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老年业余合唱活动探究

时间:2022-10-22 06:15:58

常德市老年业余合唱活动探究

【摘要】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合唱是老年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老年合唱是常德市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由于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摸索,探究。

【关键词】老年心理合唱训练方法

我国合唱艺术诞生在20世纪初民族内忧外患之际,相继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合唱曲,如《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祖国颂》、《我的祖国》等,这些精典的曲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至今还广为流传,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合唱艺术不断发展,并逐步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当今,老人是群众性合唱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许多文化基础较好的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老年人参加合唱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03年12月,文化部和广州市政府在广州举办了“老年人合唱节”,老年人参与热情之高令专家和各界人士叹为观止。

常德,湘西北地区一座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的人们世代传唱丝弦戏。近几年,公园里、社区内不时传来老年人悦耳的合唱,老年人聚在一起唱歌已成20 为一种新时尚,也成为城市文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9年9月, 在常德市纪念建国60周年合唱比赛中,老年合唱团以一首轻松、幽默而富有朝气的合唱曲《阿拉木汗》喜夺金奖。

据统计,现在我国60 岁以上人口有1.44 亿,占全国人口11%,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大思想家孟子也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已成为社会力量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老年人更注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 关心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怎样丰富和提高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是人们日益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老年合唱团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新事物。

老年人心理特征:从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况看, 现阶段老年人所呈现的平均寿命长、健康余年短、疾病余年长、心理健康期短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健康状况。许多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或退出了家庭的主角地位,与同事的见面减少了,社会事务的参与减少了, 一些家庭子女因忙于工作或组建自己的家庭而与老年人分住,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普遍存在苦闷、孤独、抑郁、烦躁、多疑、健忘,甚至幻觉和厌世等心理问题。按照当今许多社会学家的归类,老年人年龄基本界定在60 岁以上。这一年代的人大多经历过和这些非常历史时期,饱经风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慢慢衰退,许多老年人伴有各种常见的老年病,受以上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社会参与机会减少了,社交圈子也缩小了,和年轻时相比,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但他们从心理上更渴望与人交流,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音乐是缓解生活压力的净化剂:众所周知,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音乐对提高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培养人们崇高的理想和品格。一些优秀的作品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使人熟悉并喜爱它,以此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合唱是情感交流的艺术,它以悦耳的和声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能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医治心理疾病。现代科学试验证明: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产生抗疲劳、助消化、降压、调理神经的作用。

参加老年合唱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合唱艺术讲求整体音色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的均衡、协调,旋律与和声进行中的纵横交错、主次相衬,对称互补,主体展示,声音交替中的有序进行,指挥与歌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互相关注等等,无不对人的性格、情趣、意志、态度、思想产生积极影响。在合唱艺术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老年人参加合唱团使他们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圈子, 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减少因老年孤独而产生的消极心态。有时外出演出或参赛,为了集体荣誉,他们会相互切磋歌艺。

在长时间的学习交往中,许多老年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精神上更愉快了,更充实了,有利于身心健康,对改善其生活质量也有着积极作用。

老年合唱团训练的语言艺术:老年合唱团是一支特殊的队伍, 和一般学校组建的合唱团不同,老年人参加合唱团的动机更多带有自娱性。他们通过参与合唱排练、演出,提高歌唱技巧,从中获得快乐。由于老年人年龄的特殊性, 他们在生活中都是受人尊重的长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艺术地选择课堂用语,正确处理好与这些“特殊”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但在年龄上或许是同辈,或许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课余更应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老年合唱团的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它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差别,因此,老年合唱团训练时师生在角色转换上宜灵活一点、更人性化一些,这既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有助于老师与队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人们生活中常称老人为“老小孩”,这也反映了老年人性格中率真的一面。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思想观念上与年轻人有较大的差别,看问题较单一、偏激,因此,教师在排练中语言力求生动、幽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寓教于乐。

老年合唱训练步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声带也会慢慢失去弹性,声音也不如以前富有光泽。老年人肺活量、体能明显减弱,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许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因此,在选择合唱曲目时,宜多唱一些速度偏慢,乐句较短,旋律起伏不大,难度适中的曲目。切忌不顾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歌唱基础,盲目拔高,求难。刚开始训练时应以中低音区训练为主,尽量少唱高音。中低音区是歌唱的自然音区,较接近生活中的说话状态,建立稳定的中低音区,有利于打好歌唱基础。训练时可采用练声和朗诵相结合。

老年合唱团按合唱队员的基础可分为初级班、中级班、提高班。初级班训练时为了使队员建立科学的发声状态,可结合一些发声知识来讲解,在母音选择上以开口音a、u 母音训练为主, 让队员在正确的呼吸上打开腔体获得歌唱共鸣。一般采用以下练声曲:

以上练声曲音域从a-d2较为合适。初级班的训练曲目可选用一些开口音较多,音域较窄、通俗易懂,简单易唱的民歌、经典老歌,以激起老年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如《康定情歌》、《大海啊故乡》、《军港之夜》、《小城故事》、《二月里来》、《送别》、《红河谷》等。在训练中可先教唱简谱,并结合乐理知识来讲授,使队员慢慢具备简单简谱的视唱能力。初级班教唱歌曲,以齐唱形式较好。队员在乐理、视唱、发声等方面有一定基础后,可进入中级班学习。从中级班开始,发声训练可加入二声部,随后结合教唱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加以巩固。一般训练时低声部都较难把握,可采用先教低声部,后唱高声部,或在练习中低声部大声唱,高声部小声唱等方法。待二声部训练基础打好后,可慢慢进入简单的四声部训练。发声练习可加入ao,ou 母音的训练,队员开口音发声基础较稳定后, 再加入i,ü,ei 等闭口音以及哼唱练习。在练习中,坚持“开口音窄唱,闭口音开唱”的原则,以保持母音转换时的通畅、连贯。一般采用以下练声曲:

四声部的训练可选用《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同一首歌》、《走进新时代》、《游击队歌》等曲目,也可适当增加一些紧贴时代的新歌,如《天路》、《红旗飘飘》,帮助老年人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保持年轻的心态。提高班主要针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员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参加各种演出或比赛,展现当代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在选曲以及处理作品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如作品《阿拉木汗》是作曲家谢功成根据新疆维吾尔民歌改编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此曲为单三部的曲式结构:a+b+a′。这首曲调分上下两句、宫调式,采用男女声部对?的形式,全曲活泼、俏皮、风趣。声音要求轻巧而富有弹性,每个点都要清楚,不能太断开,也不能太连贯,演唱时腹部的控制非常重要。

老年合唱是常德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受师资、场地、资金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才刚刚起步。尽管如此,它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影响,愿更多的人来关关注、探讨。

上一篇:从语感的体验到乐感的发挥 下一篇: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