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2-10-22 01:26:26

优秀小学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

摘 要: 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面对烦琐、复杂的学生工作,该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呢?如何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呢?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自我修养 以“生”为本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因此,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学生的成长。那么,怎样做好班主任呢?

一、提升自身修养

班主任首先是老师,教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的,应该什么都懂。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学识,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在教学中才能回答学生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提问,讲课做到深入浅出、风趣有味,才能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为此,班主任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保证讲课中不出差错。否则,差错太多,学生就会逐步产生不信任感。要知道,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学识上的无能。另外,平时要加强学习,多读各类有益书籍、报纸杂志,把各方面的有益知识恰当地安排在教学中,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师的感召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以“生”为本

“以人为本”是西方人型管理的重要理论思想。在班级管理中也应以“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指班主任在对班级的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基本的观念,用人本主义的管理原则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学校管理。

转变教育观念,在这里主要是变“师本位”为“生本位”。传统的教育思想,总是将教师置于“本位”,教师是“传道”者,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纳道”地位。结果,学生在长期的“现实处境”中,渐渐放弃表现“个性”的想法,一切以老师的是非观为标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培养自己的“服从性”,甚至有少数人学会曲意“逢迎”。当然,也有人会通过各种形式“抗拒”,但大多只能是“地下”的,无法触动“师本位”的权威地位。“师本位”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它使人类道德“前行”在学校教育这一最重要的领地遭到强硬的“软性拦截”。试想,如果老师永远是对的,学生不可能超越老师,人类的道德还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吗?

三、实施爱心教育,要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田

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多是溺爱有加,严教偏少,学生以“我”为中心的“自由意识”膨胀,性格高傲,因而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育这类学生,如果运用强硬的手段,意志薄弱者往往就接受不了,容易出现问题或乱子;如果对他们的不良现象,熟视无睹,放任自流,便误人子弟;如果教育中严爱有度,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写说明书:为什么要犯错误,错误的原因所在,以后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让其自责自省,寻找出路,自己教育自己,战胜自己,就可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是非观念,既让学生减少思想压力,还轻松改正错误,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以,班主任教育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严爱有度,以爱为主。

爱心教育是力量的源泉,是友谊的桥梁,是智慧的结晶,是团结的纽带,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和保证。宽容和期待是爱心教育的重要表现,有度的宽容和积极的期待是一种无形的鼓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和价值观;处理好同学之间偶尔发生的矛盾,教育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加深理解。班主任要协调好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做好他们相互沟通的桥梁,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长短相济,整体互补,同频共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四、要赏识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等在门口,陶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时王友哭了:“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当即掏出第四块糖果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人在社会中,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人品等受赏识。我们的孩子呢?同样需要老师、家长的赏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为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开展“赏识教育”,一年来,孩子们在赏识氛围中的种种表现无不证实一句“赏识促进成功”,赏识的作用非同一般。

五、注意工作方法,协调好师生与生生间的关系

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的。一声和蔼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亲切的微笑,一句在作业本上的鼓励性批语,都胜过平时许多空洞的说教。学生就会凭着当时那一刹那的感觉,把教师当亲人,对教师说实话、道真情,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此同时,就等于赢得教育的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叫“自我效能”,就是说一个人心里怎么想,就会决定他会怎么做。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好人或真棒。有了这个概念,学生就会朝着好人的方向努力、发展。“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本质是好的,即使行动上有些毛病,那便不足为怪。班主任要认识这一点,不要从学生一些表面的不良现象而否定他们良好的本质,对学生的褒奖和赞美就吝啬起来。

总之,班主任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智慧、情感都倾注在学生身上,才有可能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扎实、细致、深入。

上一篇:人教版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案例 下一篇:2kV变电运行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