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纪录片《藏北人家》的艺术技术手段

时间:2022-10-22 08:47:20

解析纪录片《藏北人家》的艺术技术手段

摘要:纪录片《藏北人家》透过藏北牧民那和谐安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记录了藏北牧民始终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和谐一致的劳动与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导演在对内容的艺术处理上也非常成功,给人以不可抗拒的纪录魅力。

关键词:解析 纪录片 艺术技术手段

纪录片《藏北人家》是王海兵导演的代表作之一,曾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FIPA)并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全国电视外宣节目荣誉奖。这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牧人措纳一家人在藏北草原上一天的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然而本片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质外,导演在对内容的艺术处理上也非常成功,给人以不可抗拒的纪录魅力。本文将从场面调度、音效、剪辑以及同期声的运用等艺术技术层面解析该记录片。

一、镜头与角度

首先我们先从镜头与角度的方面分析一下该片。在镜头语言中,推镜头则是一种强调手段,推的过程就是引导观众聚集的过程。拉镜头通常给人意想不到之感,有设置悬念,解答悬念作用,并且具有展示功能。适合于由局部引向整体的介绍。画面先是远处的草原和湖水,拉镜头,画面是广阔的草原,草原一望无尽展示生活原貌,表现了藏北原始、天然的美,同时也表现了它在人文物质方面的匮乏。而固定镜头则信息量大,节奏快。通常被摄对象位置、姿态、外表变化,用镜头切换形成节奏和韵律。在纪录片《藏北人家》里,摄像并没有用长镜头来表现措纳家人摆放物品的过程,而是用了几个固定镜头就清楚地展现了措纳家的原貌。角度的使用在片中很具特色,比如超常规视角镜头:在《藏北人家》中拍摄措纳放牧以及纺羊毛的画面都是用的仰角镜头。这样的超常规视角的镜头,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刺激,也避免了常规角度的审美疲劳。另外,背面角度的使用也非常成功。背面角度既使观众看到主体人物,又能看到主体人物关注的对象。背面角度使观众看不到被摄者的表情,从而产生疑惑与好奇,留给观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以人物姿态语言作为主要造型语言,既含蓄又生动。

从构图来讲,《藏北人家》很讲究画面的明暗配置与构图对称。恰当地运用明暗配置,有利于突出主体,也有助于画面的均衡。明暗配置能形成不同的影调、对比效果及画面结构。由于明暗配置是全远景画面的评价标准,片中大面积暗影调中出现一小块亮影调,或在大面积亮影调中出现一小块暗影调,都会引起观众的注意。那么在片中明暗配置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选择早晨或傍晚拍摄易形成暗部影调;逆光以“形”造型。要有气韵的流动,光影生动;有绒毛的东西用逆光、侧逆来拍摄。在纪录片《藏北人家》中的空镜画面都是选择这两个时间,并且拍摄了牦牛等镜头。这里还需要提到的是片中形成画面构图对称的方法:寻找倒影。在片中摄像遇到大光斑就摇起来寻找倒影,遇到水面也有意识的拍摄倒影,形成对称结构。

二、镜头的组接技巧

在片中,导演很注重画面成组使用。“组”的概念在数量上指三或三个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指相关性。电视创作要用成组的镜头思考,要成组的拍镜头、编镜头。在《藏北人家》中很多镜头都是成组的,比如在展现草原风貌时连续拍了四个堤岸的镜头,尤其是前三个镜头。这三个镜头都是水草丰美的草原,而且又都是固定镜头。这组镜头把藏北牧场的特色展示出来了。

片中无技巧转场的运用也非常流畅自然。如措纳拿着羊毛进帐篷的转场段落,伴随运动主体进行了场景转换,过渡自然。又如《藏北人家》掷色子的游戏片断,导演利用了特写镜头与前段转场。另外片中还多次用到了拉镜头转场,随着镜头的拉出,第一场景越来越小,第二场景越来越大;以及解说词帮助转场,“丈夫出去放牧,女人们就在家中做各种家务活” ,这是一句典型的转场解说词。

组接一组镜头应围绕特定含义的表达,选择合理的镜头顺序。在片中主要就有平行式、对比式和积累式三种组接方式。在表述这一家人一天的活动时,影片采用了两条线。一条是措纳外出牧羊的线,一条是以挪隹为主的在家劳动的线,即平行式。这类似于《海与沙》,这样两条线索平行铺陈,展示了不同形象,强调的是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加深了观众对藏北一家一天活动的理解。当讲到天气对措纳一家生活的影响时,画面由晴朗的蓝天绿草,一下切换到乌云密布的场景,即对比式,增强了表现力,形象地强调了坏天气对牧民的影响。而影片在交代一家人的居住情况时,用了一连串画面:简陋的帐篷、帐篷顶的绳子、锅台、帐篷边的口袋等,即积累式。镜头形象的积累形成整体感,让观众对措纳一家的居住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三、解说词的创作

《藏北人家》画面连续展现了若干个羊群的镜头,解说词就从羊说起。这段画面始终没有出现牛和马的镜头,解说词便只轻轻一点,一笔带过。“他家有200多只羊……”200多只羊而没说具体是200多少,复杂数据宜粗不宜细,纪录片一般用比喻方式描述数据,而不报道其本身。“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点出了藏北牧区的现行体制。接下去一句“措纳家的财产在藏北属中等水平”,把措纳的牛、马、羊这些个人财产拿到藏北这个大环境中去比较,使我们从画面上的羊群,了解到藏北牧区的体制和藏北牧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解说词应从具体写到抽象,从事实写到理念。

《藏北人家》中,每一位观众在画面上寻找树,接着观众又注意到了帐篷的颜色,“藏北牧民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编织而成,藏北牧民的帐篷与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蒙古包常常带有一些颜色” 。这里,解说词又在引导观众观察帐篷的颜色、材料。联想到与蒙古包的区别。所以,解说词担负着引导观众观看重点内容和深入思考的作用。解说词应引导观众观看和思考画面上的重要内容。

《藏北人家》画面:曙色、香炉、祭神。解说:“……希望这一天平平安安地度过。”解说:“帐外白玛忙碌着……女人追求的是自然的美。”在这里有三个场景,一是祭神;二是捡牛粪;三是女人爱美。在片子中,这三段是连着的。解说词脱离了画面可能读不懂,如果读懂了,解说词可能就有问题。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而单独存在。《藏北人家》解说:“酥油是藏民主要的食品,人们把贮藏酥油的多少视为财富的多少,措达一家一年储存酥油五六十公斤,除小部分上交外,其他为自己支配。”解说词写什么?写背景。作为一种背景解释,它没有重复画面,而是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画面是体现不出来的。解说应围绕画面的细节展开,深化和升华细节,讲述与细节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解说词不应简单重复画面。《藏北人家》中措纳吃饭、洗头的镜头,解说围绕牧民的婚姻观、价值观展开。在这之前,提到措纳不识字,相信宿命论,喜欢平静的生活等,这些内容都需要用事实来承载。用解说词来讲述观念时,选用具体的合适的细节画面来承载。

《藏北人家》画面:措达照样回来,一家人吃饭。青稞和酥油混合的一种食物。解说:“这种食物叫三巴,它的吃法很特别。”解说词是为看而写,要为观看留下时间和空间,吸引观众看画面。如果观众听解说就明白了,那不是好的解说词,好的解说词能留给观众思想回旋的空间。

纪录片《藏北人家》透过藏北牧民那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记录了藏北牧民始终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和谐一致的劳动与生活。导演王海兵注重感受与体验,善于运用熟练的艺术技术技巧,成就了他不可复制的风格。

(责编 张敬亚)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下一篇:读写结合 常抓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