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时间:2022-10-22 10:32:23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新课程理念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改变了过去只把学生当作观众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往互动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和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不是为了培养简单的学习方式.另外,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盲目的放任,探究是为了揭示规律。

【关键词】创设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恰当地提出问题是把学生引导互动探究过程中来的第一步。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置疑、探究、发现的冲动和欲望,让学生置疑、探究、发现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

1.利用悬念型问题创设情境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

2.利用生产、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利用故事、游戏创设情境

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戏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丰富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影响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起推动作用。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讲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故事,欧拉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偶然间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啊!”

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通过实验,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一.教师的引导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好的学习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在课堂里教,最终目的在达到‘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老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方法的知识和认知事物的规律。

(1)读中求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产生疑问中获得知识的起点,而疑问的产生有赖于精读细研。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的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训练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学生那种“愤而求通”、“悱而难达”之态,面对学生思维阻塞的状况,教师要引导激励疏通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不是强拉硬拖,代替学生积极思考。提供思维活动的指向,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1.教师评价

(1)以激励评价为主。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评价也是一样,探究活动的评价,其功能在于通过实践反思,发现自我和他人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发挥个人的智能强项,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焕发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探究热情,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以过程评价为重点。预初学生的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探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并非开展探究活动的主要期望目标。为了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领会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的素质,评价的重点应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包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作用发挥、合作精神,特别是创新与实践的进取心和闪光点。

(3)以多元化评价为标准。参与活动的态度、战胜困难的勇气、运用知识的能力、方案设计的新颖、方法选择的合理、探究成果的创新等,都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

(4)以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为评价目的。数学探究活动相对削弱了结果评价,而更重视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解决问题的信心,对从事数学活动具有的好奇心、探索欲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不同方面的肯定评价,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其过程要有可操作性,需要我们去精心准备和设计,要加以正确引导,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明确探索是为了运用,在运用中进一步探索的数学思想。这样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才是科学的。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科学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上一篇:浅谈高校音乐教学的管理 下一篇:小学生趣味识字教学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