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2 06:46:27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01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的增多及女性生殖道感染增多,慢性盆腔炎(CPID)也增多,因此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顽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急性发作,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余邪未尽,瘀积胞宫,以致脏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所致。中医古代文献所论的“腹痛”、“带下”、“月经失调”、“Y瘕”等篇可作为本病的辨证和治疗的参考。病因病机:本病多由于湿热瘀结或寒凝血滞于胞脉,久而Y瘕内结,影响冲任所致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和痛苦,而单纯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我院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耳针、中医的辨证论治慢性盆腔炎,加上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的1月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100例和对照组单纯治疗100例,年龄20-50岁,平均(29.8±2)岁。病程半年到九年,平均病程2.8年。2组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5]患者多有分娩、流产、诊刮、上环、取环,生殖道感染史,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下腹坠胀疼痛,腰骶i痛,有时伴有坠胀,多在劳累、后,月经前后加重,也可伴有白带增多、尿频、痛经、不孕等。妇检:子宫体压痛,活动受限,两侧附件区压痛明显,或可触及包块,宫旁一侧或双侧组织增厚压痛等。均符合《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

1.2 疗效标准判断:

治愈:疗程结束后,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无异常。显效:疗程结束后,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盆腔充血减轻,包块缩小。无效:疗程结束后,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症状无变化,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除中药保留灌肠.耳针.中医的辨证论治外,急性期要抗炎治疗。

2.1 根据临床不同的症型采用口服中药治疗。

2.1.1 湿热淤结型

主要证候:常有低热起伏,腰i腹痛,经行或劳累时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经行先期,带多色黄秽臭,大便秘结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或濡数。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案举例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莪术、桃仁、红花、香附、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茯苓、猪苓、泽泻、赤芍、丹皮、茵陈、黄柏、栀子、牛膝、车前子。

2.1.2 寒凝血滞型

主要证候:小腹胀痛有冷感,腰骶酸痛,行经或劳累后则甚,经行后期,色紫有块,得温则舒,带多清稀,舌淡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治疗原则: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方腰举例: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穹,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2.2中药保留灌肠

2.2.1 中药保留灌肠的基本方组成:茵陈20、连翘15、蒲公英30、大青叶30、紫花地丁20、红藤30、蒲黄30、鳖甲30、升麻20、桔梗20、酒大黄4、琥珀4、金银花15g,有炎性包块或附件明显增厚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g。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制香附,木香各10g[3]。

2.2.2 方法灌肠用物准备治疗盘一个液体石蜡棉签一次性灌肠袋输液架一次性中单卫生纸屏风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具体方法:月经干净三天开始,10天为一个疗程,用药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每日一剂,每次100ml,中药灌肠的温度32度到42度左右,灌肠前,应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保留时间半小时以上。灌肠器选用一次性灌肠袋,每次灌肠后将一次性灌肠袋毁型。一般选择胸膝卧位,如为老年患者可采用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15cm,臀下铺一次性治疗巾,充分一次性灌肠器的肛管端,用液体石蜡肛管及,插入肛管深度25-30cm,滴速30-60滴/分,要求液平面距肛管不超过30cm,拔出肛管后,用卫生纸在周围轻轻擦干净,灌肠后,让病人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在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有无腹痛、腹胀、排便感,如有应查明原因,减慢灌肠速度。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腹痛剧烈,需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4]。

2.3 耳针疗法

取穴位:子宫、内分泌、三焦、脾、胃。方法:医者或患者用手指施行按压(揉),以使局部产生酸、胀、痛、麻、热等感觉,持续约3分钟。此后,每日自行按压(揉)3-5次,每次3-5分钟,以产生酸、胀、痛、麻、热感觉为度。每次施双侧耳廓,并保留3-5日,待调整耳穴后再重新贴压。每5-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日左右。压丸贴好后要加强刺激作用,常采用按压法和按揉法。

2.4 心理疏导:多数病人因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易产生焦虑忧郁烦躁情绪,医生应与患者积极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中药保留灌肠、耳针、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目的,达到治疗的效果。饮食宜清淡、富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禁生冷辛辣厚腻制品,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尤其经、带、产手术后的卫生,慎起居,节,防劳累,避寒湿,提高身体自身素质,增强抵抗力,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结果

通过我院200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100例综合治疗:治愈78例,显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96%。;100例单纯治疗,治愈54例,显效21例,无效25例.有效率75%。P

4.结论

4.1 中药保留灌肠是经过直肠粘膜吸收促进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盆腔病变组织,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炎症的渗出,加速局部炎症的分泌物的吸收,粘连组织的松解,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炎性包块的吸收,同时,直肠给药,避免了药物对肝肾的损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作用,具有操作简便,药物利用高,直接作用病变部位,用药安全等特点,目前临床应用较多,广泛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而备受关注[2]。

4.2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达到治疗的目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于病灶,取得疗效。

4.3 耳穴压丸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泛,简便易行,凑效快速,刺激保留持续性,费用低廉,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尤其对于害怕针刺的人更为适合,非常适合居家自疗和自行操作[7]

4.4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疑难杂症之一,患者常因久治不愈而十分痛苦,给患者精神上、经济上均造成很大的负担,也是引起继发不孕症的重要病因,严重地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通过局部灌肠、耳穴和全身的中药辨证有机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满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综合治疗尤其中药保留灌肠和耳穴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更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6]。

⒖嘉南

[1] 马莉,孙琴.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5(10):175-176.

[2] 吕霞.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2,30(6):89-90

[3] 陈夏仙.中药灌肠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2:78

[4] 钱秀红.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0.22(5):439

[5] 刘玉云.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J].中外医疗,2012,01:7-8

[6] 高 妍,卢东方.中药灌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比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3,28( 2) : 21

[7]史华平,周良燕. 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 12) : 1854

上一篇: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一篇: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