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地分居,孩子教育的是是非非

时间:2022-10-22 10:31:06

夫妻两地分居,孩子教育的是是非非

近年来,城市中出现了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夫妻中的一方在外地工作,孩子也主要由父母中的一方来承担养育责任。这类家庭中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健全的家庭,但因为长期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照顾,所以与单亲家庭的养育方式类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谓尝尽酸甜苦辣。

思思的妈妈的烦恼:

我们属于夫妻两地分居的家庭,每周相聚一次。我和女儿在深圳,思思的爸爸在广东阳江,两个城市发展的差距比较大,考虑到深圳的幼儿教育水平比较高,所以让孩子在深圳接受教育,因此,只有周末的时候,孩子才能和爸爸在一起,现在孩子都两岁了,即使爸爸把周末的全部时间都给了孩子,但每到周一爸爸要去上班的时候,孩子都会哭得很伤心,有时半夜醒来还找爸爸。看到孩子这样,我是既心疼又无奈!

盼盼的妈妈的烦恼:

我和盼盼的爸爸两地分居,盼盼大多由我带管。由于丈夫不在身边,孩子又小,再加上平时工作繁忙,我常常会因此感到孤独和苦闷。沉重的家务负担也往往使我烦躁不安,再加上尚不懂事的盼盼围着我不是要这要那,就是问东问西,我往往由于心烦而随口敷衍或一推了之,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我身边还有些朋友也是夫妻两地分居的家庭,她们则对孩子百依百顺,钟爱娇宠。我想请问各位有经验的妈妈和专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翠美解析: 孩子的生活需要照顾,教育需要辅导。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境,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家庭,家长一方的缺位容易使3岁之前的孩子出现缺乏信赖感和支持感的情况,例如无端哭闹、情绪起伏较大、易怒。接触久未见到的爸爸或妈妈时,也会表现出回避和烦躁。父亲或者母亲的长期缺席,会使孩子的行为出现性别角色的偏差,比如主要由母亲养育的男孩,会表现出更多女和性格特征。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就来听听大家的说法吧!

笑笑的妈妈:我觉得减少两地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负面影响,办法还是有的。可以尽量利用各种方法,如在家里经常放一放父亲的录像或利用电脑网络上的视频聊天,让孩子经常看到爸爸的形象,听到爸爸的声音。说说我的经验吧,我家笑笑今年两岁半了,在他1岁半时爸爸就被公派去日本留学,家里只有我和外公外婆照顾他。为了让笑笑知道还有个“爸爸”,我经常对笑笑说:“爸爸喜欢笑笑,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国外,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看笑笑。”我经常和笑笑的爸爸视频聊天,并协议用声音和图像来强化孩子的视听感觉。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也没太大关系。你在家一心一意把孩子培养好,使他既聪明又懂道理,善解人意,以后他长大一些,知道了父亲经常不在自己身边的原因,理解了父亲在外工作的意义,他自己会去主动克服这种生疏感的。

航航的妈妈:父母先要从意识上调整和孩子互动的行为模式,首先要明白,夫妻两地分居不等同于单亲,因为孩子可以同样获得父爱和母爱。如果两地辛苦奔波的爸爸妈妈,能够时时刻刻用所言所行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支持和理解,那么,想在夫妻两地分居的家庭中建立起安全、积极的亲子关系也并非难事。比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⒈夫妻双方要勤沟通交流,我家航航现在两岁半了,我和他爸爸每天都通电话,我会告诉他孩子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和我同时了解孩子的成长。⒉可以让孩子通过电话或视频与不在身边的家长进行交流,这样在孩子有需求时,家长可以及时给予回应。⒊我们要仔细观察孩子,结合他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合他的方法。

琪琪的妈妈:要让孩子慢慢了解、接受父母两地分居这一事实。父母不在一起生活是不得已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觉得,不管孩子跟爸爸在一起,还是跟妈妈在一起,家长都应该不断地教育他,事实上,即便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如果从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也几乎为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不要紧,父母的互动质量才是最要紧的,远胜于数量本身。所以,两地分居的夫妻,孩子跟妈妈在一起生活的,妈妈要经常跟他说,爸爸在什么地方,爸爸在做什么,爸爸是很爱你的,甚至指着爸爸的相片或来信来强化,让他知道有一个父亲。周末才能回家的妈妈或爸爸,要尽量跟孩子沟通,请抛开各种家庭琐事,多分配一些一家三口专属的温馨时间。哪怕必须要打扫卫生、逛街添置家用,也试着让一家人一起来做,说笑合作的过程中,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丫丫的妈妈:用心经营与另一半的关系。你或许会认为,这与子女教育无关。事实上,长期分居会造成夫妻沟通出现问题。比如说我吧,我在家独自照看孩子,平时很辛苦的,好不容易盼到对方回来了,可回来后他却睡上大半天,醒来后就一直陪着孩子,到第二天走的时候,我们交流和沟通的都非常少,我也知道他坐车回来的路上很辛苦,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也不好好陪陪我。这样,我免不了抱怨。他觉得自己大老远跑来看我,我应该对他好点儿,为此,我们发生争吵,以前宝宝小不懂事,现在他都快3岁了,每次看到我们争吵他就会不知所措。所以我和他爸爸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我们商量好一起用心来经营与另一半的关系,他也渐渐明白难得与家人相聚,所以他回来后我们就带孩子去公共场合,陪他玩耍。你也许不知道,社交情景中的温馨家庭互动,能够让孩子最强烈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存在,并从周围小朋友的羡慕眼光中增强自己的自尊感。总之,父母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参照。倘若父母间长期争吵、冷战,那无论一方怎样努力,也无法让宝宝对人际关系产生信任感。因情感问题产生的压抑情绪往往会让父母变得烦躁,更加容易误读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做出不适当的回应。

给独自带孩子的两地分居中的爸爸或妈妈的温馨提示

对于男孩的养育,妈妈请在制定规矩之外,更多地给予详细的行为指导。不要一味地对孩子的“调皮”加以反对和斥责,这容易让你和孩子的关系陷入“严管——逆反”的恶性循环。总是说“不准那么做”,不如心平气和地告诉他“试试可不可以这样……”或者说:“这样做,是不是更好呢?”

对女儿的养育,爸爸要更多地与女儿聊聊妈妈,帮助她树立母亲美丽、独立和关爱女儿的良好形象,还可以使用一些情节温馨的绘本故事让她明白妈妈对她深深的爱。

上一篇:说易行难,倡行“新二十四孝”还需制度支撑 下一篇:哇,他在后院造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