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镇痛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10-22 02:01:53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镇痛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及对睡眠的影响,比较骨折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科学意义(P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骨折; 疼痛; 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56-02

疼痛是人对机体内外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疼痛又是骨科病人最常见、最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可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延长康复,甚至疼痛刺激可引起其他并发症。疼痛护理大多数是护士执行医嘱给予药物镇痛,或者只给予抬高伤肢处理,较少采取其他护理措施,镇痛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为了提高骨折病人镇痛效果,笔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80例骨折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减轻病人痛苦,减轻疼痛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作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160例骨折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8―80岁,平均年龄40±2.1岁;对照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10―85岁,平均年龄39±2岁,胸椎骨折5例,腰椎骨折10例,颈椎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18例,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髌骨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16例,外科颈骨折10例,肱骨骨折15例,锁骨骨折10例,尺桡骨骨折17例。文化程度,文盲35例,小学40例,初中30例,高中25例,大专以上30例。将病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病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病情、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差异,(P

1.2 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遵医嘱给予常规镇痛处理及护理[1],较少予其他护理措施、或者只简单抬高伤肢。

1.2.2干预组 在护理骨折病人的过程中,遵医嘱给予常规镇痛处理及护理,同时做好以下干预措施,观察病人疼痛程度。

1.2.2.1 疼痛评估:评估病人的疼痛和性质,以及减轻疼痛措施的有效性,有无进行性剧痛。充分了解病者的病情,从病者的主诉、生理、行为方面评估疼痛,主诉疼痛性质、时间、程度、行为,行为反应包括病者的表情、、活动、焦虑、睡眠等。不同的病者对疼痛的反应是不一样,有的病人因意志比较坚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强,表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有的病者则完全相反,感觉较强烈,由于心里对自己的病情了解不足,出现恐惧心理和担心预后,害怕出现畸形,影响以后的功能,虽然并不是很疼,却表现出非常疼痛的样子,如果护士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出疼痛的程度,就会影响到病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士应耐心的倾听病人对疼痛的诉说,认真地评估引起疼痛的程度,可采用主述疼痛分级法(VRS),视觉模拟疼痛分级法(VAS)和数字分级法(NRS)[2]。

1.2.2.2健康教育:指导病者对疼痛和止痛的认识,告知病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评估的方法。有的病者惧怕疼痛,不愿意活动,有的担心影响骨折,怕骨折移位,特别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患者,指导其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康复,向其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锻炼可以减轻疼痛。多与其交谈,以减轻病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疼痛的阀值,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通过对病者的教育,让病者对疼痛有控制感,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感、焦虑、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及时止痛,以利于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1.2.2.3 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疼痛常使病者出现脆弱、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是使疼痛加重的因素。病者住院后,由于环境变化,常规生活习惯被打乱,缺乏安全感。所以要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床铺舒适、干净。我们通过耐心、贴切的入院介绍,使其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增加安全感,并理解和关怀他们,使他们得以放松,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

1.2.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骨折起病急,剧烈疼痛刺激和肢体功能障碍,会给病人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如焦虑、紧张、恐惧。担心会不会致残,要不要手术,有无生命危险等切身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稳定病人情绪,应多巡视病房,对病人的主诉采取同感性倾听,与病者沟通,针对其心理变化,有针对性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关心、安慰,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式、减轻病者心理负担,从而减轻疼痛。对于疼痛的病者,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态度和蔼、亲切、耐心倾听病者的诉说,确认病者的痛苦,帮助他们减轻疼痛,尽量满足病者合理的要求,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感染病者,与病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5 提供家庭及社会支持:骨折病者在住院期间多数需要家庭成员的照顾,此时,家庭成员和朋友、同事对患者的态度,也对患者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与病者家属、朋友及时进行沟通,一方面使其能耐心、细致对患者进行护理,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和关心患者,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包容,并积极进行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从而减轻疼痛。同时加强患者之间交流,患有同种疾病的亲身经历可能使患者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1.2.2.6护理: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从而减轻疼痛,保持良好的姿势与,以减轻卧床过久引起的疼痛。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病者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轻疼痛刺激。翻身时,妥善保护好患肢,避免过度转动而引起疼痛。

1.2.2.7理疗:可以做作为疼痛治疗的辅助方法,冷疗能使局部炎症肿胀减轻,热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均有减轻疼痛的作用。一般早期采用冷敷,或冰敷的方法,2天后可用热敷方法,此外还有一些理疗仪器,如红外线烤灯、微波等。

1.2.2.8 松弛疗法:松弛是指应用某种身体活动,如节律性呼吸或有规律地按顺序使肌肉紧张和松弛,以达到减轻或减少环境刺激,缓解情绪,降低疼痛感觉。另外,还可以借助按摩、看轻松、幽默的电视剧,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等分散和转移注意力。

1.2.2.9 引导及意想干预:意想是应用有目的思想活动,设想能达到某种治疗的目的,借此减轻疼痛,通过引导、暗示,使病者提高对疼痛的认识,使其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负担减轻、情绪好转,提高疼痛的阀值。

1.3 效果评价:根据赵继军[3]设计的“长海痛尺”给病者自我疼痛的评估。即1-3级为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3-5级为中度疼痛,适当影响睡眠,需止痛药;5-7级为重度疼痛,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7-9级为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较重,伴有其它症状;10级为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同时观察病者睡眠的情况。取1d中疼痛程度最强及每日睡眠时间和白天4次(08:00、12:00、16:00、20;00)进行比较,观察评估时间4d 。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

2 结果

根据赵继军[3]设计的“长海痛尺”疼痛分级标准比较两组骨折疼痛程度,干预组镇痛效果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4d内疼痛评价

注:经秩和检验,u=3.368,P

3 讨论

3.1 骨折对病人生理、心理、经济方面的影响

骨折起病急,是一个可以正常活动的健康人由于意外,如车祸、跌伤等造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突如其来,中断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造成生理上的疼痛,不方便、需要家人生活上予以帮助,同时给病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恐惧、担心预后等,特别是胸、腰椎、颈椎骨折病者需要卧床一段时间,完全靠别人照顾,如果有截瘫、大小便失禁病者,对其心理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而且由于骨折,给家庭生活、经济造成较大的负担。所以给骨折病者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让病者充分认识到骨折已造成,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积极主动,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对促进骨折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3.2 疼痛对骨折病人睡眠的影响

虽然每个人对疼痛耐受力不一样,痛阀不一样,但俗语话“伤筋断骨100天”,可见骨折对病人来说,疼痛也是较难受的一种折磨。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惊吓(意外导致)及疼痛,往往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了,也会惊醒。而老年者,特别是部分合并内科疾病病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支等,造成内科疾病复发或加重,如心绞痛发作、血压飙升、心率呼吸加快等,对病者的睡眠影响更大,所以及早对病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舒缓病者心理压力,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3.3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疼痛的影响

骨折后病人均有疼痛,疼痛程度每个人,感受各不相同,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家庭及社会的支持。抬高伤肢,保持适当功能位置、肌肉按摩,冷敷、冰敷、热敷、理疗等,并根据每个人的喜好、看轻松幽默电视剧,听音乐、引导意想等分散注意力,解除全身肌肉紧张、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的心理,调节心理平衡,并提高病者的痛阀,降低病者对疼痛的感受,从而缓解疼痛,使病者睡眠质量有改善,从而让病者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心理压力减轻,使病者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积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使骨折疼痛对病者的影响降低,促进病情尽早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者家庭经济负担,减少因久病而导致照顾者的不耐烦,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和睦。

综上所述,骨折病人疼痛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梅,范娇娥,刘广萍.实用疼痛病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01.

[2] 胡兴明.术后椎管内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3:117-120.

[3] 赵继军,陆小英,赵存凤,等.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J].现代护理,2002,8(9):660-66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产后抑郁的护理 下一篇:25例急性胰腺炎内外科综合治疗的护理对策及体...