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22 05:50:58

9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摘要: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起病的原因较为隐秘,临床的特征不够明显,因此很容易出现诊断失误的现象,探讨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的水平,才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49-02

引言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英文缩写PDC(primaryduodenalcarcinoma),这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疾病,起病的现象不明显,临床的典型症状少,出现漏诊和误诊是很容易出现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例如内镜检查的广泛普及、各种影像技术等,对于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有明显的提升,以下是我院2002-2008年12月期间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资料分析。

1、资料分析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共90例,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从29岁-87岁,其中的74例患者是40-60岁。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检查证实,通过内镜活检以及术后观察,不包括乏特壶腹、胰头、总胆管下段癌。在十二指肠区的肿瘤位有75例,不再区内的有27例,有13例是降段,8例球部,5例水平部,1例升部。有52例肿瘤呈外生型,肉眼可以观察到,有36例为溃疡型,三十二例为32例;按照病理来分,可以有胰癌和类癌,分别是127例、3例。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30例黄疸、13例上腹疼痛、15例腹胀、10例消瘦、18例发热、15例乏力、10例呕吐、10例呕血和(或)便血。

1.2临床确诊率

通过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十二指肠癌的准确率为百分之九十二,HD,也就是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确诊十二指肠癌的准确率为百分之七十七,CT为百分之五十五。检查确诊率为54.7%(41/75)。CA50使用血清学检查的阳性率为百分之八十四,CA19-9为百分之七十六,使用两中方式,联合检测十二指肠癌的阳性准确率为百分之八十七。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3例患者在6个月内死亡。

2、讨论

2.1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诊断

在整个肠道恶性肿瘤,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占百分之0.04-百分之0.5,当前没有准确的认识,对于此病因。胆管结石、感染的现象有60例,胃炎、消化道溃疡的现象有52例。通过相关的分析研究发现胆酸降解的致癌产物、十二指肠液酸碱度可能导致十二指肠癌的发病,还有可能与胃液、胆汁、胰液的分泌紊乱有关,证明此观点的论据是在本组90例患者中,十二指肠区可以证明。此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是以上述分析的几个病症表现为主。由于此病在早期的表现症状模糊,没有明显的特征,不容易被诊断出来,如果医生不能及时采取一些诊疗手段,会使疾病加重。

2.2十二指肠癌临床诊断的手段

确诊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内境检查进行确诊的,使用内境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可以对病变部位直接进行观察大小以及外观,而且还能活检,对病灶部位的活检,主要依靠深挖取材,在配合HD检查,做好对十二指肠的深入检查,例如较小的溃疡、肿瘤都能通过HD清晰显示,并且对十二指肠轮廓以及溃疡型癌龛影全貌清晰的反应。对本组103例患者进行的HD检查中,腔内不规则龛影的患者有9例,节段狭窄有7例。6例直接测出充盈缺损大小基本符合所测试的肿瘤大小,其中6例符合。利用CT检查的优势在于,局部侵犯和远处淋巴结转移以及显示病变方面表现良好。通过本组75例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局部腔内肿块、肠壁增厚、坏死等局部侵犯36例、远处淋巴结转移有11例、肝转移有6例、肝脏器浸润6例,因此可以认为CT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式,可以作为十二指肠癌诊断和手术方式的辅助检查。通过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血清CA50、CA19-9检查,其阳性率较高,二者同时进行检测,阳性高大百分之八十七。由此可以认为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癌的的重要血清学参考指标就是将二者联合后进行检测的指标。

3、治疗与预后

3.1手术治疗:

利用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方法,手术方案的确定,要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以及进展程度决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为标准的治疗方式,也是最有希望根治疾病的方法。通过对本组的手术根治率进行统计,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不能切除病变组织,对于淋巴结也不能清扫干净,肿瘤不能切除干净会造成疾病的复发,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未被选择在此组进行讨论。适用于十二指肠球部的肿瘤切除术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对于治疗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较小肿瘤或是一些小腺瘤怀疑恶变者,可以采用单纯肿物切除术。姑息手术中的旁路手术,胆道空肠、胃空肠吻合术、胃肠胆肠双吻合。胆道或是十二指肠梗塞,不能接受切除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适用于这种方式,不过这种治疗方法不能长远的治疗疾病。

3.2内镜治疗:

可置入十二指肠支架、胰胆管支架等是有禁忌的,患者有手术或是肿瘤部位是不宜安装支架的。小于两厘米的肿瘤,还有些仅仅在粘膜层、下层的患者可以考虑内镜下肿瘤切除术。

3.3综合治疗:

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生物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手段。

3.4 预后因素

疾病的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十二指肠癌的主要因素,还是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淋巴转移,不过总体上看,十二指肠癌的预后效果,要比胰头癌和胆总管癌要好。在手术切除十二指肠胰后,5年后的生存率平均为百分之二十,根治性的治疗5年后的生存率为百分之四十五,不过也不能排除十二指肠癌的预后性差,受到肿瘤浸润胰腺、肝脏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4、结语

十二指肠癌发病较为隐蔽,发病的特征很容易出现误诊,随着内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图影技术的进步,对于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不断提升,选择适合的、准确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疾病困扰,恢复健康而不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薛海荣.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0例[J]. 中国临床研究. 2011(06)

[2] 孙远杰,白平平,鲍晓蕾,徐涛.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J]. 吉林医学. 2010(03)

[3] 李晓燕,秦世娟,陈卓琳.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3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09)

上一篇:浅析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效... 下一篇: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