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分析

时间:2022-10-22 01:35:25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分析

【摘要】新医改背景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强化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医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26-02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当前,大力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意识,提升医德水平,切实建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观念,以病人为中心,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在多元化的思想洪流当中,夹杂着部分负面文化,部分医务工作者面对各种负面文化的侵袭,失去了自我。重视个人利益、忽视精神需求、重视物质享受、盲目攀比、道德丧失、医德丧失,这也加大了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医院并没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浮于事,工作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务人员无暇参与思想政治工作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院为了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和医疗手段,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医疗需求。同时,医务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断向上进修,学习最新的知识理论,钻研前沿的科研成果。很多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担任治疗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到学校进行一定的教学工作,而自身还必须不断进修,学习最新的知识理论,如此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导致医务人员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

2.医德医风问题严重,教育难度加大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自身的发展还不够健全,这就造成了多数医务工作者缺少必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思想意识淡薄、不思进取、价值观扭曲,甚至缺少医生基本的从业素质。近些年来,医疗纠纷不断发生,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同情心,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医生在开药方时滥用药,小病大治,全面检查,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恶化了医患关系,这与医生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相悖的。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较低,唯利是图,为了贪图一点点私利,丧失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如陕西省富平县医生谎称婴儿畸形暗中拐卖婴儿案件。

3.医务工作者精神压力大

在医院,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病人,一方面要对病人的疾病进行治疗,关注病人的健康,另一方面还必须安慰病人的家属,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医院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病人,而且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医生对病人的医治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医生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由于繁重的工作负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精神疲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4.教育时间难保证,教育人员难集中,教育内容难落实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服务机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全体休息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了医院特殊的工作时间安排。医护人员基本上都是实行三班轮换,每一天都会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在休息,三分之一的人员上夜班,这样很难将所有的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病人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医院也随时都可能接到急救电话,需要随时救援。

5.重视业务,忽视教育

当前,我国医院补偿机制还不够健全,医护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展业务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重业务,轻教育的行为必定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建立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

第一,建立引导机制。科学的理论是引导机制建立的基础,要通过机制让医务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认同感,转变观念,主动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改善教育的方法,紧密结合医院的文化建设,使医务人员在享受轻松愉快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引导机制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思想道德发展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医院的管理工作者必须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医院开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真正的做到齐抓共管,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这就要求医院必须以实际为出发点,形成以党委为领导的组织领导体系,以党支部为中坚力量,由政工干部为基础,形成多管齐下的组织领导体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倡导每一名员工都积极参与,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性。

第三,创新评价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够出现效果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实施,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评价也不能采用短期的指标去衡量,必须探索出一种长期的、隐性的教育效果评价以及检验方法,要确定科学的评价周期。一方面,在评价时必须观察员工的参与热情以及积极程度,观察医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医疗改进程度,另一方面,要统计医疗纠纷是否降低,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是否上升等。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进行监督。

第四,要形成监督制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离不开监督,只有严格执行监督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定期的考察,这样才能通过制度的手段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进行考核,让医务人员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政治工作以及思想教育组成了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部。医德是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医德和思想品质。医德教育、医德修养、医德评价相辅相成,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和实现人格提升的根本途径。一位好的医生必须要有为患者康复竭尽全力的强烈意识,要有严谨的医疗作风。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高低对医疗质量和医院形象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医疗行业相继出现开大处方、药品回扣、收受红包等不正之风,对医务人员的形象和声誉都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医患关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医德医风教育为重点,通过教育使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增强抵制歪风邪气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1]。一是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为患者尽心尽力地服务。二是要健全自查自纠以及医德医风监督制度。要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将医生的医德医风与职位聘用和晋升等直接挂钩,寻找到第三方中介结构对医生进行医德医风进行评价的模式,唤醒医德。三是要优化体制机制,净化社会大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药品、器材购销渠道,加强医疗环境治理工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3.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医务人员的时间基本上都投入到对病患的治疗以及护理上,治疗工作量大,精神压力大,没有多余的时间能够投入思想政治工作上;而且,医务人员偏重于学术研究,轻视理论学习,缺少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难以真正的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者要在教育内容上多下工夫,立足实际,科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不在于多广、多深,关键要懂得取舍和选择,切实从医务人员实际思想状况和调动工作积极性方面入手,尽量避免实用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的教育内容。立足于整体规划并围绕问题落实,根据实际需要对教育内容有的放矢,提炼观点,简明扼要,对实际教育意义不大的坚决舍弃。对有关政治创新理论和新的医疗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必须集中抓、重点讲,落实教育责任。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性开展的工作,如行风建设等,应当做到逐级开展,体现出层次感,实现整体联动,充分调动医院所有员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4.提升医院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否,受到了教育者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的决定,所以要想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重视教育者自身的模范作用。教育者首先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医务人员在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总结,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教育者必须坚定政治信念,注重言传身教,主动遵守相关的纪律规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医德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01) : 85-86.

上一篇:湖北省高职电子类专业招生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对... 下一篇: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