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银行客户经理“撂倒”11名镇村干部

时间:2022-10-22 12:17:24

一名银行客户经理“撂倒”11名镇村干部

四川渠县部分乡镇、村社干部经不住一银行营业部个人客户经理游说,动用农民征地款1200余万元购买理财产品。本想从中捞取利差,却不料巨额资金被银行客户经理暗自用于炒期货炒股票,造成850余万元巨额亏损――

闲谈:说者无心检察官昕者有意

2008年7月的一天,渠县检察院反贪局一副局长的朋友向他摆“龙门阵”:“达成铁路复线征用了青神乡四岭村的土地,县上拨下去的各项补偿费只给农民发了少部分……”说者无心,但副局长却记上心来。

修建铁路的征地费用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什么拨付的资金没有发放给农民?反贪局决定“摸”一下这条线索。

2006年,穿越渠县境内的达成(达州至成都)、襄渝(襄樊至重庆)两条铁路复线相继规划建设。据了解,达成铁路复线建设,青神乡辖区内有三个村的土地被部分占用,四岭村涉及有二、五、六三个村民小组。

经过走访相关部门,他们对达成、襄渝两条铁路复线征地及资金管理有了初步了解:两条铁路复线建设征地费用有三项,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总金额有5000多万元。2007年3月,县国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组织召开了涉及土地征用的乡镇领导、村组干部会议。为让村民放心和保证资金安全,会议决定,所有征地费用以所涉及的村民小组组长名为户名存入银行,存折由村民小组组长保管,所在乡镇确定一名干部对这笔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由这名干部设置密码。2007年3月至4月,两条铁路复线征地费陆续拨付到位。三项费用中,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有明确规定,大部分地方及时进行了发放。但由于占一半比例的安置补助费具体实施细则没有出台以及各地情况不同,还有大约55%的征地费没有落实到位,暂时存留在帐户上。

至此,应该说“县上拨下去的各项补偿费只给农民发了少部分……”的疑惑有了答案。办案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职业的敏感性又使他们产生疑问:余下的资金真的安全吗?

于是,他们对青神乡四岭村三个村民小组设在工行渠县支行的铁路占地征用费用帐户进行了查询。这一查,确实显现出异常:留在以三个村民组长名开户的征地费用帐户的171.5万元,在2008年4月9日转入了以四岭村村主任徐安清名在工行渠县支行开设的个人理财帐户上;4月17日,此笔款又从徐安清的帐户上转入了设在建设银行渠县支行“彭虹喻”的帐户。剩下在三个村民小组征地费帐户上的只有保折钱。

彭虹喻是工行渠县支行营业部个人客户经理。四岭村的171.5万元征地费进入理财帐户已是违规,这笔资金几经转折进入了彭虹喻在另行开设的个人账户更是蹊跷。征地费是专项经费,是不能被挪用、占用的。况且转出这些款得经过乡镇干部批准并配合才能完成。参与这笔专项资金倒转的人是为了什么?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当反贪局把调查情况向检察长向可成汇报后,向可成检察长敏锐发现,这些资金被挪用进行营利活动的可能性极大。立即部署进行初查,并指示:鉴于渠县境内正在建设的有达成、襄渝两条铁路复线,涉及沿线的所有乡镇征地费用银行帐务进行地毯式查询;初查方法上,要外紧内松,尽可能隐藏初查意图,以免打草惊蛇。

经过逐一查询,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在工行渠县支行开户的两条铁路复线帐户涉及琅琊镇、岩峰镇、土溪镇、天星镇、青神乡5个乡镇、10个村、35个村民小组征地费用专户,在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期间,共计有1100余万元相继被转入个人理财帐户,后又被转入其他银行开户的“彭虹喻”、“李万秀”、“彭亮”等帐户上。土地征用费帐户几乎成为了空头帐户。

1200万元专项资金

进入了理财帐户

土地征用款是失地拆迁农民的命根子。一千多万元与数千名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巨额专项经费被倒腾一空,引起了县、市党委、政府和工行市支行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相继作出指示:必须快速侦办,一查到底,必须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辉更是坐镇渠县检察院指挥、督办。渠县检察院迅速成立了以向可成检察长任组长,副检察长董代伟、反贪局局长郑洪卫为副组长,22名办案能手组成的专案办案组,并投入案件侦办工作。

根据掌握的情况,两条铁路复线建设土地征用费在工行渠县支行开户,是彭虹喻联系的;从资金转移看,资金流向了彭虹喻以及彭虹喻亲属的帐户。种种迹象表明,彭虹喻是巨款流转的中心人物。8月21日,正在市分行学习的彭虹喻被专案组检察官“请”到了渠县检察院。

据彭虹喻讲:“2007年初,我在经办部分乡镇两条铁路复线和其他工程征地费用在所在行设立专户和存储业务过程中,认识了涉及土地征用的青神乡、琅琊镇、岩峰镇等乡镇负责资金监管领导和部分村组干部。我知道这些款陆续取出了一些,还有相当数额停留在帐上,就向管理这些资金的相关人员推荐购买工行推出的‘灵通快线’理财产品,以获取更高收益,并明示正常储蓄利息交回做帐外,差额部分自己处理。开始他们拒绝,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专项资金,是农民的钱,不能动用。但经我多次劝说,他们也咨询过购买‘灵通快线’不会出问题,也就动心了。当时活期储蓄利息是月息0.72%,‘灵通快线’应该有2%以上的收益率。可观的差额对他们还是具有相当的诱惑。他们便听从了我建议,在我的协助下,在我行以村、社干部的个人名义办理了理财帐户,并将征地款专户上的钱转到理财帐户上。从2007年9月至2008年7年期间,有7个乡镇开设了9个理财帐户,转入资金达1200多万元。

彭虹喻的陈述和已经获取的帐据表明,彭虹喻伙同他人挪用征地款的事实确实存在。8月22日晚,专案组检察官将11名涉案人员――请”到了渠县检察院。

据青神乡负责专项资金监管的领导张德强、该乡四岭村村主任徐安清陈述:由于其乡所涉及三个村民组的组长不愿意保管存折,村委会决定存折由徐安清统一保管。2007年3月22日,三个组征地费326.7万元到帐,除按规支付了部分款项,余下173.5万余元留在帐户上。二人听彭虹喻介绍“灵通快线”可以个人捞点好处后,就找彭虹喻以“徐安清”名开设了一个理财帐户。2008年4月9日,将三个帐户上的173.5万元转入了“徐安清”帐户,除取出2万元,其余的用于购买“灵通快线”。

其他人陈述也与此大同小异:在彭虹喻的鼓动下,为了个人谋取收益差额,将土地征用款转入另设的理财帐户。经核查,共计金额12180.1万元。组成是:杨泉(岩峰镇专项资金监管领导)挪用达成铁路复线征地款412.32万元。(琅琊镇专项资金监管领导)、孙人康、(三台村支部书记)、杨一

安(琅琊村支部书记)、蒋成安(奉家村支部书记)挪用襄渝铁路征地款332.2万元。张德强(青神乡专项资金监管领导)、徐安清(四岭村村主任)挪用达成铁路复线征地款171.5万元。李治(土溪镇田家村二组组长)挪用达成铁路复线征地款100万元。谭中合(天星镇天星一组组长)挪用襄渝铁路复线征地款107.49万元。杜泽培(安北乡白岩村五组组长)挪用中石油钻井征地款60.5万元。罗荣春(渠江镇南坝村七组组长)挪用污水处理厂征地款34万元。

8月22日,渠县检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对彭虹喻和3名乡镇干部4名村干部立案侦查;将涉嫌挪用资金罪的4名村民小组长按照管辖权的规定,移交渠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同日,12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858万元打了水漂

据介绍,“灵通快线”兼具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是能够实时交易、实时到账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2%以上,高于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近3倍。如此说来,这千万元资金投入购买“灵通快线”理财产品,资金安全应该不会有闪失。但进一步侦查却发现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其中858万元打了水漂。

对这一事实,涉案的乡镇、村组干部也感到惊讶,不敢相信:“明明折子和卡都在我们手上,钱怎么会飞呢?”

彭虹喻却道出了原委:其暗自将这些资金转出,用于炒期货和股票投资,发生了800多万亏损。

办案检察官介绍说,他们在搜查彭虹喻家时,发现书房墙壁张贴了“上进”、“出人头地”、“奋斗”的字幅。据了解,彭虹喻从一所财贸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渠县一家商场工作,后调入工行渠县支行,其工作业绩在全行位居前列。他通过自学,取得了审计师、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资格证(CFP),取得CFP的,在全省工行系统也是屈指可数。高智商和过度欲望集于一身的人,有时会变成一个疯狂的赌徒。彭虹喻正是从这些“大客户”对他的信任和防范意识太薄弱中找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2007年6月4日,谭中合在彭虹喻的帮助下,将征地款107.49万元取出来开设了理财帐户,并开通了网上银行。出于信任,谭中合将密码和u盾都交给了彭虹喻为其理财。没有设防的100多万元,让彭虹喻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将这笔资金用来炒股票。为了避开本行对职员的监控,彭虹喻以自己名在建行渠县支行开了个人帐户,以“李万秀”名在工行渠县支行开个人帐户,并以“彭虹喻”、“李万秀”名开设了股票交易帐户,并在上交、深交两个证券交易所申请了股东帐号。后陆续将这100多元通过两个人银行帐户再转到股票帐户,进行股票交易活动。

当时股市还算红火,看着每天不菲的进帐收益,带给彭虹喻的只有短暂的兴奋。在他看来,翻云覆雨的期货交易,这样的博弈才是智慧,才是刺激。他相信,自己会成为大赢家。为筹集炒期货资金,他便尽力劝说李治、杨泉开设理财帐户。2007年11月、2008年1月,李治、杨泉分别将征地款100万元、412.3万元开设了理财帐户。彭虹喻利用李治委托其开户转存和帮助杨泉修改密码机会,如愿得到了帐户密码和U盾。

有了这500多万元可控资金,彭虹喻觉得大显身手的时机来了。他相继以“彭虹喻”、“彭小亮”、“张玲丽”等名分别在交行成都分行、工行眉山支行、建行成都五支行、建行渠县支行办理了个人储蓄帐户,以“彭虹喻”、“张玲丽”、“彭小亮”之名办理了期货交易帐户。然后经过系列转帐,将资金投入期货交易。

期货,确实给彭虹喻带来了刻骨铭心的刺激。至2008年2月底,在期货交易中,他获得了600万元的收益。这种成功,彭虹喻欣喜若狂。真应了一句老话: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贪婪的心态使彭虹喻忘记了期货市场涌动的巨大风险。他将赢利和本钱全部投入。3月初,行情急转直下,几天时间,就亏损近1000万元。400万元的黑洞,彭虹喻认为只是短暂的失利。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自信,只要有翻本的资金,一定会填平这个洞。于是,他又盯上了琅琊镇、青神乡、安北乡、渠江镇的征地款。这600万元资金,彭虹喻除200多万元用于归还土溪镇、岩峰镇急需用款和个人消费,其余300多万元继续投入期货交易。只是奇迹没有再度出现,换来的是血本无归的惨局。据司法鉴定结论:彭虹喻投资期货亏损855.5万元、股票亏损3.3万元。

据悉,彭虹喻涉嫌挪用公款罪,数额特别巨大,渠县检察院已将其移送达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渠县检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将另11人向渠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8年11月24日、25日,渠县人民法院对11人分别作出了3年至8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责令赔偿所造成损失的刑事判决。

(作者单位:四川省检察院)

上一篇:常见的几种价格欺诈形式 下一篇:全球通胀压力减退中要警惕通缩风险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