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揭起文本密码的面纱

时间:2022-10-22 02:11:18

【摘要】课堂上,提问的设计、探问的点拨、追问的启迪……引领学生揭开一层又一层文本密码的面纱,让学生们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发现的快乐、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问文本密码

阅读教学就是引领学生发现,发现文本的秘妙,并将学生引向深入思考。这可以从“问”入手。

一、释题疑问,引领学生初始文本密码

古语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

张老师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释题环节:

师(板书课题):你有感受到哪个画面了?

生:一轮红红的太阳

生: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生:长长的骆驼队

师:此时,对课题,你有疑惑吗?

生:我的疑惑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似乎是不相干的东西,作者是怎么把这不相干的东西,串在一起的呢?

师:没有读课文,就勾起了我们的阅读期待,这就是一个好题目,猜想一下,作者可能会写些什么?

不难看出,让学生对课题产生疑问,如:“作者是怎么把这不相干的东西,串在一起的呢?”勾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致。释题疑问,让学生在自我质疑、自我辨析中走向文本,在混沌初开之际,凭借心灵之路初始文本的秘妙,也为“生本课堂”的创设奠定基础。

二、转问,引领学生转向文本的精深隐秘处

在学生回答偏颇或错误时,教师可以将绣球抛向其他学生,或是让学生自己转问同伴。这样的“转问”,可以让孩子们沉入文本,解读文本密码,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金色的鱼钩》一课:

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生:课文讲老班长用鱼钩钓鱼给小战士吃,自己却因为饥饿和劳累,死在了草地上。

(这时,学生Q站了起来。)

Q:张老师,老班长也有可能是被豹子咬死的?(教室一片哗然。)

师:同学们,首先,我要肯定Q爱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看法的精神。我们就顺着Q的思路,再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走一回,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寻找“老班长是累倒”的依据,让Q信服。Q,你也不妨细细品读,看看老班长是不是累倒的?

(学生品读,标划出老班长累死的依据。)

师:找到说服Q的有力依据了吗?请用“Q,我跟你说,老班长是累倒的,依据是……”这样的句式说服他。

生:Q,我跟你说,老班长是累倒的,依据是“老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看出,老班长的生活很劳累。不到四十岁,就像我们现在七八十岁的人一样了。

生:(略)依据是“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看出老班长为了照顾好我们,早已不顾个人的生死了。

生:(略)依据是“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一个没病的人比生病的人还瘦得厉害,可以想象,他在完成党的任务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

生:Q,老班长是饿倒的,依据是“老班长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他是饿到了极点啊!

……

师:Q,现在,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Q:老班长确实是为了革命累倒的、饿死的。我在文中也有发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句话让我读懂了,红军过草地非常艰苦,老班长非常无私,对革命非常忠诚……

试想,教师在Q推出“老班长也有可能是被豹子咬死的”错误结论时,只是简单地加以否定,还会否出现他“我读懂了,红军过草地非常艰苦,老班长非常无私,对革命非常忠诚……”的解读呢?而这一体会,是Q从同学的“说服”中获得的,也是他自己品读课文后自行习得的。老师适时运用了转问这一理答手段,既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又让学生置于课文中“涵泳”,游向文本的精深隐秘,从而引发更深刻的见解。

三、探问,引领学生直抵文本的主旨

当学生的思考趋于片面时,教师要再次探问,促进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让他们跳一跳,也能轻松摘个“桃”。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她是个很热情的人。

师:你觉得她很热情?

生:我从“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看出她对林黛玉很热情。

师:哦!(快速地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师又快速问另一学生和第三个学生。

(这三问,教师都没等学生回答)

师:刚才不是问过了吗?为什么还问?

生:她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想知道。

师:她不是真的想知道吗?那问给谁听的?

生:说给贾母听的,显示自己做得好。

生:她表面上对林黛玉关心至极,实际上是甩阴谋,借机讨好贾母。

生:她很精明,通过对林黛玉的表面关心,达到奉承贾母,向众姐妹显示自己的能耐的目的。

生:就是为了炫耀,让林黛玉知道自己是一家之主,以后要听我的。

师:是啊,王熙凤的“关心”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告诉贾母,这个家我当得很好,你大可放心;奉承贾母,讨贾母欢心,从而使自己获得一些好处。

……

张老师的探问“你觉得她很热情?”是为促进学生反思,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偏颇;也是为提醒其他学生主动研读探究“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解读文本的道路上来。“她不是真的想知道吗?那问给谁听的?”这一探问,把课堂一步步引向深入,直抵文本的主旨。

探问,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主动去追求真、善、美,轻松达到“文意兼得”,尽显“生本课堂”的魅力。

四、追问,引领学生走向深度思考

为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更多的是采用“追问”的方式。老师和学生在对话交流时,发现学生回答的肤浅或模糊,适时追问,能引导学生在回答中再进行深入地思考,使答案越来越明晰。

以下是张老师教学《再见了,亲人》中的一个小细节:

(小结回顾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人为志愿军所做的事迹。)

师:不是说有很多朝鲜亲人来送吗?可我看到的,只有3个人啊?

生:不是的,应该有很多人的。

师:那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这三个人?

生:因为这三个人中的大娘代表老人,小金花代表孩子,大嫂代表中年人。

师:除了代表不同年龄的人,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稍作思考,兴奋地):啊!都是女的。

师:是啊,为什么都是女的,不写男的?

生(看似有困难):男的?

师:不急,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插入当时的男人战死沙场的背景介绍。)

生:男的有很多在战场上牺牲了。

生:我也觉得战争使很多朝鲜男人失去了生命。

生:作者可能想告诉我们,战争很残酷。它让很多男性失去生命,让很多女性失去亲人。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技巧吧!

师:是啊!作者的安排是精心设计的,你看,老、中、青三代人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在火车站演绎了一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谊。列车缓缓地开动了――

(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深情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课堂上,张老师显然深谙此道,他要让学生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这是高层次的阅读。而完成这一高标准,他只用了一招――追问。三次追问,指引着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考的闸门,让学生的思维更缜密,更深刻。学生明白了字面上的意思――战争使很多朝鲜男人失去了生命;更读懂了含着的意思――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

可见,对文本的理解,得领着孩子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或顺着所提问题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点,或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提法进行追问和疏导,才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细细玩味,允吸语文的芬芳。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乐趣 下一篇: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