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2 02:44:10

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开始创业教育的尝试,在这一阶段,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安排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发展。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对策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开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选择之一。大学生在毕业之初,无论是思想准备还是经验积累都远远不足以进行创业,为此,高等院校针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向了学生进行创业需要的能力与品质,同时还包括对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目前,国内的创业教育存在明显不足,改善这些问题和提升创业教育的水准成为当务之急。

一、创业教育的现状

1997年,我国开始了创业教育的实践,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探索,我国目前已经在高校中初步普及了创业教育。但是由于教育变革和历史原因,创业教育仍处在摸索阶段,在师资力量、资金支持、实践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

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优良的师资

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时间短,在高等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普遍没有创业的实践经验,缺乏相关实际经历。同时,这些教师也没有经过创业教学教法的学习,其教学水平也亟待提高。

2.缺少资金支持

进行创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大学生因缺少经验等原因,其创业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创业者,这使大学生很难得到社会上的资金支持。

3.缺少创业的环境。

由于大学扩大招生,以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无法为大量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基地,而社会也没有给予重视,不能给大学生提供进行创业实践的场所。

三、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从观念上确立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思想,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为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做好创业教育工作。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其勇于尝试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拥有足够的眼光、胆识、能力去开拓自己的事业,为开始创业做好思想准备和品质培养。同时,教师应将创业思想贯彻到学校的其他教学当中,全面开展对学生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

2.通过教学改革改善创业教育

首先,完善课程设置。高校应把创业教育加入学生的课程体系,促进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形成适合创业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当中,应当把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在教学中,将社会上时效性较强的实例与教学相结合,在分析实例中,掌握知识。

其次,对创业教育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在创业教育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两部分将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同时,应对评估的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多种方式同时开展,使教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并将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品质去培养。

3.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

学校应当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展创业教育。

一是将生产与学术研究挂钩,由企业提供创业基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是将高校自有的研究部门、校办企业等的收入汇集,建立资金管理部门,将资金用于学生实践,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创办小型经济实体。

三是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培养其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精神,并促进其适应社会,积累社会经验。

四是通过校内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组织能力。通过校内社团与兴趣沙龙的参与和对校内刊物的编撰等活动,可以很好地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在较严肃的学术类活动和法律、金融等学科的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将自身特长和专业知识得到实践应用,也会为创业做好准备。

4.组织与创业相关的比赛,使创业观念普及化

高校应当定期开展和组织与创业有关的专业比赛和相关的科研活动,这将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和操作水平,同时利于将比赛中较为优秀的、实用性较强的作品进行改进和推广,使其投入实际生产,这样也会营造较为浓厚的创新气氛,有利于高校的科技和学术发展。所以,高校可以将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比赛常态化,并将社会上的一些成功的创业者邀请到比赛现场,与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给学生提供借鉴。

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今天,创业教育对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师资短缺等情况,高校应当创新观念,改革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营造创业的氛围与创新的土壤,使学生能够应对时代的挑战与未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王峰.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以农学类专业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1-43.

[2]黄碧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0-22.

上一篇:如何利用英语课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 下一篇:高校汽车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