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贫困山区农村产业选择和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2 06:55:00

川西北贫困山区农村产业选择和发展研究

[摘 要]对川西北贫困山区农村实地调查发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充分利用山区非耕地资源,选择林果业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对推进川西北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川西北;山区农村产业;林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89-02

一、相关研究概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研究代表性的有:陆远权(2009)指出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村工业发展落后,第二、三产业的比例较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并提出对策;李建强(2009)指出了贫困山区农民自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马征杰(2010)以陕南汉中市为例,介绍了秦巴山区庞大的贫困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正确处理好人口、生态、环境发展关系的对策和建议。可见,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状况在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三次产业比例仍不协调,以第一产业为主,整体上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很少有学者针对川西北贫困山区进行研究,本文以川西北贫困山区的典型—青川县为例,探讨川西北山区农村如何进行产业选择和后续发展问题。

二、山区农村产业选择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区域的自然基础条件不同,产业的选择不能脱离了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要深刻认识到资源优势与不足。川西北境内群山起伏,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并且质量低劣,特别是“5·12”地震后,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该地区生物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川西北农村在进行产业选择时要密切关注该产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应以及经济效应。

3.有利于农民致富原则

据调查,川西北贫困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如何让农民增收、发家致富应成为各种政策实施的出发点。

三、青川县农村产业的选择

青川县应深刻认识到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区非耕地资源,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林果业,在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1.地理环境决定了林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青川县内江河纵横,切割剧烈。“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三年两洪涝,十年九干旱,年年灾情多”是青川县农业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并且耕地质量低劣、农作物增产的潜力小,全县的耕地主要分布于坡面,而绝大多数旱地没有灌溉条件。这些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因素,却适宜林果业的发展,加之境内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适宜,立体气候明显,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地理环境。

2.林果业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根据对青川县7个乡镇的90户农家339人的抽样调查资料,整理出了地震前家庭经营的收支表,根据公式:投资报酬率=利润/投资额,得出2006年种植业的投资报酬率为62.2%,林业为278%;2007年种植业的投资报酬率为-17.6%,而林业为218%。可见林业使农民收入增加的空间很大,林果业的产业化有利于将青川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之林果业的开发有利于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也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青川县林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资金和技术短缺

林果业开发牵涉面广、涉及农户多、占地范围大,要想把林果业做大做强,尤其是当作主导产业来做,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作为依托。从果树的选址、择种、育苗、栽培、剪枝、嫁接到病虫防治,都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目前县级财力薄弱,财政投资力度不够,农户融资较困难,导致许多农户无法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生产设备。此外信息流通缓慢,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也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

2.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

在对青川县7个乡镇的实地调查中,随机抽取340人,其中小学以下学历占38.6%,初中学历占24.8%,高中学历占9%,大学学历占4%。山区村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较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只顾眼前利益制约着农民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3.林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青川县还没有果树标准化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没有龙头企业拉动,特别是青川县的林果市场还没有发育完善,政府在产业发展前期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良莠不齐。

4.林果产业发展中后期阻力大

生产周期长、市场反应能力差、风险较大是林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而农民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这种关系决定了林果产业在发展的中后期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此外自1986年起,青川县加大了退耕还林的力度,耕地面积的减少,从短期来看,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农民的收益,此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当地农民继续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还直接影响退耕还林的成果以及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五、青川县林果业发展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保障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发展林果业首先需要资金支持。据调查,种植1亩猕猴桃每年要花费约3000元,种植1亩苹果则需要1700元~2000元。而农民能用来抵押的物品很少,一般农户小额的信用贷款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特别是“5·12”地震后,县级财税收入下降,而短期农业贷款增长了约27%。目前青川县主要从事农民贷款业务的是信用社,贷款的额度非常有限,还没有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只有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保障体系,设立专门针对果农的贷款制度,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如实施减免利息政策,以未来的林果收益作为抵押物品,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才能坚定农户发展林果业的信心,全力推进山区林果业发展。

2.政府提供统一培训,给予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青川县农业长期从业人员约有80人,林业生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约10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政府应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各种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下乡到林地现场进行指导,使农民都能掌握育苗、种植、嫁接、栽培技术,帮助农民靠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在乡村设立生产技术工作站,不仅可培养技术人员,更能促进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提高单产量,创造更高收益。

3.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林果业的健康发展

配套、完善的经济政策不仅对因开发林果业利用土地资源而产生的副作用进行有效的防范,还能保障林果业开发区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解决了林果产业发展中后期阻力大的问题。当然,在制定政策时要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予以修正和调整,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来保障林果业的有序发展。

4.完善经营体制,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完善经营体制,主要强调的是产后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等服务工作,也包括产前育苗、肥料及农药的供应和产中的护理和病虫防治工作,逐渐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林果产业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保鲜问题是关键,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保鲜技术或者引进先进的保鲜冷冻工业设备和技术,同时加强生产中的监督工作,以便于问题的及时处理。产后销售可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目前青川县的林果市场还没有发育完善,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制定科学的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在林果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应充当监督角色,促进林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远权,蔡扬波.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8(3).

[2]李建强.做好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3]马征杰.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矛盾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

[4]来亚红.浅议区域生态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应遵循的原则[J].现代农业,2006(4).

[5]王娜.河北省燕山地区林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

Abstract: The site investigation on impoverished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reveals that rural industry presents inferior Hierarchical structure state and productive structur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re not reasonable inside the three industries. How to do industry selection and promot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impoverished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alization of shaking off poverty and getting rich of peasants.

Key words: the Northwest Sichuan;impoverished mountainous rural areas;fruit industry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0ZA028)资助。

上一篇:云南民族经济发展与资本结构调整的耦合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工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