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洗涤剂与健康

时间:2022-10-22 09:36:28

生活洗涤剂与健康

生活化学洗涤剂正在逐步地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的豪华饭店、大众小吃摊,还是在每个家庭,我们都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衣物、果蔬、餐具、厨房、厕所……,几乎样样都有专门的洗涤剂备用。毫无疑问,洗涤剂们为个人保健和家居保洁提供了帮助。在这些被包装得多彩多姿的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过程中,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着危害。但这潜在的危害却常常被人忽略。事实上过度使用洗涤剂,无异于谋害我们的健康。

洗涤剂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剂可以致癌

目前家庭常用的洗涤剂主要包括用于清洁餐具、果蔬的洗涤灵、洗洁精,用于清洁衣物的洗衣粉、织物柔软剂,用于厨房、厕所清洁的去油净、洁厕灵等几大类。这些洗涤剂虽然用途不同,但绝大多数都含有低毒或微毒的化学物质,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生活洗涤剂实际上是将石油垃圾开发的副产品。由于它溶于水,所以它的本质一直被忽视掉。生活洗涤剂的洗污能力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因为表面活性剂有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渗入到连水都无法渗入的纤维空隙中,把藏在纤维空隙中的污垢挤出来。而化学洗涤剂则挤在这些空隙之中,水难以清洗它们。

同样,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渗入人体。沾在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渗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进入人体内的化学洗涤剂毒素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血液酸化,人容易疲倦。这些毒索还使肝脏的排毒功能降低。使原本该排出体外的毒素淤积在体内积少成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肝细胞病变加剧,容易诱发癌症。

生活洗涤剂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据有关报导,人工实验培养胃癌细胞、注入化学洗涤剂基本物质LAS会加速癌细胞的恶化。LAS的血溶性也很强,容易引起血红蛋白的变化,造成贫血症。化学产品的泛滥是人类癌症越来越多的最大根源,而化学洗涤剂是人类最直接最密切的生活用品。

人们在广泛的使用生活洗涤剂洗头发、洗碗筷、洗衣服、洗澡的同时,化学毒素就从千千万万的毛孔渗入,人体就在夜以继日的吸毒,化学污染从口中渗入,从皮肤渗入,日积月累,潜伏集结。由于这种污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很明显,因此,往往会被忽视。但是,微量污染持续进入体内,积少成多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人体的各种病变。据健康保健专家介绍,由家用洗涤剂造成的化学污染是近年来白血病、恶性淋巴病、神经细胞瘤、肝癌等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经期等特殊时期最危险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洗涤剂大都含有氯化物,过量接触或吸收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有研究表明,洗涤剂中的烃类物质,可致女性卵巢丧失功能,或致孕妇卯细胞变性,卵子死亡。临床发现不女的不孕与长期使用洗涤剂关系密切,洗涤剂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还有致胎儿畸形的危险。

专家提醒,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使得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因身体代谢功能改变,对化学用品的敏感性增高,会增大自身受伤害的几率。女性在这些特定时期应特别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使用洗涤剂类清洁用品。

洗涤剂是“杀手”

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洗涤剂中含有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有潜在的致畸作用,会导致活性及数量下降。

据专家介绍,洗涤剂中含有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造价较低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易产生泡沫,并具有较好的去污能力。但是高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破坏生物原有的生理平衡机制,干扰生物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作用。对生殖系统而言,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明显降低的活性。

应该指出,实验中的洗涤剂是通过涂抹、注射、口服进入小鼠体内,并在体内停留12周,剂量也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要高得多。可见,只有长时间、高浓度地接触洗涤剂,才可能对生殖细胞产生影响。因此只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就能大大减少它的危害。

造就粗糙“主妇手”

我们用洗洁精每天洗洗涮涮时,手对洗洁精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出现排斥反应,比如起红点、痒等,形成“主妇手”:干燥、粗糙、没有弹性,偶尔还会出现褪皮现象。原来洗洁精中都含有对皮肤有害的化学成分,这种化学成分在去除油污的同时从皮肤中吸取水分,让手变得干燥、敏感、脆弱,使手部皮肤失去保护而变得粗糙。

洗洁精到底该不该用

国家对洗洁精产品质量实施了严格的卫生规定。例如,洗沽精中不得使用一般洗涤剂常用的增白剂、酶制剂;其中的细菌含量应控制在符合卫生标准的范围内;内含的铅、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有关规定;用于洗涤蔬果时不应影响其色香味,不能破坏其营养成分;对餐具应无腐蚀作用等。因此,符合国家质量检验标准的洗洁精,安全系数是比较高的。

相对而言,洗洁精的残留物问题反而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使用洗涤剂的常见误区

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导致洗涤剂进入人体内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有创口时,会由伤口进入人体内;洗涤剂使用过程中清洗不彻底,使之附着在餐具和蔬菜水果上,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我们使用洗涤剂有很多误区,应该引起注意。

马马虎虎流水冲:许多人以为用流动的水随便冲一下,就可以将附着在果蔬表面残留的洗涤剂冲掉。岂不知要彻底去除还需要给洗涤剂一些溶解于水的时间。流动的水只能将部分洗涤剂冲掉,还有一部分的洗涤剂因为没有来得及溶解到水中,依旧留在果蔬表面。

没完没了清水泡:既然洗涤剂有一定的溶解时间,那么长时间的浸泡是否就可以将其完全清除干净呢?事实上,洗涤剂溶解在水中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因此理论上说,浸泡15秒和浸泡2小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如果浸泡时间过长,溶解了洗涤剂的水往往还会重新渗透到果蔬中去。

手有伤口勉强洗:手不小心划破个口子,洗涤剂则会通过创口随之进入身体,比平时间接接触的浓度陡然增高数十倍,对身体的影响自然大得多。

干毛巾直接擦试:将浸泡在洗涤剂中的餐具拿出来直接用干毛巾擦拭,看起来好像可以使得餐具干干净净,不会残留洗涤剂。实际则不然,干毛巾将水分吸走,表面残留洗涤剂的浓度反而会升高,这也是不可取的。

如何正确使用生活洗涤剂

用洗洁精洗餐具、食物要尽可能用清水冲净。一般不油腻的餐具,不必用洗洁精;水果、蔬菜一般少用洗洁精;必须使用洗洁精时,应先将洗洁精稀释后再使用,并注意多冲几次。

洗洁精洗涤餐具时,主要有两种洗涤方式:(1)浸泡洗涤时,将洗洁精用水稀释成200―500倍(洗涤浓度以0.2%~0.5%为宜),浸泡时间以2分钟到5分钟为宜,用海绵或抹布擦洗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2)洗洁精直接倒在海绵或抹布上,沾取少量水后擦洗餐具(注意戴上橡胶手套),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建议采用第2种洗涤方式,该方法洗涤浓度高,洗涤效果较好,即使对于较重的油垢来说,也能较好地洗净。

清洗蔬果一般步骤是,先用清水冲洗掉蔬果表面的污物,再加入洗洁精浸泡5~10分钟。注意加入洗洁精的量不可过多(浓度一般在0.2%左右为宜,或遵照洗洁精的使用说明),以免冲洗不彻底,造成残留;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洗洁精过多地渗入蔬果,导致内含的维生素流失,营养价值下降。浸泡完毕后,要用流水冲洗2―3次,再对蔬果进行摘、切等处理。

同时,使用清洗剂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在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时,不要将不同的洗涤剂混合使用,以免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增大危害;在洗涤衣物时,应控制和减少洗涤剂的使用量,洗衣机洗涤完毕后应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并悬挂在空气流通处加速洗涤剂的挥发;在使用厨厕洗涤剂前,应注意稀释使用,并提前打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如果皮肤沾染厨厕洗涤剂,应立即用清水加以冲洗。

掌握正确的安全措施

我们当然不必因洗涤剂潜在的危险性就对它完全敬而远之,最好的应对之策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掌握正确的方法,将危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专家建议个人无论是使用厨厕洗涤剂,或是洗衣、清洁餐具等,都不要超过40分钟,而且应戴上橡胶手套,避免手部与洗涤剂的直接接触,在洗涤后用清水冲洗手部,避免残留有害物对皮肤的损伤,并涂上护肤脂,以防皮肤老化。

上一篇:太极拳让我享受健康 下一篇:老年人睡眠不宜超过六小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