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步伐

时间:2022-10-22 02:47:23

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步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省“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总书记2011年春节视察我省时指出:“河北经济总量不小,但传统产业多,资源依赖性强,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和迫切,一定要下大决心、下硬功夫,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之举和必由之路,下大决心、下硬功夫解决河北面临的结构问题。国有企业是全省经济的骨干和支柱,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近一半,工业增加值占35.5%,在促进全省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

一、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推进国有大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及低成本扩张,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全省支柱产业的集中度,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进而带动全省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一是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合资合作,延伸钢铁、煤炭、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链条,进一步做优做强我省传统产业。二是大力推进钢铁产业的整合重组。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主导,创新联合重组的途径和方式,发挥优势互补效应,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的市场话语权,促进我省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变。三是加大矿产资源的整合力度。以河北钢铁集团、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河北国控矿业公司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对省内中小铁矿、煤矿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统一规划和集约开采,提高开采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我省宝贵资源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四是加大省外、国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与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等资源大省(区)合作,争取与老挝、蒙古、加拿大等国家资源类企业联合重组,提高我省优势产业的资源保障能力。五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3~5家上市公司,开滦集团等已有上市公司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六是加强省、市企业间的合资合作。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省、市属企业各自的优势,合作推进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省调结构、转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先导作用

鼓励国有企业抓住环首都经济圈、冀中南经济区、沿海经济隆起带和曹妃甸冀东北工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率先进入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率先破局的作用。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港口、铁路、机场资源为基础,构建快捷服务网络,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产业;积极发展西柏坡圣地城红色旅游等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保险、担保、基金、期货、债券、股权交易等金融产业。二是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风能、生物质发电,研究风—光—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开发煤炭清洁能源技术,推进煤化工、盐化工产业链的延伸,研发培育高端新材料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生物产业。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产品,为建设我省生物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四是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依托信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发展卫星导航、LED半导体照明、数字建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五是振兴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在工程机械、煤矿机械、冶金机械、环保设备等高端整机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全省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

引导全省国有企业把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企业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型转变。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着眼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力争到2015年末,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二是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联盟,通过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研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三高一低”新产品,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三是积极占领高端市场。利用国有大型企业规模大、实力强、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资格,占领并扩大在国内外高端市场上的占有率,并逐步退出技术含量低、营利能力差的低端市场,与中小民营企业实现错位发展。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省经济逐步实现低碳运行中发挥示范作用

引导并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努力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带动全省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一是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格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与配套,将上游产品用做下游项目的原料,立足副产品全部回收利用,在企业内部形成“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闭合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积极促进社会资源实现良性循环。下大力发展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瓦斯发电等清洁能源,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优化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广泛吸收消化社会上的废旧物资,实现循环利用;根据生产规模,配套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工程,实现水资源闭路循环再利用。三是实施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广泛推广风机、水泵等变频节能技术;积极利用高炉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发电、集中回收热能等技术,实现能源二次利用;煤炭企业推广高效综采技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采取回收率。力争到“十二五”末,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0%,钢铁、煤炭、化工、电力等大型企业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目标要求。

五、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在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中发挥保障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将努力在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为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一是深化和拓展对标活动。指导企业完善对标指标体系,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围绕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等关键环节开展对标活动,确定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吸引、培养、储备、奖励的有效机制,努力以人才优势形成领先优势。三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全面风险防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集团管控体系。

作者:河北省国资委副巡视员

(责编/于亚博)

上一篇:钱清:全力抓好小城市的培育试点工作 下一篇:社区文化组织如何服务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