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示范

时间:2022-10-22 03:05:26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示范

摘要:广州亚运馆(又名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作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新建场馆中最大的场馆,本项目在护结构、遮阳、照明等节能措施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和创新,还考虑了自然采光、通风及雨水收集综合利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遮阳,采光,通风,照明 , 雨水收集,垃圾收集

Abstract: Guangzhou Asian museum (also named Guangzhou and yuncheng comprehensive gymnasium) as the 16th Guangzhou Asian new venues in the largest venues, this project out palisade structure, sunshade, lighting such as energy saving measures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lso considered the natural lighting, ventilation and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unshade, lighting, ventilation, lighting,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garbage coll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节能措施

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本项目建筑围护结构优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的要求。通过能耗模拟,围护结构节能率达到:60.1%

1-2、屋顶构造

夏天,白天气温较高,太阳的高度角比较大,太阳辐射照度很大,使围护结构的外表面温度超过室内的气温。在辐照和气温的共同作用下,大量热量通过屋面和外墙面等围护结构传向室内,而太阳辐射以水平面上最为强烈,日晒时数最多,所以屋顶隔热设计最为重要。本项目采用轻质屋面,控制K≤0.6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面积的20%,轻质屋面的构造设计将考虑采取良好的隔热措施,确保整个屋面的隔热效果良好。

1-3、外墙

本项目的外墙计划采用玻璃幕墙或金属幕墙,控制K≤0.80,轻质外墙构造增加保温隔热结构。

2、 遮阳措施

2-1、外窗及遮阳构造

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夏季太阳辐射在水平面和东西立面非常强烈,透过窗户进入室内造成很大的空调负荷,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各朝向(尤其东西向)窗口的遮阳系数都有严格的限制。满足遮阳要求通过使用遮阳系数低的玻璃材来实现,也通过在建筑立面设计一定形式的外遮阳构件来实现。本项目同时采用这两种手段来提高窗口的综合遮阳效果,既丰富立面又避免太阳直接辐射造成的室内眩光,一举三得。设计中选用的玻璃主要为8mm低透光low-e玻璃+16空气+8透明玻璃,外窗的遮阳类型有水平遮阳及垂直遮阳。

2-2、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资料表明,房间换气次数由0.8h-1降到 0.5h-1,建筑物的耗量冷可降低8%左右,因此设计中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通过改进门窗产品结构(如加装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防止空气对流传热。

二、雨水综合利用

根据气象资料,广州年降雨量大约1682mm,雨水资源丰富,全年有降雨。广州市 1961-1990 年的气象资料显示,从 3 月到 10 月降雨量都在 80mm 以上,降雨分布比较均匀,非常适合雨水的收集利用,是非常好的杂用水水源。

1、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根据前期对综合体育馆周边雨水资源的分析研究,亚运场馆中,可收集利用雨水根据其特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体育场馆的屋面;场馆周边的道路和广场等硬化地面;场馆周边绿地;场馆周边道路两侧人行道。

从综合体育馆雨水利用范围分析,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符合雨水收集利用的条件下,场馆的雨水收集利用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同时,利用场馆周边的绿地,场馆周边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通过雨水渗透加以利用。

2、雨水的利用处理

屋面雨水的储存和净化处理设施都建设在场馆中及周边地区,雨水的回用主要考虑场馆中和周边地区的杂用水,包括厕所冲洗、绿地浇灌和路面浇洒。

3、雨水水质处理

综合体育馆内收集雨水的主要用途是冲厕、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地下水回渗等。整个场馆根据水量分布分为8个区,下面以某一区域内单位集水池和机房布置为例,集水池容积为 125m³(5m×5m×5m),为了保证水质,在集水池前设置电子水处理仪,进行经过屋顶集水槽沉降后的二次过滤,同时设置一台给水泵,一台备用泵。机房平面布置图如下:

图3―1 雨水收集机房平面布置图

三、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设计,要求把各个专业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创造更为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这些技术涉及到建筑采光技术、照明技术、自然通风技术、空调技术、遮阳隔热、隔声技术等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综合利用,获得高品质的室内环境。

1、建筑室内采光

体育场馆根据比赛用途不同对室内采光的要求也不同,综合体育馆赛时对采光要求较高,部分项目可通过智能采光系统和室内照明来调节。同时,为了改善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采用反光板、棱镜玻璃窗等简单措施,设计考虑了采用导光管(后因各种原因没实施)等先进的自然采光技术将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改善室内照明质量和自然光利用效果,75%的室内空间采光系数>2%,并有防眩光措施。

图4―1 自然采光、雨水收集系统

综合体育馆的采光设计遵循并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窗眩光的措施:比赛区域减小或避免直射阳光、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采用智能遮阳系统即可以调节满足自然光照需要同时可以降低热量的进入;

2、注意光的方向性,避免对比赛时产生遮挡和不利的阴影;

3、当白天光线不足而需补充人工照明的场所,补充的人工照明光源选择接近天然光色温的高色温光源。

2、 室内通风

室内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和空调新风系统结合。空调系统设计采用当前比较常用的中央新风系统中的能量回收型中央新风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精细过滤后强制送到室内,室内污浊空气强制排到室外,持续进行空气的置换,同时进行热交换回收其能量,在潮湿的季节还具有独立的除湿功能。系统保证了室内24小时都有清新的空气,同时可回收高达70%的能量。

3、 声环境解决措施

综合体育馆对隔声、减振处理及声学要求高,委托了专业公司进行了声环境专项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对比等方法,科学合理地选择隔声、吸音材料、减震措施,本项目采用了大量的吸声材料和吸声构造。

四、真空垃圾收集系统

整个亚运城的垃圾收集使用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综合体育馆的垃圾收集也采用此技术。设计把各种管沟、管廊都集中在地下,其中包括一个垃圾的地下收集管廊。垃圾通过管道进入垃圾收集系统,然后在真空中被收集到垃圾箱中。垃圾在真空收集过程中,没有噪声、臭气,也没有污染,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垃圾在收集。采用真空技术,可从不同地点收集垃圾,无需手工对垃圾进行处理,清洁卫生程序很高。垃圾收集后,还有压实和集装、除尘和过滤、除臭等等程序,可直接用垃圾集装箱车运输。

五、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综合体育馆照明控制系统选用目前技术最先进、使用最方便、运行最稳定的绿色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体育场馆的照明分级、分区、分时、分场景控制。在保证场馆正常运行和达到比赛要求的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减少照明系统的耗电量。

1、照明系统分区、分级及场景控制

照明分区分为:竞赛区、办公区、辅助区等;照明分级分为:竞赛模式、训练模式和维护模式等;体育馆平时的用电分为赛时和闲时,因此,可根据体育馆的特殊用电作息时间分为:比赛、训练、平时、节假日、双休日、白天、黑天等工作模式。

2、感应控制系统

通过在馆区内的卫生间、楼梯间等公共部分设置红外线传感器来控制照明,做到人来开灯、人走关灯来实现照明节能。同时,系统可根据有无人自动感应,光线明暗度自动感应等,

3、总体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直接监控整个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照明情况。 智能照明系统采用网络技术和传统的电器技术结合方式控制,建立个人独立控制、联网控制、安全联动控制、火灾联动控制等控制模式。

结语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是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应用集成窗口,向社会、大众宣传展示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技术和产品。

(作者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2.03)

参考文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把雨水带回家――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和实例》 (日)雨水工作组/著 中国雨水科普组/译 ---同心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泰山国际动态会展城规划及建筑设计 下一篇: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