲状腺和乳腺的重点检查;慢性肝病患者,需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肝功能检查;长期吸烟的人要进行胸部CT扫描;长期便血或大便异常的人要选择指诊及肠镜检查;另外,在健康体检中,要推行规范化的体检套餐及相关风险疾病套餐,注重每个体检环节,充分发挥主检医生的能动性并积极随访,就一定能够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2]。

参考文献

[1]季建英.对如何在健康体检中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5503-5504.

[2]沈振海.健康体检中心如何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02;VoL.7,No.1.

上一篇:骨炎灵片在骨科疾病的应用 下一篇:MiR143和C―Myc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