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催生公众新闻空间

时间:2022-10-22 08:17:40

“两会”报道催生公众新闻空间

每年第一季度,是“两会”季节,各省、市“两会”陆续召开,引发都市类综合性报纸的同城新闻大战,媒体间无不投入精兵强将,精心策划,力求“出彩”。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则又是更重量级媒体间的实力之战、创新之战。综观这几年各级“两会”报道操作手法的演进,就会发现很多变化值得总结、思忖。

从宏观角度看,民生话题成为“两会” 报道的首要选题。以央视“两会”报道为例,今年全国“两会”之前,王小丫已经开始征集“一封家书”,“我有问题问总理”、“两会民声”等栏目也提前启动。而在各地“两会”报道中,无不紧紧围绕民生做文章,有的则干脆将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民生报告入题。民生话题成为“两会”报道主题既是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对受众生活需求的满足,更是公民社会日渐完善过程中作为媒介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

正是这种高度一致的精准定位激发了媒体间的创新活力,引出更多值得借鉴总结的变化。简单概括,即:多思想源取代了单一论点;会内外互动消弭了公众参政议政的心理围墙;新闻处理更注重本地化、特写化;信息传播方式在生动活泼中寻求穿透力;新技术运用、新闻生产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些特点,有的在一篇报道或一个新闻策划中集中体现,其背后则是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的模式创新。

近读《对话――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发现这本书很值得研究。该书是CCTV《对话》栏目组去年“两会”专题《春天的约会》的结集。栏目组结合“两会”,把公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改革、教育、社保、就业等7个论题依次展开,与以往“两会” 报道话题式采访有很大不同的是,他们既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的相关官员为主嘉宾,也请更基层的会外相关行业人士、甚至是市民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每一个论题的引出,都与一位具有切身经历的普通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任何论题都是通过聚焦一个人的命运、遭遇引出,一下子就使得易空洞宽泛的主题边界变得集中并有了浓浓的人情味。以往单纯的说理儿变成了先见人见事、再见理儿。今年山东省“两会”,这种电视人的成功尝试也在市场综合性报纸中有了明显的体现,无论是《齐鲁晚报》的“两会连民生”专题策划还是《生活日报》的“两会点对点”,都是“你点题我采访”。会外采访与互动丰富了报道内容也拓宽了更广阔的新闻视野。而作为地方都市生活类报纸,他们更注重新闻的“落地”,时政新闻本地化、特写化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新闻操作理念,它至少带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一个以公众为本的新闻显然要比一个以记者为本的新闻更理性、更生动,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二是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于媒介,在于让更多公众意识到可以介入,并能在事实上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拥有发言权;而公众通过媒介进行广泛参政、议政,又增加了媒介本身的可信度,在传者、受者的双向互动中有效提升了传媒影响力。

以上启示,其内涵实际上与公众新闻的特征高度吻合。

其实,新闻人对政府的许多工作允许不允许公议、对公议过程敢不敢进行舆论引导似乎一直视为雷区,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因此,“两会”期间报道所显现的公共新闻的操作模式一直没能被有效复制到日常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小事互动、大事不(互)动正是当下媒体有待突破的命题之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2月8日,专门召开基层群众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即将在人代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一个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群众参与的报告,要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 温总理的话值得新闻人思忖:很关心、愿意听、听得懂、能参与、能管用,这难道不是日常时政新闻报道领域同样适用、政府与老百姓同样乐见的一种新闻传播模式吗?

通过正面的、有益的报道,公众新闻将有助于形成社会观念,更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社会积极的力量。把公众和媒介联系起来,实现新闻民主,使更多公众在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活跃起来,其实也是社会转型期城市建设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随着播客、QQ群、网络社区的崛起,一个业已存在多年的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正在被打破,公民社会正逐渐得以完善。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新闻人跟上时展的必修课。而“两会”报道显现出的公众新闻特质应该得到更大空间的探索。也许,机械地将民生新闻与公众新闻硬行定义化区分、割裂,以为谁是谁的升级换代产品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作者为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上一篇:严肃媒体不宜煽情 下一篇:当评委,我经常满眼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