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家家”

时间:2022-10-22 06:46:43

创业“过家家”

前不久,无意间去了中关村的车库咖啡馆和3W咖啡馆,瞬时被里面的气味震住:那是一种混杂成功欲望、聪明、痛苦、急切与无奈的荷尔蒙气味。让人又振奋,却又有点想哭。再出来一看,那条长约1000米的大街上,散布着无数间这样的咖啡馆、书店。据说,徐小平、李开复等投资圈大神时常出没于此,喝杯咖啡间,几方人员一聊,可能一个项目就谈成了,一群丝的命运就此改变。

车库咖啡是从硅谷出来的模式,也是源于车库创业的传奇,它的影响堪称魔力。传统的言几又书店被这几家咖啡馆一包围,也似乎即刻变身为一家创业书店。他们的沙龙分享区,也是那种三两导师在上面讲、下面坐三排创业者的划分方式。

20年前,创业的聚焦点还是在海龙商城的硬件柜台后,以倒买倒卖的方式进行,一节柜台可以租到10多万元,寸土寸金;10年前,创业的聚焦点在各大酒店的酒廊、咖啡吧和雪茄吧,投资人是救世主,用资本帮你砸出一片市场;而在当下,模式、技术和资源才是创业的关键。所以坐在那里一天,花30块钱买一杯咖啡,获得一整天创业新思路的极客、丝和宅男们,他们的大脑才是创业的主场。而投资人必须屈尊,从五星酒店降落到这样暗黑潦草的咖啡馆内,发现下一个10年的主题。

紧跟着IT创业的,是媒体人创业。

从“本来生活网”到“良仓网”,再到现在的“悦食中国”,很多传统媒体人都在转型并发挥自己的特长,磨枪上阵。创业已经超越商业和经济这些静态的、大而不当的词,成为这个时代新的潮流。它更个性化、更动态也更富于活力。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创业像现在这样,已经不只是一种赚钱或者自我实现的途径了。在某种程度上,创业已经进化成为这一代人的本能。当人们有一个想法、有一个创意,本能就是将它实现出来,将它变为功能性的产品,再加上一个故事,一个微博或微信账号,用一个淘宝店的地址,将它送到更多人的手里。它更像“过家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因。

理所当然的是,当创业变得比找工作还要易如反掌时,门槛放低,含金量和失败率必然大幅攀升。夸张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两年内去过5家公司,全都许诺有期权或者股票,甚至其中有些还兑现了。每进一家创业公司,他都对北京的某个犄角旮旯加深了解――因为创业公司大多只能在五环外租房办公;而且每换一家,他都会新添一种毛病,包括脱发、肩痛、腰椎间盘突出,甚至视网膜脱落……最终他发现,所有的投权、期权和红利,加起来还没有过去他在一家公司打工时攒的钱多。

当然,创业所体验和学会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心态完全不一样,付出和回报也不一样。说到底,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人生六十载,都要找个方法消磨和打发。最终变成乔布斯、马云和雷军的,注定必然是极少数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主流成功学的负面作用也已经被大众消化了,这个时代看重的不再是偶像的激励作用和粉丝纽带,也不是你能从前行者的身上学到什么,而是你能为这个时代做出什么,创造出更不一样的东西。这些创造大部分注定是失败和炮灰,但在一个创业狂欢的年代里,这也就是我们打发时间的方法。

(作者为《单读》主编)

上一篇:应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比较 下一篇:“双十一”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